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植物多酚和金属离子配合物修饰MXene的柔性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6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52967.8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多酚和金属离子配合物修饰MXene的柔性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薄膜电极由MXene胶体溶液、金属离子分散液和植物多酚分散液混合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MAX原料放入酸溶液中进行刻蚀,洗涤至中性后进行插层,分离得到MXene胶体溶液;S2.将所述MXene胶体溶液与所述植物多酚分散液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植物多酚复合改性的MXene胶体溶液;S3.将所述金属离子分散液加入所述植物多酚复合改性的MXene胶体溶液中,混合均匀后,进行真空抽滤,得到所述基于植物多酚和金属离子配合物修饰MXene的柔性薄膜电极。本发明制备的柔性薄膜电极具有优良的机械柔性和电化学性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一种含有硅烷功能化MXene的钙钛矿太阳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6744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43447.2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一种含有硅烷功能化MXene的钙钛矿太阳电池,所涉及到的器件结构从下至上分别为透明导电玻璃、电子传输层、钙钛矿活性层、碳电极。其中,电子传输层由使用含极性基团的硅烷功能化MXene掺杂氧化锡制备而成,其中硅烷的侧链可以引入不同的极性基团。本发明利用含极性基团的硅烷功能化MXene掺杂氧化锡作为电子传输层,硅烷功能化MXene具有明显降低的功函数,并且,极性基团(如胺基)可以钝化缺陷和改善钙钛矿的结晶,从而提高电荷传输与抽取以及减少电荷复合,最终有效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率太阳电池合成工艺简单易行、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5043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472489.5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包含金属氧化物阳极界面层和活性层,其中金属氧化物阳极界面层是通过低温热处理工艺制备而成,包括如下步骤:将金属氯化物与溶剂混合配制成金属氯化物溶液,将金属氯化物溶液涂覆在附有阳极的衬底上形成金属氯化物薄膜,然后对金属氯化物薄膜进行紫外辐射处理和低温热处理后即得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阳极界面层。本发明优点在于:原料简单易得、低成本、操作简便和不需要高温热处理等特点;采用该工艺所制备的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器件效率,相比于相同条件下通过高温热处理的金属氧化物阳极界面层工艺下制备而成的太阳电池的的器件效率性能相当,或者更有优势,非常适用于柔性器件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高效稳定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508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416195.7

    申请日:2016-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在透明导电电极上依次制备TiO2纳米粒子晶体层、电子传输层、有机活性层、空穴传输层和顶层电极,得到倒置太阳能电池结构,所述倒置太阳能电池结构置于一定湿度和含氧气体环境中静置处理;通过该方法,能显著提升器件效率,提升幅度可达1.5倍,且器件的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改善,1000小时暴露在高湿度大气环境中,效率衰减幅度小于15%;且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应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一种基于杂化阴极界面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50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38968.9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杂化阴极界面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杂化阴极界面层为可交联有机聚合物材料和有机稠环N型材料材料制备而成。本发明借助光诱导型有机稠环N型材料材料的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将其微量掺杂到可交联有机聚合物材料中,获得了电子传输能力明显提高的杂化阴极界面层,能够优化电极和活性层之间的能级界面分布,改善电荷分离,提高电荷传输能力,显著提高器件的PCE和稳定性,使器件获得更优异的性能。同时该杂化阴极界面层还表现出一定的厚度不敏感性,这对可交联界面材料实现大面积高效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适用于R2R的杂化阴极界面层的有机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260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79257.6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R2R的杂化阴极界面层的有机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所述杂化阴极界面层为可交联有机聚合物材料和有机稠环N型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有机稠环N型材料为主体材料,所述可交联有机聚合物材料为掺杂材料。本发明通过将可交联有机聚合物材料部分掺杂到有机稠环N型材料中,借助可交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交联特性来提高有机稠环N型材料的可耐溶剂侵蚀性;同时,经可交联有机聚合物材料掺杂改良后的杂化阴极界面层薄膜的厚度在10‑50nm范围内变化时,其器件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很小,表现出一定的厚度不敏感性,非常适用于以R2R为主的加工方式的工业化生产中,从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