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体材料桩膨胀量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0388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810107516.0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体材料桩膨胀测试装置,包括牵引绳、定位片、柔性套管、位移传感器、紧固件、测杆,读数装置组成,定位片串接在牵引绳上,柔性套管套在牵引绳上,其一端与紧固件连接,另一端的与位移传感器的测杆出口部位连接,位移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读数装置,所述的紧固件上开有一个通孔,一个孔洞,通孔与孔洞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上,两轴心线角度5度≤α≤25度,牵引绳一端与传感器内的测杆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紧固件孔洞内。施工中,将定位片、牵引绳和紧固件形成的圈套在桩身上,使围成的圈套在一个水平面上,牵引绳两端又能错开,材料桩受荷载后鼓胀变形,带动牵引绳滑动,牵引测杆测试出材料桩受荷载桩身的膨胀量。

    一种考虑颗粒破碎效应的宕渣渗透系数深度分布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93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6017.2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颗粒破碎效应的宕渣渗透系数深度分布预测方法,属于岩土体性能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宕渣试样开展动三轴试验,探究不同深度位点的宕渣经不同振次加载后颗粒级配、破碎率的动态演化规律。同时,通过渗流侵蚀模拟试验装置对经循环加载破碎的宕渣开展渗透试验,探究渗蚀作用下不同级配宕渣内部细颗粒运移与结构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揭示其劣化、破坏机制,并以负指数连续级配方程为枢纽,构建颗粒破碎指标与渗透系数的预测模型,揭示循环荷载作用下宕渣路基颗粒破碎行为与其渗透特性演化的内在机理,使得预测出的渗透系数与实际的渗透系数更为接近,提升了预测的精度。

    一种静态膨胀力致裂软岩的模型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4297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174073.8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态膨胀力致裂软岩的模型试验系统,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框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并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模型池及与所述模型池连通并用于向所述模型池内注入浇铸材料的浇铸装置,所述浇铸材料在所述模型池内固化成型形成岩体模型,所述岩体模型包括岩块模型及分散布置于所述岩块模型内的节理模型,所述岩体模型内还设有多个异形孔,所述异形孔由异形孔制作装置模铸而成,所述异形孔用于填充静力破碎剂,所述模型池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所述浇铸材料为含水不饱和聚酯树脂。本发明提供的静态膨胀力致裂软岩的模型试验系统可以方便观看所述模型池内的结构变化。

    一种模拟自然环境的软岩崩解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7054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743786.5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自然环境的软岩崩解试验系统,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模拟光照装置、控温装置、模拟降雨装置、模拟风装置、软岩崩解粒径分级计量装置、监测装置、空气湿度和温度装置;综合了降雨、光照、温度、湿度、风五种自然因素可模拟软岩崩解所需的多种自然环境,可为软岩崩解的研究提供一个模拟自然环境的室内场地,有效克服室外研究的困难,所需器材价格较低,较经济,能有效减少研究费用。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模拟自然环境多种气候条件下的软岩崩解,能较为真实全面的反应软岩崩解的全过程,通过筛分反映崩解的情况,从数量上获得各方面的资料;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增阻让压锚杆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22331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256081.0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阻让压锚杆,包括杆体(1),套装在杆体(1)的尾端外面的让压构件(2),所述杆体(1)与让压构件(2)的套接处设有若干级插销(3)以限定杆体(1)与让压构件(2)的位移;当锚杆轴向拉力达到设定值时,插销(3)可被逐级剪断,从而使得杆体(1)与让压构件(2)可相对滑动设定的位移。本发明中锚杆可以随围岩发生大变形受到拉伸而逐级伸长,并通过增大插销的抗剪能力来对围岩提供逐级增大的工作阻力,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逐步控制围岩变形,而且在围岩大变形条件下仍然具有很好的支护作用,以保证隧道的稳定。

    一种适用于山地的隧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734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10913.5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地的隧道(7)施工方法;该隧道(7)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截流;B:注浆;C:爆破;D:设置防水;E:将所述步骤A中使用的回收材料;本发明使用的方法步骤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廉,隧道(7)通过后拆除隔水墙(5)恢复地表河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针对上覆岩体破碎的情况,将靶向地层非等密改性技术与隧道(7)掘进拱部预裂爆破技术结合,减小对围岩的扰动,保证施工安全。

    一种隧道掘进过程中承压岩溶水的探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023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00973.6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6/02 E02D27/44 E21D1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掘进过程中承压岩溶水的探放方法,通过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查找高承压水岩溶区,锁定岩溶区域确定边界范围,封闭掌子面,退出钻具;测控装置设计及制造;确定液压潜孔钻机位置并对角度进行调整,对液压潜孔钻机底座进行地锚式加固;预先对隧道掌子面采用钢筋网+锚喷加固施工;用大直径大钻头钻出测控装置安装段并进行测控装置安装及加固;更换小于闸阀直径的钻头,将钻杆通过闸阀内及放水管道继续钻进;液压潜孔钻机钻头达到承压岩溶水位置,停止钻进退出钻具;通过测控装置及液压潜孔钻机探放高承压岩溶水;重复进行直至全部探放完成。解决了钻机掘进过程中高承压岩溶水突涌,突泥现象引发的围岩失稳,造成的地质灾害问题。

    一种拉压型预应力锚索锚固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63150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20993.5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压型预应力锚索锚固端装置,主要包括涨壳内锲、涨片、挤压体、紧箍圆环、挤压螺母、涨紧套、焊接圆环,所述涨壳内锲中间设置有供钢绞线穿过的穿孔及注浆口,所述钢绞线在涨壳内锲上端靠近涨紧套处与涨壳内锲固定相连,所述涨壳内锲边缘设置有均匀分布供挤压体嵌入的嵌入口,所述涨片紧紧围绕涨壳内锲且下端与焊接圆环相连接,所述涨壳内锲中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涨片的紧箍圆环,所述涨片靠近下部处设置有挤压螺母,所述挤压螺母与钢绞线相连接。本发明使锚固端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合理,提高了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强度,减轻了与承载体接触处的注浆体被压碎(拉裂)的程度,可广泛应用于边坡、基坑等的长期或暂时加固。

    一种竹材加筋双向增强半填半挖软弱路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3308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154495.4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材加筋双向增强半填半挖软弱路基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竹材的加工,竹片的处理,竹筋笼、竹筋格网及竹筋U型锚钉的制作;(2)平整场地,桩位放样;(3)利用振冲法或振动沉管法施工形成竹筋笼碎石桩并在桩顶铺设碎石垫层;(4)台阶开挖,铺设、连接及锚固竹筋格网,回填土料并碾压找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竹筋笼能有效提高碎石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竹筋格网可加强填方区与挖方区的连接,提高路基的整体性,降低差异沉降,防止沿填挖交接面滑动失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型竹筋作为加筋材料,适应了建筑行业朝着低碳、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并在满足路基承载力及变形稳定性的要求下节约了投资。

    土工格室加筋垫层与砂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4079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143909.7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格室加筋垫层与砂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施工方法,它包括:清理场地和定点桩位,振动沉管砂石桩施工,桩顶砂石层铺设碾压,土工格室张拉,格室内砂石填充与碾压,格室顶砂石层铺设碾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带横向排水功能土工格室加筋垫层施工成易于排水的八字形锥坡;土工格室应沿公路路线方向展开并逐步推进填充砂石碾压密实,使片材垂直路线方向;振动沉管砂石桩施工中同一土层由浅至深拔管速度和高度线性递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保证横向排水畅通,增加土工格室垫层密实性及抵抗变形的能力,防止桩体上大下小,提高成桩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