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化霜控制方法以及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6520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314502.8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冷系统、化霜控制方法以及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包括:形成制冷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组,蒸发器组由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蒸发器构成。制冷系统还包括:与压缩机以及蒸发器组形成回热化霜回路的回热器,回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在制冷循环回路中,冷凝器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回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送到蒸发器;回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在回热化霜回路中,蒸发器化霜后流出的冷媒能够经过回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送回压缩机;每个蒸发器可独立切换接入制冷循环回路或回热化霜回路。本发明在提高冷媒过冷度的同时确保化霜正常进行,避免“液击”现象和保证化霜冷凝后的冷媒液体正常流动循环。

    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控制器、楼宇自控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05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11672.7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控制器、楼宇自控系统及介质。控制器为通用化平台,支持运行至少一种控制策略,该方法包括:导入所需的控制策略,其中,控制策略至少包括控制逻辑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控制逻辑涉及逻辑点位标识,设备信息包括所属的协议组件、所连的硬件接口和通讯地址,协议组件包括协议驱动和参数模板;检测到设备接入,根据该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述参数模板生成该设备的物理点位标识;根据逻辑点位标识和物理点位标识,完成逻辑点位和物理点位的关联映射,其中,同一个设备的同一个参数所对应的物理点位标识和逻辑点位标识相同。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控系统控制器配置效率低以及控制器逻辑固定的问题。

    空调系统、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896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93794.0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空调系统包括:冷却塔,其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回水管连通制冷机组的冷却水侧的进水口,其进水口通过冷却水供水管连接制冷机组的冷却水侧的出水口;制冷机组,其冷冻水侧的进水口连通冷冻水回水管,其冷冻水侧的出水口连通冷冻水供水管;相变蓄能装置,其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冷却水回水管,其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连通冷却水回水管,其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三管路连通冷冻水回水管,其第二进水口还通过第四管路连通冷冻水供水管,其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五管路连通冷冻水回水管。通过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夜间自然冷量,提高空调机系统的制冷效果,同时避免能源的浪费。

    推力盘两侧设置推力轴承的转子装配组件、压缩机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136527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811595127.7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力盘两侧设置推力轴承的转子装配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其中,转子装配组件包括:壳体;转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推力盘,设于壳体内,且固定设于转轴的端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设于推力盘的两侧;第一推力轴承,设于推力盘与第一固定件之间,且固定于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推力轴承,设于推力盘与第二固定件之间,且固定设于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包括扩压器,与壳体的端部连接;扩压器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轴孔。本发明推力盘承受双向轴向力,能够提高推力轴承的性能,该结构装配简单,结构紧凑,能够最大限度减小转子长度,减小轴承负载,提高转子刚度,提高弯曲模态临界转速,提高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压缩机转子组件、压缩机和冷媒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057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10021885.9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转子组件、压缩机和冷媒循环系统,其中压缩机转子组件包括叶轮、转轴和连接件,叶轮设有第一连接孔,转轴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外壁面和第一连接孔的内壁面相互配合以对叶轮和转轴进行定位,第二连接段的外壁面和第二连接孔的内壁面相互配合以对叶轮和转轴进行定位,第一连接段的外壁面和第一连接孔的内壁面之间的定位配合精度大于第二连接段的外壁面和第二连接孔的内壁面之间的定位配合精度。本发明的叶轮和转轴之间的定位主要依靠第一连接段的外壁面和第一连接孔的内壁面的定位配合精度,降低了对转轴加工精度的要求,可避免由于转轴加工精度不够而带来的装配误差。

    洁净厂房组件及洁净厂房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8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96232.8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洁净厂房组件及洁净厂房。洁净厂房组件包括厂房;洁净室;风机组件;气体质量检测机构,所述气体质量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所述风机组件的排风质量,且所述气体质量检测机构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洁净厂房组件及洁净厂房,在洁净室的底板上设置回风口,并设置下夹层对洁净室的回风进行缓冲混合,使得在对废气进行气体质量检测时能够综合判断洁净室内的气体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针对污染较大的设备进行回风而造成气体质量检测准确度低而始终需要对废气进行热回收的技术问题,降低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时长,从而降低热回收系统及洁净厂房的能耗,结构简单、工程上易实现,实用性强。

    一种图形化编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873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24176.7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形化编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目标对象中一个或多个组件的图形化数据;结合所述图形化数据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组件的代码模板,生成伪代码;根据所述伪代码,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代码;其中,所述目标代码和所述伪代码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通过图形化的方式编写不同编程语言的代码,进而适用于多个开发平台,实现跨平台、跨语言的开发,无需熟悉不同的运行系统内核和编程语言,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空调机组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4277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811456539.2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还包括电机、油箱和第一引射器。电机与压缩机驱动连接,油箱与压缩机相连。第一引射器的射流端与冷凝器通过第一射流管线连接,第一引射器的引流端与蒸发器通过第一引流管线连接,第一引射器的引出端与电机通过第一引出管线相连。第一射流管线用于射流冷凝器中的高压气体,第一引流管线用于引流蒸发器中的混合液。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减少了冷却润滑油和电机的额外冷却损耗,提升空调机组性能。也不需通过增加额外的压缩机功耗来分离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的混合液,提升空调机组的性能,兼顾电机的冷却与润滑油的加热,减少机组无用的功率损耗,提升制冷机组性能。

    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59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1593304.8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回路,包括具有气悬浮轴承的第一压缩机(1)和冷凝器(6);存储部件(9),用于向所述气悬浮轴承提供气态冷媒;第一流路(16),用于将所述冷媒回路中的第一位置的冷媒引向所述存储部件(9);第二流路(2),用于将比所述冷媒回路中与第一位置的压力高的第二位置的冷媒引向所述存储部件(9);以及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流路(16)和所述第二流路(2)的流量比,从而实现了向气悬浮轴承输送的气体的压力可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