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冷却集热系统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500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53733.5

    申请日:2018-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40/42 H02S40/425 H02S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冷却集热系统,包括光伏电池板,铝制容器,肋片,热管,复合相变材料,针肋,集热水箱;光伏电池板覆盖在铝制容器上方,两者之间的间隙通过导热胶水粘接,铝制容器装有复合相变材料。肋片通过导热胶粘结在光伏电池板的背板,热管粘结在肋片之间的间隙中,热管的蒸发段安装在铝制容器中,冷凝端安装在集热水箱中,冷凝端做成针肋的形式。热管内的工质在蒸发段吸收肋片以及复合相变材料的热量并在冷凝段凝结成液体,把光伏电池板的热量转移到集热水箱中。本发明提供的光伏组件冷却集热系统不仅能迅速降低光伏电池板的温度,提高发电效率,还可以对多余热量收集利用,实现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019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0844185.8

    申请日:2017-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光伏组件五参数模型;(2)、利用辐照仪和温度计测量光伏组件的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辐照度和温度;(3)、利用五参数模型以及Lambert函数求解光伏组件实际辐照度以及温度下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值;(4)、通过所求最大功率点电压值带入到DC/DC转换器实现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的追踪。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实现方式较为简单,且可以准确追踪到最大功率点的位置,实现最大功率点追踪。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1926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47483.5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包括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第二热量循环单元和发电单元,所述的第一热量循环单元、第二热量循环单元和发电单元分别通过的第二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和膨胀机循环相连,所述的第二工质通过该循环通路完成热电转换;所述的第二工质从第三热交换器中输出,经第二热交换器吸收第一工质的热量,经膨胀机将热能转换成做功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后的第二工质通过第三热交换器回到第二热量循环单元进行冷凝。本发明即提高了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又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热污染的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油电混合式新型汽车的发展。

    一种具有SOC优化的光伏微网储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1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1042467.7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SOC优化的光伏微网储能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构建光伏微网储能控制系统;中央监控单元监控光伏微网的运行状况;采用信息收集器收集直流母线的电流电压数据,并将采集的电流电压数据传递给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通过计算生成控制策略并区分控制层区对电池及超级电容进行控制;能量控制器计算出电池及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SOC值,并与最优SOC范围进行比较判断,SOC优化模块采用基于滤波时间常数的模糊自调整策略,最终完成对电池及超级电容的SOC值的修正。本发明先使用分层区控制策略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再进一步使用SOC优化模块对储能系统进行优化直至储能系统的SOC达到最佳SOC范围,最终使光伏微网系统达到最佳稳定和经济状态。

    一种基于滤波片分光的太阳能高效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675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54569.X

    申请日:2018-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40/20 G02B27/1006 G02B27/141 H02S40/22 H02S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滤波片分光的太阳能高效利用装置,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第一滤波片、第二滤波片、第三滤波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聚光透镜、三结砷化镓聚光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集热器放置于第一滤波片的反射光处,用于吸收第一滤波片截止波段的能量;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放置于第二滤波片的反射光处,用于吸收波段800-1200nm波长的光;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放置于第三滤波片的透射光处,用于吸收波段380-500nm波长的光;三结砷化镓聚光电池放置于第三滤波片的反射光处,用于吸收波段500-800nm波长的光;两者之间设置聚光透镜。本发明提出了太阳能分频利用,达到太阳能光电——光热的综合利用,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基于加速试验箱的光伏组件失效评估及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33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87752.6

    申请日:2017-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试验箱的光伏组件失效评估及其预测方法,利用威布尔分布以及得到的威布尔分布函数,可以评估预测组件在不同加速试验阶段的组件的失效概率。采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来评估光伏组件在温湿度循环加速试验下的可靠性,以及威布尔分布的可靠度函数评估组件的可靠度。本发明可以改变目前对组件加速试验可靠性评估方法简单单一的现状,通过对加速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采用威布尔分布的方法在组件加速试验下可靠性及其失效概率的应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得到光伏组件在加速试验不同阶段失效概率,以此评估光伏组件在加速试验下的可靠度,从而对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磁纳米流体平板式光伏热电联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8588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842431.2

    申请日:2014-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Y02E10/60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纳米流体平板式光伏热电联产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还包括光伏电池冷却组件、光热组件和磁场调节组件;所述光伏电池冷却组件包括第一、二联箱和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装在光伏电池板的背面,第一联箱和第二联箱通过冷却管连通;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背面还设有保温层;所述光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和呈透明状的中空板,所述中空板设置在光伏电池板的正面;所述磁场调节组件包括U型磁铁和线圈,所述线圈绕在U型磁铁上,所述磁场调节组件罩在中空板外,且线圈位于中空板的两侧;所述第一、二联箱、冷却管、换热器、中空板和循环泵内均有纳米流体并通过循环泵能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而且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