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339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106331.9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线莲可觅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已组培生根的组培苗在移栽前进行炼苗驯化培养,炼苗湿度为原组培瓶内培养湿度;(2)将上述炼苗后的小苗进行顶端修剪,再以杀菌剂浸泡根部后再沾生根剂处理;(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小苗移栽入基质中,移栽后的1~3周分别以逐周递减遮阳网厚度的方式进行遮阳网遮荫,同时移栽后的前3周每天早中晚均进行喷雾保湿。本发明的移栽方法能够使铁线莲可觅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而有效改善现有铁线莲可觅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37722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20245.X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线莲“勇士舞”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该方法包括:(1)获取无菌材料:在冬季剪取铁线莲半木质化的带芽茎段,对其进行消毒杀菌;(2)初代培养:将消毒杀菌后的枝条切成1~2cm的茎段,每段茎段上至少带一枚健康饱满芽,将茎段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经初代培养7天后枝条上的芽开始萌发,然后移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3)愈伤组织培养: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出现愈伤组织,培养20-25天后愈伤组织上诱导出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分成单株或小的茎段,重新接种于pH为5.8-6.2的新的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中,培养20-25天后愈伤组织大量分化出丛生芽,继续培养诱导出现不定根。
-
公开(公告)号:CN10551927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410522240.8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氨基酸肥料在宝华玉兰种子发芽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沤种法去除宝华玉兰假种皮;2)采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种子15min;洗净后放入4℃冰箱,层积砂藏90d;3)以蒸馏水为溶剂,配制成5‑100mg/L双吉尔溶液;将种子浸入双吉尔溶液中24h;4)将药剂处理过的种子采用砂培法,在15℃恒温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本发明利用浓度为20mg/L与10mg/L的双吉尔溶液促进宝华玉兰种子的萌发作用明显,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74%与73%,发芽势分别达到27%与52%,显著提种子的发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4130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79977.5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公开了铁线莲亨利Clematis ‘Henryi’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无菌苗材料;(2)初代培养;(3)增殖培养;本发明所提供的铁线莲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数高,污染率、褐化率低。
-
-
-
公开(公告)号:CN10408213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95548.3
申请日:2014-06-26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线莲栽培品种维奥利特·伊利莎白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表面灭菌前处理;(2)外植体表面灭菌与初代培养;(3)继代增殖培养;(4)壮苗培养;(5)生根培养;(6)苗的驯化和移栽。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有效克服铁线莲维奥利特·伊利莎白现有繁殖技术存在的缺陷,加快了繁殖速度,增加了繁殖系数,实现了铁线莲的快速繁殖,对于其在园林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具有较强的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7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75875.7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通量技术的非模式物种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Fastp软件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质控;(2)使用Trinity软件进行转录组的De novo组装;(3)使用CD‑HIT软件对组装后的序列去除冗余;(4)使用BUSCO软件对组装后的非冗余转录本进行完整性评估;(5)针对组装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基因功能注释、CDS预测、SSR分析、转录因子识别。本发明通过以上步骤提形成了全面、完善的流程化分析方法,为非模式物种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提供了有效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5023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381995.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中华鹅膏菌的核酸分子引物、方法及试剂盒。所述核酸分子引物DNA序列为:LG02.173F:5’‑CGATGACGATGACGACTC‑3’;LG02.173R:5’‑ATTGGTGAGAGGCTTGGA‑3’。鉴别中华鹅膏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取中华鹅膏菌待测样品DNA;S2以样品DNA为PCR扩增的模板,用核酸分子引物LG02.173F和LG02.173R作为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S3对步骤S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本发明核酸分子引物可对中华鹅膏菌子实体和菌株进行快速的分子鉴定,具有很好的专一性,同时用料较少,方法简单,2小时即可完成检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