-
公开(公告)号:CN119986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49578.4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孔德卿 , 卢高明 , 李凤远 , 马天辉 , 张理蒙 , 母永奇 , 于京波 , 刘元广 , 雷春华 , 魏世忠 , 江涛 , 石磊 , 杨延栋 , 程广涛 , 文斌 , 张万泉 , 许自文 , 周卓然 , 刘超尹 , 马萌濛 , 吴晓婷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声电技术的深埋隧道时滞型岩爆精确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关键部位,合理规划布置传感器的拓扑结构,搭建微震监测系统,确保能够覆盖可能发生岩爆的重点区域;实时对微震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岩体破裂损伤区重点监测区域;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携带便携式、非接触式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对破裂损伤区重点区域进行点位监测,根据实际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数监测值重新调整确定轴向破裂损伤区;从而能够得到时滞型岩爆的精确定位;该方法能够监测时滞型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和电磁辐射信号,提高隧道轴向和径向岩爆定位的准确性;为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61237.4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地应力软岩变形地层敞开式TBM隧道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地应力软岩变形地层TBM被卡、支护破坏以及隧道侵限的施工难题。本发明包括掌子面位置刀盘扩挖预留允许变形量、围岩出护盾灌砼箱体拱架被动强支撑、拱顶与两腰前置式自动化喷砼早封闭、预应力长锚索主动控制深层围岩变形、隧道底部自进式锚杆后补强等工序。刀盘扩挖时边滚刀增加垫块并更换大刀圈,顶部护盾收缩防止护盾被卡困;拱架支撑时加密拱架布置内部灌注混凝土,拱顶铺设钢筋排榀间型钢连接。优点在于:降低TBM卡困风险、提升TBM施工进度、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2858.9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动态抗压性能的隧道管片支护结构,涉及隧道工程安全支护技术技术领域,包括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高吸能泡沫铝金属板,所述高吸能泡沫铝金属板放在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的环向端,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的周向端设置有止水条,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的环向侧中心处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的环向端一侧开设有第一螺栓孔。该具有动态抗压性能的隧道管片支护结构,在遇到收敛变形围岩时,支护结构先产生弹性变形,再以刚性支护的形式阻碍围岩对管片造成的破坏;在围岩受到扰动产生冲击荷载时,支护结构通过弹性变形,降低管片所受到的冲击能量。因此,本发明具有动态抗压、支护强度高、变形可恢复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658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297604.6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隧道开挖的钻入式微波辅助破岩装置,包括微波发生器、同轴波导及空心钻杆;空心钻杆同轴套装在同轴波导外侧;同轴波导包括不可伸缩式微波传输段、可伸缩式微波传输段及不可伸缩式微波加热段;不可伸缩式微波传输段延伸出空心钻杆尾端管口,不可伸缩式微波传输段与空心钻杆尾端管口之间环形间隙通过法兰环盖密封;初始状态下的可伸缩式微波传输段和不可伸缩式微波加热段位于空心钻杆内部;空心钻杆外表面设有螺旋齿且顶端管口设有钻头,钻头中心设有同轴波导穿行孔;不可伸缩式微波加热段尾端套装有活塞滑环;法兰环盖上设有压缩空气接口和负压抽气接口;法兰环盖、空心钻杆、活塞滑环及可伸缩式微波传输段之间的环向间隙构成气力驱动腔。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66260.7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8 , E21D11/14 , E21D11/10 , E01B23/10 , E01B23/12 , E01B23/16 , E01B23/14 , B61D15/0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控式三支护结构同步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衬砌与隧道开挖同步实施后,轨道设备可靠性不高又无法及时感知更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施工步骤包括:隧道开挖、仰拱衬砌加工、仰拱承台衬砌支护和隧道掘进机掘进同步施工、边顶拱衬砌台车的组装和位移。本发明实现了隧道衬砌与隧道开挖同步实施,合理调控开挖与衬砌速度,具有缩短长大隧道施工工期、提升隧道衬砌质量、延长轨道设备使用寿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01506.5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负泊松比效应的高强度吸能锚杆支护构件,包括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椭球形垫圈、刚性托盘、第一泡沫铝垫片及第二泡沫铝垫片;刚性托盘包覆在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椭球形垫圈外侧,包覆有刚性托盘的椭球形垫圈夹在第一泡沫铝垫片与第二泡沫铝垫片之间;第二泡沫铝垫片、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椭球形垫圈、刚性托盘及第一泡沫铝垫片由内至外依次套装在锚杆自由端,在第一泡沫铝垫片外侧的锚杆自由端上设有预应力螺母。本发明在遇到较大的冲击荷载时,能够依靠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椭球形垫圈抵抗岩体中释放的冲击,在遇到大变形围岩时,能够依靠高强度的托盘抵抗围岩的变形,进而使本发明的支护构件同时具备了吸能能力强、强度高、对抗能力强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25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786588.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SP与FLAC3D联合预防TBM卡机的预警方法,能够基于隧洞围岩来压速度快、变形速度快等情况,结合TSP与FLAC3D协同作用对TBM可能存在卡机事件进行预警,包括下列步骤:a.确定可能产生围岩大变形的隧道洞段;b.确定该洞段围岩的力学参数;c.用TSP监测围岩的波速和前方围岩的地质情况,对TBM可能遇到卡机风险进行初次预判;d.采用FLAC3D模拟隧洞围岩的应力应变;e.结合TSP的波速变化和FLAC3D模拟隧洞围岩的应力应变规律对围岩来压速度、变形速度、变形量进行分级;f.针对分级结果对TBM可能存在的卡机风险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986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42524.5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孔德卿 , 卢高明 , 李凤远 , 马天辉 , 赵太青 , 张理蒙 , 母永奇 , 魏世忠 , 江涛 , 靳俊杰 , 胡学中 , 于京波 , 许正选 , 杨延栋 , 石磊 , 张万泉 , 文斌 , 许自文 , 周卓然 , 车勇 , 马萌濛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声电技术的深埋隧道时滞型岩爆综合预警方法。应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灾害预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深埋隧道岩石工程目标区域布置微震传感器阵列,搭建微震监测系统;对采集到的微震信号定位微震事件和震源参数信息,并确定岩体破裂损伤区重点监测区域;使用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对岩体破裂损伤区重点监测区域进行点位监测;建立时滞型岩爆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综合预警模型,对时滞型岩爆进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由微震和电磁辐射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得到岩爆主控因素隶属度函数;由岩爆主控因素隶属度函数,得到时滞型岩爆的模糊矩阵R;输出预警结果。以此方式,可以提高岩爆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2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15203.6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自文 , 文斌 , 卢高明 , 李凤远 , 季琮聪 , 张万泉 , 徐鼎平 , 刘元广 , 江涛 , 檀俊坤 , 武进广 , 周卓然 , 张志营 , 高国庆 , 车勇 , 姚森 , 王全泽 , 谢宜恒 , 任杰 , 康向湘 , 侯照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TBM施工隧道基于锚杆支护和岩体切缝的应力解除方法,该方法中将高强锚杆、钢筋网片、“W”型钢带和吸能托盘组合支护于可能发生应力集中的围岩表面,利用岩石切割设备对相邻两排高强锚杆中间岩体进行切缝。围岩出现应力集中时,高强锚杆从围岩内部进行破岩,从而释放应力,同时吸能托盘和“W”型钢带组合来吸收应力。岩体切缝通过预制裂隙来释放应力。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针对高应力围岩释放和转移岩体内聚集的应力,又能够对围岩进行高强度、高刚度、高可靠性的支护,解决了在高地应力区修建隧道无法很好地释放和转移岩体内聚集的应力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026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34787.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Inventor: 杨延栋 , 刘永胜 , 徐鹏祖 , 李凤远 , 徐海峰 , 卢高明 , 张洋凯 , 耿超 , 颜仁富 , 吕乾乾 , 赵云 , 王凯 , 李帅远 , 刘超尹 , 许自文 , 孔德卿 , 卢智勇 , 范文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两种出渣方式的复合式TBM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岩石隧道掘进机技术领域,包括护盾,所述护盾前端设置有刀盘,所述刀盘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刀盘前壁和后壁分别为面板和背板;所述护盾内侧设置有用来带动刀盘转动的主驱动总成,所述主驱动总成中间穿设有皮带机总成,所述护盾内侧底部设置有螺旋机总成,所述护盾内侧后方设置有推进油缸和管片拼装机;有益效果在于:隧道围岩自稳性好时,采用中心皮带机出渣,高效出渣配合TBM高效掘进;隧道围岩破碎且贫水时,采用底部螺旋机配合中心皮带机出渣,防止TBM刀盘被卡死;隧道围岩破碎且富水时,采用底部螺旋机出渣,避免突水涌泥无法控制,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