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目计算机视觉的高精度电子面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8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506153.8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林海 龚天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计算机视觉的高精度电子面弓方法。1)刚性连接多面体标志物;2)多相机视频数据采集,将多个相机从不同角度对准牙列及标志物,采集标志物与牙齿的运动视频;3)运动轨迹数据处理,将每个相机同一帧图像化简为最小二乘优化问题,求解得到更加准确的标志物位置信息;4)下颌运动可视化,将标志物的运动轨迹数据转换后应用在三维牙颌模型上,得到重建出的人体下颌动态虚拟咬合动作,并渲染输出到屏幕上;5)标志点轨迹可视化,结合三维牙颌模型及下颌运动结果,计算得到切点及髁点标志点位置,并绘制出标志点在不同运动下的轨迹。本发明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捕捉上下颌关节的运动轨迹,实现高精度的动态虚拟咬合模拟。

    一种融合CBCT技术、口扫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的多模态电子面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1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41128.2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林海 张宏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CBCT技术、口扫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的多模态电子面弓方法。1)将Ⅰ型标志物固定在面部标志点上,对佩戴标志物的被试者进行CBCT拍摄;2)将Ⅱ型标志物与下颌牙列刚性连接,对牙列进行口腔内扫描;3)根据CBCT数据和口扫数据,分别计算求出两种标志物与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关系;4)多目数据采集,将多个工业相机同时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指定被试者进行标准口腔运动,记录被试者的口腔运动数据;5)利用计算机视觉的方法求解标志物的位姿状态,并反求拟合得到上下颌相对位姿状态。本发明通过多模态口腔数据融合,利用定位标志物来反求上、下颌相对运动过程,以轻便、低侵入性的装置获得高精度的运动测量结果。

    一种基于单目计算机视觉的电子面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2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10043.2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林海 张宏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目计算机视觉的电子面弓方法。1)将标志物通过刚性连接到上下牙列上;2)运动视频数据采集:采集标志物与上下颌骨共同运动的视频;3)运动轨迹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运动视频进行计算,得到标志物的运动轨迹;4)运动轨迹数据优化,对标志物的运动轨迹数据进行优化,使计算出的轨迹数据更加精准稳定;5)运动轨迹可视化,将标志物的运动轨迹数据应用在三维头骨下颌骨模型上,重建上下颌骨的运动轨迹。本发明能够做到快速准确的轨迹重现,帮助医生进行咬合检测,简化原先繁琐的调试工作,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同时兼顾经济性。

    一种基于关键标记点的人体姿态稀疏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0752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47891.1

    申请日:2013-0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肖俊 林海 庄越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键标记点的人体姿态稀疏重建方法,该方法对于数据库中人体运动数据提取出与关键标记点对应的关节点信息构建k-d树索引,然后对每帧输入的控制信号,在数据库中查找与之最为匹配的 近邻,由它们构成恢复字典,利用稀疏表达的优化框架并将前一帧恢复的结果纳入当前帧的平滑约束中,恢复出全身的运动姿态,恢复出来的缺失的关键点信息足够自然,并在时序上没有抖动。

    提高岩溶探测精度的地面与跨孔地震联合层析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74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2217.0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岩溶探测精度的地面与跨孔地震联合层析成像方法。本方法包括:在地表布置震源和检波器实现地面勘探,在不同的孔中分别布设震源和检波器实现跨孔勘探,将两种勘探方式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组合;拾取每条地震记录中的初至波走时,为反演计算做准备;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并进行反演迭代,结合岩溶特征和地质背景对反演结果进行解释。本发明能够精确定位和识别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溶分布,解决了传统岩溶探测所使用的跨孔层析成像地震射线分布不均匀、交叉度不足等导致的反演成像不适定性突出、地质解释多解性较强的问题,在复杂地质环境下岩溶的精细勘探中具有显著优势,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关键标记点的人体姿态稀疏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075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47891.1

    申请日:2013-0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肖俊 林海 庄越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键标记点的人体姿态稀疏重建方法,该方法对于数据库中人体运动数据提取出与关键标记点对应的关节点信息构建k-d树索引,然后对每帧输入的控制信号,在数据库中查找与之最为匹配的近邻,由它们构成恢复字典,利用稀疏表达的优化框架并将前一帧恢复的结果纳入当前帧的平滑约束中,恢复出全身的运动姿态,恢复出来的缺失的关键点信息足够自然,并在时序上没有抖动。

    基于视觉感知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502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484710.7

    申请日:2012-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林海 周志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视觉感知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体数据,对体数据做第一次光线投射而获得当前视线方向的最大密度特征,并获得体数据的绘制结果图像;以最大密度特征所在空间位置为终点,沿当前视线方向对体数据做第二次光线投射,根据用户交互设置的相似性阈值,获得最大密度特征之前的相似特征,并获得相似特征的绘制结果图像;以相似特征所在位置为起点,沿当前视线方向的反方向对体数据做第三次光线投射,查找拥有最大梯度模的采样点,并以该采样点为最大密度特征的最佳法向特征,并获得最佳法向特征的绘制结果图像;利用最佳法向特征的法向信息,对最大密度特征做光照处理,以获得最大密度特征的形状感知增强图像。

    一种数据驱动和稀疏表达的三维人体运动去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0516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62761.X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肖俊 林海 冯银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驱动和稀疏表达的三维人体运动去噪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人体运动姿态进行划分,并利用滑动窗口获得各个部分的时序片段,进而得到更加细粒度的人体运动时空语意特征。在包含有纯净的已知三维姿态的运动数据库中,查找与当前受到噪声干扰片段最接近的个检索结果,利用这个候选运动片段,通过稀疏表达的优化框架对运动进行恢复重建。针对人体运动中最为常见的高斯噪声和奇异值点噪声获得了很好的去噪效果。

    一种高效的多投影仪拼接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9790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10162123.X

    申请日:2008-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林海 黄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多投影仪拼接融合方法。在现有的几何矫正基础上,用四分之一圆弧作为边缘融合颜色矫正方法的融合曲线,并对漏光现象采用了分级结合线性渐变的亮度补偿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不需要花费大的工作量,并能实现不错的拼接效果,体现了其高效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多投影仪拼接显示系统。

    一种基于多目计算机视觉的高精度电子面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8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06153.8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林海 龚天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计算机视觉的高精度电子面弓方法。1)刚性连接多面体标志物;2)多相机视频数据采集,将多个相机从不同角度对准牙列及标志物,采集标志物与牙齿的运动视频;3)运动轨迹数据处理,将每个相机同一帧图像化简为最小二乘优化问题,求解得到更加准确的标志物位置信息;4)下颌运动可视化,将标志物的运动轨迹数据转换后应用在三维牙颌模型上,得到重建出的人体下颌动态虚拟咬合动作,并渲染输出到屏幕上;5)标志点轨迹可视化,结合三维牙颌模型及下颌运动结果,计算得到切点及髁点标志点位置,并绘制出标志点在不同运动下的轨迹。本发明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捕捉上下颌关节的运动轨迹,实现高精度的动态虚拟咬合模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