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731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261316.0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12/18 , H04L12/761 , H04L12/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计算网络中虚拟主机组播的分层复制传播方法,包括:组播报文转发模块将虚拟主机和其所在的虚拟交换机加入或离开组播组的报文转发给组成员管理模块,组成员管理模块更新组播成员表并转发给组播路由计算模块,组播路由计算模块据此构建组播树,利用云计算网络的结构选择相应的虚拟交换机构成组播树的节点,并向虚拟主机所在的虚拟交换机发送流控制命令,组播报文转发模块根据流控制命令将组播报文复制并传播到组播树中当前节点的子节点,组播树的源节点将组播报文扩散到邻近的d个子节点,再由d个子节点将组播报文逐层向最后一层子节点扩散,可降低组播在网络中造成的流量负载、减低拥堵节点的负载以及保持网络链路负载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4079538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310104677.5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跨平台互动的微博聚合方法及系统,涉及社交网络技术。所述方法包括:S1、设计微博聚合系统并通过微博聚合系统为现有的微博平台设置第三方账号;S2、用户注册微博聚合系统的账号并登录该平台发起操作请求;S3、微博聚合系统识别用户提交请求所涉及微博平台,利用用户已注册微博平台账号或第三方账号对微博聚合系统进行授权,得到授权的微博聚合系统调用所涉及微博平台的API对操作请求进行处理;S4、综合对微博聚合系统及对所涉及的微博平台的处理结果,给予用户反馈。所述平台包括微博聚合系统服务器和微博聚合系统客户端,二者之间通过信息管理模块、信息融合模块、用户互动模块、搜索功能模块实现数据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119217.9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誉的网络空间协作治理激励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利用服务器观察评估者自治域与被评估者自治域交互的历史信息;其中,历史信息包括评估者自治域向被评估者自治域发起一次数据或服务请求;根据历史信息,通过评估算法得到被评估者自治域的声誉评估结果;基于被评估者自治域的声誉评估结果,对被评估者自治域进行声誉更新以激励各自治域参与协作治理;其中,声誉更新包括事件触发式和批处理式两种模式。本发明激励各自治域积极参与协作治理,贡献自己的数据和服务,使得理性自私的自治域在机制下交互时,积极贡献数据和服务符合个人利益,成为占优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17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137089.9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转化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D类燃料颗粒和A类载氧体颗粒的化学链燃烧装置。该装置包括燃料反应器、空气反应器、惯性炭分离器、高效旋风分离器以及返料阀;本发明打破了较为传统的化学链燃烧二元颗粒流动结构,实现两步炭分离过程;通过采用A类载氧体颗粒,可减少流化风量,降低运行难度与成本,同时循环量大,使得燃料反应器上部分中载氧体颗粒浓度增加,进一步提高载氧体与可燃性气体的接触率,提高气体转化率。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D类燃料颗粒和A类载氧体颗粒的串行、双流化床化学链燃烧装置可以解决化学链燃烧系统中燃料转化率低和二氧化碳捕集效率低的问题,本装置的燃料转化率可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转化率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31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61316.0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12/18 , H04L12/761 , H04L12/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计算网络中虚拟主机组播的分层复制传播方法,包括:组播报文转发模块将虚拟主机和其所在的虚拟交换机加入或离开组播组的报文转发给组成员管理模块,组成员管理模块更新组播成员表并转发给组播路由计算模块,组播路由计算模块据此构建组播树,利用云计算网络的结构选择相应的虚拟交换机构成组播树的节点,并向虚拟主机所在的虚拟交换机发送流控制命令,组播报文转发模块根据流控制命令将组播报文复制并传播到组播树中当前节点的子节点,组播树的源节点将组播报文扩散到邻近的d个子节点,再由d个子节点将组播报文逐层向最后一层子节点扩散,可降低组播在网络中造成的流量负载、减低拥堵节点的负载以及保持网络链路负载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387336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210535012.5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12/715 , H04L12/721 , H04L12/7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用户定制的,能够兼容现有路由协议及基础设施的域间多路径路由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户定制的路由性能要求,向主控节点输入用户路由定制参数,所述用户路由定制参数包括用户定制的目的网络;主控节点从路由表中选择AS节点组成局部拓扑的AS节点集合;主控节点请求所述AS节点集合中的各AS节点构造路段项并将所述路段项返回至主控节点;主控节点基于构建的局部拓扑,计算出满足用户定制的可行路径;主控节点为用户安装这些满足用户要求的路径,用户利用所述安装成功的可行路径,实现域间多路径路由。本发明实现了用户灵活选路以及个性化的路由需求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8694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355801.9
申请日:2023-03-22
IPC: H04L1/00 , H04L43/08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丢包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分组的第一原始数据获取第一分组对应的第一级联长度,其中第一级联长度用于指示第一联合数据的数量,第一联合数据为其他分组中用于与第一分组的数据进行级联编码的数据,第一级联长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级联长度上限值,级联长度上限值根据预设时延上限值确定,预设时延上限值与第一原始数据相关;根据第一级联长度和第一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数据;将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一级联长度发送至接收端,避免因克服丢包问题造成的增大时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545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38063.1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9/40 , H04W8/26 , H04L43/0852 , H04L61/5007 , G06N20/00 , H04L101/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时延的IPv6地址信用风险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聚合IPv6地址集合得到候选第一前缀集合;基于探测候选第一前缀集合得到的活跃地址第一前缀集合进行时延测量和聚合,并提取时延测量和聚合后的时延集合特征;将时延集合特征输入至训练好的IPv6移动网络地址识别模型进行特征识别分类,以根据IPv6移动网络识别分类结果得到IPv6移动网络地址的第一前缀集合;基于IPv6移动网络地址的第一前缀信用的风险指标计算第一前缀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前缀的评分得到不同的信用分数,以根据信用分数得到IPv6移动网络第一前缀信用的风险检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输入数据的数据偏差和难获取的问题,降低主动探测的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451327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396532.6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互联网的多跳高精度时间同步协议实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造探测网络,构造背对背数据包,获取探测网络中受网络设备延迟影响较小的背对背数据包;对受网络设备延迟影响较小的背对背数据包基于SVM计算正负随机传播时延分布;将正负随机传播时延分布带入L估计器进行计算,并估计初步时间偏差;为初步时间偏差施加基于权重的环路校正,计算得到最终时间偏差;根据最终时间偏差调整硬件时钟,实现时钟同步。本发明方法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和高扩展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1546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0326176.5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
IPC: H04L12/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均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控制器接收交换机发送的数据包,将数据包的特征字段与流表中的字段进行匹配,并根据预设的动作优先顺序将数据包的动作记录在流表的动作集中;若数据包的特征字段与流表中的字段匹配成功,则根据动作集中的动作顺序,对数据包执行对应操作;若对应动作为预处理转发,则判断数据包的时隙字段与流表中的传输时隙值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数据包转发,若不匹配,则将数据包缓存至下一个时隙进行转发。本发明简化了部署,增强了网络的可扩展性,解决了在策略方法实施过程中造成的数据流丢包以及接收端可能产生的数据包乱序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