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磨损止推曲轴和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05293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1910785601.0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磨损止推曲轴,包括曲轴、相配合套设于所述曲轴上的止推部、相配合套设于所述曲轴上且与所述止推部下端面相接触的固紧件;所述曲轴上套设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止推部上方且随所述曲轴同步旋转以产生上升力的旋翼上升组件。本发明提供的低磨损止推曲轴通过旋翼上升组件与曲轴同步旋转,产生上升力,利用该上升力抵消压缩机内曲轴和转子的重力,使止推部与固紧件之间脱离接触或者少接触,以达到止推部不磨损或减少磨损的效果,减少摩擦,有助于延长止推部的寿命;还提供一种具有该低磨损止推曲轴的压缩机。

    端盖组件及压缩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221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59641.0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及压缩机,该端盖组件构造为能够安装于压缩机的顶盖,端盖组件的与顶盖相接触的底部构造有装配槽,装配槽在端盖组件的底面上形成有槽口;其中,装配槽构造为能够与顶盖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感温包的装配腔,槽口构造为用于供装配腔内的感温包接触顶盖。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端盖组件的底部构造装配结构来安装感温包,使得感温包可以直接与压缩机壳体的顶盖接触,进而感温包可以借压缩机壳体的顶盖直接检测到压缩机内部的温度,保证了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分液器及压缩机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41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51350.7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液器及压缩机,分液器包括壳体,其内侧形成有回油腔;回油管,收容于回油腔中,回油管沿自身轴向间隔设有上回油孔和下回油孔,上回油孔和下回油孔将回油腔与回油管内部连通,冷媒流通于回油管的内部;移动塞,可活动地设于回油管上,移动塞用于在冷媒压力作用下沿回油管的轴向移动以遮挡上回油孔或下回油孔,以使上回油孔和下回油孔两者中的其中一者打开、另一者封闭。本申请的分液器可根据不同系统工况下冷媒压力的不同来自动切换上回油孔和下回油孔,实现不同工况下对应不同高度的位置回油,有效兼顾系统综合能效的各个工况点,提升系统能效。

    一种轴、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9185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811121227.6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泵体组件及压缩机,解决了压缩机曲轴泵油入口处易产生涡流从而增加泵油阻力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轴本体,其第一端置于润滑介质中;泵油结构,包括在所述轴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开设的沿轴向设置的输油主孔道,以及在所述轴本体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开设的若干增强泵油孔道,且所述增强泵油孔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输油主孔道,第二端穿透所述轴本体的第一端的外周壁。增强泵油孔道将输油主孔道与轴本体的第一端的外周壁连通,增强泵油孔道在轴本体第一端附近形成部分张力,当轴本体在旋转动力源的驱动下旋转时,可有效减少轴对润滑介质的搅动,减少涡流现象的发生,进而提升润滑效果。

    一种并行压缩机及其空调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92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34215.0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行压缩机及其空调器,其中,包括依次设置在曲轴上的上缸组件、中缸组件和下缸组件;所述上缸组件包括上缸,所述中缸组件包括中缸和对应所述中缸设置的中缸滑片,所述下缸组件包括下缸和对应所述下缸设置的下缸滑片;所述上缸与所述中缸滑片的相位角α为135°~170°,所述中缸与所述下缸滑片的相位角θ为‑10°~10°。本发明通过多缸并行压缩机结构能够实现系统双温控作用;通过设置三缸之间的相位角,能够提升压缩机容积效率,能够有效减少压缩机脉动、降低压缩机振动、提高压缩机容积效率,进而提升能效。

    压缩机补气装置以及压缩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5287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31355.3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补气装置以及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压缩腔内压力较高而导致冷媒回流,气体容易从补气口处泄漏,压缩机能效较低的技术问题。该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气缸和补气组件;气缸上设置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能与压缩机的压缩腔相连通;补气组件包括推力件和补气管,至少补气管滑动安装于安装通道内,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的滚子以及所述推力件相抵接;在滚子转动过程中,在所述推力件的作用下,所述补气管的至少部分区段能伸缩进出压缩机的压缩腔。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压缩机补气装置。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冷媒回流泄漏,保证压缩机能效的压缩机补气装置以及压缩机。

    一种气缸组件以及压缩机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574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50355.0

    申请日:2018-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0 F04C29/061 F04C29/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缸组件以及压缩机,该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和与气缸抵接的法兰,气缸具有用于与分液器连通的吸气孔,且形成吸气孔的气缸壁与法兰抵接部分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法兰具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沉孔,沉孔的开口位于法兰朝向气缸一侧,且每一对相互对应的沉孔与通孔连通、配合形成一个消音腔。在压缩机正常运作时,进入吸气孔的气体在流动过程中会有部分气体进入消音腔,因而至少一个上述消音腔可对进入吸气孔的气流产生缓冲作用,削弱气流脉动现象所带来的振动强度,提升压缩机的性能,达到降低压缩机噪声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气缸组件通过至少一个消音腔对吸气气流产生缓冲作用,可提升压缩机的性能,降低噪声。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双吸气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5545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16106.7

    申请日:2016-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吸气压缩机,包括具有上吸气口的上气缸和具有下吸气口的下气缸以及位于上气缸和下气缸之间的隔板,其中,上气缸的上吸气口与下气缸的下吸气口连通。本申请中将上吸气口和下吸气口连通,可使在上气缸和下气缸中一者吸气时,气体能够进入另一个气缸的吸气口内,使另一个气缸也同时吸气。通过上述设置可使上气缸和下气缸同时吸气,增大了该压缩机的吸气量,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制冷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双吸气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