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8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46740.4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中非均衡浓度SF6混合气体回收处理设备及方法,属于SF6气体回收技术领域,所述回收处理设备包括:电气设备连接管、外接回收装置、进口连接管、出口连接管、TSA塔、尾气排放管、风冷器、PID控制器和循环风机;电气设备连接管与电气设备气室和第一连接管连接,进口连接管与外接回收装置进口和第一连接管连接,外接回收装置出口与出口连接管连接,出口连接管与TSA塔连接;TSA塔与尾气排放管连接;进口连接管还与风冷器连接,解析后并混合均匀的SF6输送到外接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分离并储存。本发明使得回收的氮气和SF6混合气迅速均匀,保证氮气、SF6膜分离的效果,避免SF6排放到大气中,充分保证SF6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32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60580.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及混合气体现场快速补气设备及方法,涉及GIL/GIS设备混气补气技术领域,包括,六氟化硫充气单元、氮气充气单元、补气主管路单元、抽真空单元和气室回气单元;六氟化硫充气单元与氮气充气单元与补气主管路单元相连通;抽真空单元与气室回气单元与补气主管路单元相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专门的六氟化硫充气单元和氮气充气单元,并结合两位三通阀来控制两种气体进入补气主管路的比例,可以有效保证在补充混合气体时维持或恢复到原始设计的六氟化硫与氮气混合比例,避免了由于单纯使用纯净六氟化硫补气导致的六氟化硫浓度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89297.2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1M8/0656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746 , H01M8/04701 , H01M8/04791 , H01M8/0662 , H02J3/28 , H02J15/00 , C25B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为园区供能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在日照或者风力良好的情况下,接收园区内风光发电系统传输的剩余电量,并利用所述剩余电量采用电解水的方式制取氢气,且将制取的所述氢气通过金属储氢罐进行固态存储;在日照或者风力不良的情况下,释放所述金属储氢罐固态存储的氢气,以将释放的所述氢气通过氢燃料电池进行发电,供所述园区使用,从而保证园区供电的连续性;并且采集制取氢气过程中的热量以及所述氢燃料电池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供所述园区使用,最大化能量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643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66552.5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高压开关预估补气时间及补气量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密度监测;步骤2,求得连续天内的密度平均值;步骤3,计算开关设备内气体密度每天变化斜率;步骤4,对每天密度变化斜率求取平均值;步骤5,设定补气压力点,计算气压降到补气压力点的天数,即预期补气时间;步骤6,通过容积测定装置测得开关气室的容积为V;步骤7,求得需要补气的六氟化硫气体的质量。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预估六氟化硫的补气时间及补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4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11909.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压敏材料及基于压敏材料的绝缘气体泄漏识别方法,直观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使用绝缘气体(六氟化硫或六氟化硫混合物)的充气设备表面施加压敏材料,所述压敏材料具备设定的韧性和延展性,且在变形后变色;在压敏材料从充气设备表面鼓起且变色时,直观发现绝缘气体发生泄漏,并立即进行处理。压敏材料成分包括:胶黏性材料、起泡性材料、压致变色材料和成型剂;胶黏性材料质量占比70%~80%;压致变色材料质量占比8~12%;起泡性材料应不低于总质量5%。本发明发现泄漏点及时、直观,且可避免六氟化硫泄漏到大气中,避免温室效应气体六氟化硫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038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91026.3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7/00 , C02F5/00 , F22B37/00 , F22D11/02 , C02F10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锅炉凝结水侧加氧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锅炉凝结水侧的当前给水流量、待加氧密度、加氧流量下限值以及溶氧跟踪点的目标溶氧值和当前溶氧值;当当前溶氧值小于目标溶氧值时,根据当前给水流量、目标溶氧值和当前溶氧值,确定出目标时间段对应的待加氧质量;根据待加氧质量、待加氧密度和目标时间段确定出对锅炉凝结水侧进行加氧的加氧流量控制值;根据加氧流量控制值对锅炉凝结水侧进行加氧。本申请实现了根据锅炉凝结水侧的实时给水流量确定需氧量以进行精准加氧,从而在给水流量发生变化时能够优先适应性调节加氧量的变化,由此解决了给水流量变化及加氧滞后等因素造成的加氧控制波动大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5679.6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回收作业前目标空间内SF6混合气体的第一温度T1、第一压强p1和第一混合比R1,以及获取回收作业后目标空间内SF6混合气体的第二温度T2、第二压强p2和第二混合比R2,然后根据所述T1、p1、R1、T2、p2和R2,确定回收作业后所回收SF6混合气体的SF6回收率Rrate。由此,无需对SF6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即可直接测得SF6混合气体中SF6气体的回收率,从而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复杂性,节约了设备资源,减少了回收成本,同时避免了可能引入的额外误差,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并且不会对SF6混合气体造成破环,不影响其再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22850570U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21138560.9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现场校验方舱,包括:舱体;标油发生装置;气源;高精度标校装置;油气管路系统;供电系统;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行走装置;动力装置。创造出了可灵活迁移、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的标准实验室校验环境,大大缩短了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的现场校验周期,提高了校验效率;通过优化校准装置的结构和性能,降低了其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提高了其在现场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了校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798701U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21657225.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内冷水优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混水单元、电动流量调控管路、补水取样检测单元、内冷水箱、内冷水箱进水管路、定子冷却水泵、出水取样检测单元以及控制系统。本申请通过设置出水取样检测单元和补水取样检测单元两个取样检测点分别检测内冷水箱的补水电导率值和出水电导率值,以使控制系统根据补水电导率值、出水电导率值及用户设定的内冷水目标控制值,控制混水阀及电动调节阀的阀门至相匹配的开度大小,从而实现对发电机内冷水的电导率和pH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21701657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3370358.7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氢电耦合系统及移动发电车,该氢电耦合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固态储氢系统、热电联供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制取的氢气输送给固态储氢系统;固态储氢系统的金属储氢罐内装有用于吸氢的Ti系AB2型储氢合金,固态储氢系统用于向热电联供系统输送氢气;热电联供系统接收固态储氢系统所输送的氢气并发电生成电能以供用户使用;安全监控系统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固态储氢系统和热电联供系统对应设置,用于对其周围环境进行监测。该系统能够集制氢、储氢、燃料电池发电于一体,能够提高氢电转化效率,且系统安全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