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83871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409402.5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其中,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于所述管体外表面的翅片;所述翅片包括:翅根部,设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横翅部,设于所述翅根部的顶部,且向所述翅根部的两侧延伸;和翅顶部,设于所述横翅部的顶部,被构造成锯齿状,且所述锯齿状中的凹部延伸至所述横翅部。本发明利于扩大翅顶部的换热面积,摊薄液膜,且锯齿状的翅顶部利于冷媒流动,提高冷凝性能;横翅部向翅片的两侧延伸,形成利于蒸发和冷凝的下层通道和上层通道,使换热管兼顾蒸发性能和冷凝性能。

    油分离器、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4083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1811.9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F25B3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分离器、冷凝器和制冷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其包括壳体、进气口和分隔构件,分隔构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并分隔壳体的内部形成进气腔,进气口设置于壳体上并与进气腔气体连通,并且,沿着的进气方向,进气腔的至少尾部逐渐扩张。本发明通过将进气腔沿进气方向的至少尾部设置为逐渐扩张的,使得气流可以更平稳有序地流出至进气腔外部,从而能够减少进气腔内涡流的产生。

    立式蒸发器、气液分离方法、制冷系统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783066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258044.4

    申请日:2017-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F24F13/30 F25B4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蒸发器、气液分离方法、制冷系统及空调,其中,立式蒸发器包括壳体、换热管和气液分离组件,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气液分离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上方;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换热管的进口的液态冷媒入口,所述换热管的出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组件,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用于将所述换热管排出的气态冷媒中携带的液态介质分离出来。本发明能够将气态冷媒中携带的液态介质在蒸发器内分离出来,避免气态冷媒携带液态介质进入压缩机,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且本发明能够提高蒸发器在竖直空间的利用率,无需单独设置气液分离器,也不需要单独配置压力容器,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7702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078297.3

    申请日:2017-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其中,油分离装置包括油分壳体和挡板(1),挡板(1)沿着与油分壳体的进气方向相交的方式设在油分壳体内,挡板(1)包括第一板(2)和第二板(4),第二板(4)设在第一板(2)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且第二板(4)相对于第一板(2)朝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倾斜设置。此种油分离装置通过采用末端上翘一定角度的挡板,从进气口进入油分壳体内的油气混合物在冲击挡板进行油气分离后,分离出的气体流动至挡板的末端时在第二板的引导下倾斜向上流动进入气液过滤网,改变了气流方向,可防止气流进入挡板下方的挡油底槽内冲击润滑油液面,从而提高油分离装置回油的稳定性。

    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838713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0409402.5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其中,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于所述管体外表面的翅片;所述翅片包括:翅根部,设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横翅部,设于所述翅根部的顶部,且向所述翅根部的两侧延伸;和翅顶部,设于所述横翅部的顶部,被构造成锯齿状,且所述锯齿状中的凹部延伸至所述横翅部。本发明利于扩大翅顶部的换热面积,摊薄液膜,且锯齿状的翅顶部利于冷媒流动,提高冷凝性能;横翅部向翅片的两侧延伸,形成利于蒸发和冷凝的下层通道和上层通道,使换热管兼顾蒸发性能和冷凝性能。

    换热管及热泵机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997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04506.4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及热泵机组。该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的外表面上的翅片。翅片上形成有冷凝换热结构,翅片和外表面之间形成有蒸发换热结构。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管体上,同时设置有用于冷凝换热的冷凝换热结构和用于蒸发换热的蒸发换热结构。针对于冷凝过程,翅片上形成的冷凝换热结构可以满足冷凝换热的结构需要,针对于蒸发过程,翅片和外表面之间形成的蒸发换热结构可以满足蒸发换热的结构需要。这样一来,通过本发明的一种换热管,就可以同时适用于热泵机组的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降低热泵机组的制作成本。

    换热管及空调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997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05537.1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及空调器。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的外表面上的翅片。翅片的相对于管体的中上部形成有第一换热增强结构,翅片的相对于管体的中下部为未加工的翅片结构。针对在管体顶部换热剧烈的状况,设置第一换热增强结构以增强其换热。由于在自上而下的结构上对流换热增强,相变换热减弱,管体的底部容易产生液膜堆积,翅片的未加工的翅片结构可以增强换热管排液功能,将液膜及时排走,有助于换热。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换热管的工作模式,既可以满足换热管的换热需求,又可以满足换热管的排液需求。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1723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18123.1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包括降膜容纳空间和满液容纳空间;至少一个第一换热管组,第一换热管组设置在降膜容纳空间内;至少一个第二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设置在满液容纳空间内,第二换热管组的布管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换热管组的布管宽度。该换热器可以避免干烧。

    一种液体分配盘结构、蒸发器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881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50590.0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分配盘结构、蒸发器和空调器,所述液体分配盘结构包括:均液盘(1),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环形均液孔组(11),每个所述均液孔组(11)包括第一圆心(111)和围绕所述第一圆心成圆环形均布的多个均液孔(112),每个所述圆环形均液孔组(11)能够与一个换热管(5)相对应、以通过多个所述均液孔(112)将液体分配至所述换热管(5)中。通过本发明能够保证液态冷媒均匀的分布到换热管束中,冷媒沿各蒸发管中内流量分布均匀,换热面积得到最优的利用,换热效果好,提高了换热效率。

    过冷管及空调机组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40038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783780.9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冷管及空调机组。其中,过冷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的外表面的翅片,翅片上开设有流通孔,流通孔用于流通冷媒。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流通孔流通冷媒,一方面可以让管体外表面流过的冷媒可以从流通孔中流过,降低冷媒流阻;另一方面,流通孔还可以破坏附着在翅片上冷媒的边界层,降低热阻的同时降低流体阻力,提升过冷管的换热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