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浓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98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6032.6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浓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实时获取两个同为基于光谱吸收原理但一个检测精度更高而另一个响应速度更快的传感器同时开始检测目标气体的浓度而生成的传感数据点;然后利用预训练的BP神经网络结合朗伯比尔定律,将每个传感数据点转化为特征项包括时间戳的浓度数据点;继而根据各个时间戳,从所有浓度数据点中确定预设卡尔曼滤波器在当前时间步的可用测量数据;最后利用预设卡尔曼滤波器获取目标气体在当前时间步的浓度预测值,并根据可用测量数据和当前浓度预测值对预设卡尔曼滤波器进行状态更新,从而得到目标气体在当前时间步的浓度估计值。由此,实现了高检测精度和快响应速度的兼顾。

    燃料电池方舱的风机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方舱

    公开(公告)号:CN119122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55113.0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申请在检测到燃料电池方舱的系统上电信号时随机选择多组风机中的一组风机确定为第一风机组,并开启第一风机组;启动对第一风机组的运行时长计时;获取运行时长计时的当前计时时长及燃料电池方舱的当前舱内环境温度值和当前可燃气体泄漏值;根据当前舱内环境温度值和当前可燃气体泄漏值,控制多组风机中第一风机组以外的其他风机组的开关机;根据当前计时时长结合其他风机组的开关机状态,从其他风机组当前处于关机状态的风机组中确定出一个风机组与第一风机组轮换运行。本申请实现了根据燃料电池方舱的当前舱内环境温度、当前可燃气体泄漏值以及风机运行时长实时控制相应风机的开启,从而减少了长时间同时开启风机的数量。

    发电机内冷水优化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54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31425.8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内冷水优化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获取目标电导率值和当前出水电导率值,并结合内冷水的氨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出补水电导率控制值相对于当前出水电导率值的调整量,以对内冷水箱进行补水;循环操作,直至所获取的电导率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本申请相当于实现了根据当前内冷水所需的加氨量来确定补水电导率控制值,使得对补水电导率控制值的控制可以更加精准,大大减小了控制波动、缩短了系统调控周期。此外,通过多次采样、循环执行,可以使当前出水电导率值渐进式地逼近内冷水目标电导率值,并最终稳定在内冷水目标电导率值的阈值范围内,由此使得对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的调节更加精准。

    电化学传感器保护电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4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45492.9

    申请日:2025-03-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化学传感器保护电路,通过信号放大模块对电化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通过基准电压生成模块生成接近于信号放大模块的最大输出电压的基准电压,通过电压比较模块对信号放大模块的实时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生成模块生成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信号放大模块的实时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基准电压时,通过导通保护开关模块实现对电化学传感器的正负电极的短接。本申请提供的电化学传感器保护电路,当运放输出电压接近饱和或已达饱和时,能够迅速触发过载保护机制,短路电化学传感器,从而避免运放因长时间饱和而失调,进而避免了电化学传感器的正负电极积累电压。

    绝缘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892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7920.5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绝缘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所有预设触点的实时触点信号数据来获取所有预设触点的实时开关状态;然后按照第一压力变化率将绝缘气体的压力由零位压力值升压至第一目标压力值;继而根据所有预设触点的实时开关状态,将发生第一次开关状态切换的预设触点确定为工作触点,并获取各个工作触点发生第一次开关状态切换时的第一触点压力值;恢复绝缘气体的压力至零位压力值,并参照各个工作触点的第一触点压力值,依次对绝缘气体密度继电器执行升压校验流程和降压校验流程,以用于完成对绝缘气体密度继电器的触点压力值校验。由此实现了触点的自动扫描以及触点压力值的自适应校验,提高了校验效率。

    单组份气液混合态物质质量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29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05655.0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组份气液混合态物质质量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单组份气液混合态物质存放在竖直摆放的密闭罐体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密闭罐体的罐顶压强p顶、罐底压强p底、罐顶温度T顶、罐底温度T底;获取所述p底与所述p顶的差值Δp,并将所述Δp与预设阈值δ进行比较,其中Δp=p底‑p顶;根据所述p顶、T顶、T底,以及所述Δp与所述δ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密闭罐体中单组份气液混合态物质的密度ρ;根据所述密闭罐体的几何尺寸以及所述ρ确定所述密闭罐体中单组份气液混合态物质的质量。该方法实现了在不具备称重的条件下,准确测量密闭罐体内单组份气液混合物质的总质量。

    锅炉凝结水侧加氧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38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91026.3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锅炉凝结水侧加氧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锅炉凝结水侧的当前给水流量、待加氧密度、加氧流量下限值以及溶氧跟踪点的目标溶氧值和当前溶氧值;当当前溶氧值小于目标溶氧值时,根据当前给水流量、目标溶氧值和当前溶氧值,确定出目标时间段对应的待加氧质量;根据待加氧质量、待加氧密度和目标时间段确定出对锅炉凝结水侧进行加氧的加氧流量控制值;根据加氧流量控制值对锅炉凝结水侧进行加氧。本申请实现了根据锅炉凝结水侧的实时给水流量确定需氧量以进行精准加氧,从而在给水流量发生变化时能够优先适应性调节加氧量的变化,由此解决了给水流量变化及加氧滞后等因素造成的加氧控制波动大的现象。

    SF6混合气体中SF6的回收率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58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5679.6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回收作业前目标空间内SF6混合气体的第一温度T1、第一压强p1和第一混合比R1,以及获取回收作业后目标空间内SF6混合气体的第二温度T2、第二压强p2和第二混合比R2,然后根据所述T1、p1、R1、T2、p2和R2,确定回收作业后所回收SF6混合气体的SF6回收率Rrate。由此,无需对SF6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即可直接测得SF6混合气体中SF6气体的回收率,从而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复杂性,节约了设备资源,减少了回收成本,同时避免了可能引入的额外误差,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并且不会对SF6混合气体造成破环,不影响其再次利用。

    发电机内冷水优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6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39564.5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内冷水优化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混水单元、电动流量调控管路、补水取样检测单元、内冷水箱、内冷水箱进水管路、定子冷却水泵、出水取样检测单元以及控制系统。本申请通过设置出水取样检测单元和补水取样检测单元两个取样检测点分别检测内冷水箱的补水电导率值和出水电导率值,以使控制系统根据补水电导率值、出水电导率值及用户设定的内冷水目标控制值,控制混水阀及电动调节阀的阀门至相匹配的开度大小,从而实现对发电机内冷水的电导率和pH进行调节。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现场校验方舱

    公开(公告)号:CN222850570U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21138560.9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现场校验方舱,包括:舱体;标油发生装置;气源;高精度标校装置;油气管路系统;供电系统;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行走装置;动力装置。创造出了可灵活迁移、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的标准实验室校验环境,大大缩短了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的现场校验周期,提高了校验效率;通过优化校准装置的结构和性能,降低了其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提高了其在现场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了校验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