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动性混凝土模板侧压力模拟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77396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294121.6

    申请日:2015-06-01

    Abstract: 大流动性混凝土模板侧压力模拟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将压力变送器与容器密封连接;用机油均匀涂刷容器内表面;将新拌大流动性混凝土连续且缓慢地倒入容器内,加到离容器筒口0.25~1.0cm处停止;容器上端面与上盖板之间夹上橡皮膜后密封连接;向橡皮膜和上盖板之间泵入气体,保持橡皮膜和上盖板之间的气压始终恒定;记录和储存采集的数据;压力测试完毕后放气,拆除并清洗容器的各个部件;按照所述的测试方法构建的测试装置,包括容器、压力维持装置、压力测定装置,压力维持装置、压力测定装置均装在容器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由于加压引起混凝土中水泥浆体泌水和泌浆,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超低弹性模量的埋入型变形计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877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49904.5

    申请日:2015-04-01

    Abstract: 超低弹性模量的埋入型变形计及其组装方法,包括铜管、弹性钢片、固定承台、可动承台、端部法兰,铜管外部套接橡胶套管;铜管一端与固定承台固接、另一端与联轴器固接;联轴器与可动承台连接;弹性钢片两端安装在承台上,弹性钢片表面粘贴至少一个电阻应变片;固定承台空腔内壁设有热电偶,电阻应变片、热电偶分别通过应变片引出线、热电偶导线与数据测量仪电连;所述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弹性钢片组合件穿入铜管内,铜管左端与固定承台焊接牢固;联轴器插入铜管右端,左端与铜管焊接、右端与可动承台固定;可动承台右端旋入端部法兰;橡胶套管套在铜管外侧面。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材料易得,装配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且测量精度高。

    一种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涂料的抗渗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175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0557.X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涂料的抗渗测试方法,使用硬质薄片对水泥基材料进行裂缝预制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裂缝情况,并使用裂缝自修复涂料进行裂缝封堵,在此基础上利用测试装置进行水渗透试验,可以有效测试不同裂缝宽度、不同自修复涂料厚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涂料抗渗强度以及其可修复裂缝宽度,评价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涂料的裂缝封堵性能;以及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涂料的抗渗测试装置。本发明能够模拟实际结构工程中水泥基材料裂缝封堵来评价自修复涂料的封堵能力。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微膨胀自密实高强钢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6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27433.X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微膨胀自密实高强钢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步骤1,构建样本集;步骤2,训练高强钢管混凝土体积自由收缩预测模型;步骤3,获取需控制的高强钢管混凝土收缩变形量的需求值,并设定影响参数理论数据;步骤4,利用训练后的模型获取影响参数理论数据的收缩预测值;步骤5,基于需求值和收缩预测值计算微膨胀的目标值,并利用高强钢管混凝土在不同膨胀剂掺量下的膨胀值样本,获取建议膨胀剂掺量;步骤6,进行高强钢管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实验,若实验结果达到收缩变形需求,则根据影响参数理论数据与建议膨胀剂掺量确定自密实微膨胀高强钢管混凝土推荐配比,否则人为更新影响参数理论数据,并返回步骤4。

    一种具备多智能特性的混凝土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8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1014841.X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一种具备多智能特性的混凝土传感器,各组分的配合比按照重量比为水泥:纳米二氧化硅:矿渣:砂:减水剂:消泡剂:三维碳纳米材料水性分散液=1:(0.05‑0.12):(0.1‑0.2):(0.8‑1.2):(0.02‑0.03):(0.001‑0.004):(0.240‑0.284),其中钢纤维的体积掺量为1.0%至2.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5%至1.5%。以及提供一种具备多智能特性的混凝土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智能混凝土仅作为单一性能传感器以及在负载超过其自身弹性范围或开裂后而导致的感知性能的下降的问题,同时可稳定监测结构的温度、湿度以及负载状态的改变。

    一种注浆陶粒轻质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203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0824590.3

    申请日:2017-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浆陶粒轻质复合墙板,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以设有中空内腔的墙体模具为本体,以中空陶粒为骨料填满所述的中空内腔,再通过压力喷注方式将注浆石膏砂浆注入所述的中空内腔直至溢出,停止注浆,养护制备得到注浆陶粒轻质复合墙板。本发明采用的中空陶粒比普通陶粒更轻、力学强度更强,因而使得所制备的墙板具有强度高、密度低的特性。与此同时,石膏浆体中添加的纳米气凝胶含有大量纳米级的孔洞能够提供高效的保温隔热效果。不会出现多层浆料墙板常见的缝隙、空鼓、开裂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