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锰锂纳米椭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3847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413701.8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磷酸锰锂纳米椭球是由直径3~6纳米的磷酸锰锂单晶颗粒构成的类单晶,纳米椭球的长径为0.8~2.8微米,短径为0.5~1.8微米;其制备方法是以乙二醇构成溶剂热反应所需要的溶剂,以乙酸锰、乙酸锂、磷酸为反应物料,以氢氧化钾为矿化剂,促进形核和生长,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热处理,获得磷酸锰锂纳米椭球。本发明磷酸锰锂纳米椭球质量稳定,纯度高,颗粒分散性好,有利于锂离子扩散,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且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无污染,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磷酸锰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433260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62124.9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锰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将乙二醇与水按体积比为1:1~2混合得到混合溶剂;取一部分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与硫酸锰混合得到浓度为0.08~0.125M的混合液Ⅰ;再取一部分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与硫酸锂和磷酸二氢铵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氢氧化钾,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液Ⅱ,所述混合液Ⅱ中硫酸锂浓度为0.125~0.1875M,磷酸二氢铵浓度为0.125~0.167M,氢氧化钾浓度为0.175~0.2125M;将混合液Ⅰ加入混合液Ⅱ中,搅拌均匀后经水热反应得到磷酸锰锂纳米片。通过对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获得了一种制备各维度均为纳米尺度的磷酸锰锂纳米片的方法。

    一种磷酸锰锂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384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413515.4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磷酸锰锂纳米颗粒,颗粒大小为50-100纳米,其制备方法以乙二醇构成溶剂热反应所需要的溶剂,以四水合乙酸锰、二水合乙酸锂、磷酸为反应物料,以P123为表面活性剂,影响形核和生长,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热处理。之后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保护下,于300-400℃和550-650℃分段煅烧,得到磷酸锰锂纳米颗粒。本发明产品质量稳定,纯度高,颗粒分散性好,有利于锂离子扩散,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且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无污染,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

    一种磷酸锰锂中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433262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62792.1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B82Y40/00 H01M4/13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锰锂中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将乙二醇与水按体积比为1∶1~2混合得混合溶剂,取一部分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与硫酸锰混合得到浓度为0.0625~0.125M的混合液Ⅰ;再取一部分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与硫酸锂和磷酸二氢铵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KOH,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液Ⅱ,所述混合液Ⅱ中硫酸锂浓度为0.125~0.1875M,磷酸二氢铵浓度为0.083~0.125M,氢氧化钾浓度为0.375~0.4375M;将混合液Ⅰ加入混合液Ⅱ中,搅拌均匀后经水热反应得到磷酸锰锂纳米微球;混合液Ⅰ与混合液Ⅱ的体积比为1~1.2∶1。通过对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获得了制备磷酸锰锂中空纳米球的方法。

    新型海上风机上部结构-基础-土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39891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87211.3

    申请日:2013-07-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2017/0078 Y02B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海上风机上部结构-基础-土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一整套模型试验平台。它包括基础部分及三套不同时装配的组成部分,基础部分包括矩形体试验槽、吸力式桶形基础,吸力式桶形基础内外壁粘贴若干微孔透水薄片。本发明包括的基础部分及三套不同时装配的组成部分,在实验槽内设置了模拟粉土海床地基后,通过第一套组成部分和第二套组成部分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第三套组成部分安装后的试验,可以得到风机结构在一定特性的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础刚度及上部结构动力特性发展演变过程。通过本发明试验平台所得到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填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空白,并对今后海上风机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新型塑料排水板长期工作性能研究模型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2401733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40251.0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套新型排水板长期工作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平台,它包括排水板和试验槽,还设有模型套筒和管靴、垂直加载环形砝码、加载板、排水孔及对应的橡皮塞、位移传感器、土压力传感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进出水水箱、量筒和连接这些设备的水管。本发明能够实现排水板加固软基时排水板长期的工作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同时能研究排水板不同的平面布置形式对排水板长期工作性能的分析,对于开展软土地区排水板长期工作性能研究具有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种新型颗粒材料组构各向异性的定量测试与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121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5519.2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材料组构各向异性的定量测试与分析方法,能标定出不同种类的颗粒材料细观组构的变化,得出相应的细观参数。发明步骤如下:颗粒材料初始内结构的固定;施加20~30kPa的较小气压,将环氧树脂缓慢注入颗粒材料试样内,养护颗粒材料试样使其完全硬化;对养护固化后的颗粒材料试样切片,并对切片表面进行碾磨、抛光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切片表面的细观结构。采用本方法,能够很好地固定颗粒材料的初始内结构,经过精心养护固化,对切片表面研磨抛光处理,可以在扫描电镜下清晰地观察到颗粒材料的内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后续分析工作准确地进行,以准确模拟颗粒材料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异性耦合等复杂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一种CO2地质封存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750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07953.6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地质封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2地质封存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页岩样品的压汞累计曲线;利用所述压汞累计曲线,获得累计进汞量和孔径的关系;依据所述关系,获得孔径分布曲线;通过所述孔径分布曲线,获得突破压力的预测值;根据所述预测值,实现对CO2地质封存页岩盖层突破压力的预测。本发明在考虑不同页岩样品不同孔径分布曲线的基础上,界定非湿润相突破页岩样品的临界孔径,预测页岩突破压力,克服了现有岩心原位突破压力测试中的局限性以及解决了现有预测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

    一种二氧化碳运移可视化装置及非均质岩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48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18826.6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运移可视化装置及非均质岩层的制备方法,涉及模拟试验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观察二氧化碳在岩层中的运移规律时较为困难,且观察结果的精准性不高的问题;包括:安装底座、环境模拟系统、观察系统和控制系统,安装底座上设置有透明模拟箱,环境模拟系统包括轴压模拟机构、围压模拟机构、温度模拟机构和整理机构,温度模拟机构设置在透明模拟箱的底部,围压模拟机构和整理机构均设置在透明模拟箱的一侧,轴压模拟机构设置在透明模拟箱的顶部,控制系统与轴压模拟机构、围压模拟机构、温度模拟机构、整理机构和观察系统均电性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