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1300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25813.9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负电极包括集流体和形成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层,所述活性层包括硅基活性层,所述硅基活性层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其一表面与所述集流体结合,另一表面上沉积有至少一层功能负极活性层,且硅基活性层与所述功能负极活性层结合的界面构成过渡层。所述复合负电极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且结构稳定,对锂离子传导速率和容量保持率高,其制备方法条件易控,有效保证形成的活性层的化学性能稳定,赋予所述复合负电极大倍率性能良好,安全性能良好,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119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39174.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广西中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包括呈类球状的一次颗粒与呈细条状的一次颗粒,所述类球状一次颗粒与所述细条状一次颗粒紧密交错排布,形成外部致密的球形前驱体。本发明通过对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结构进行设计,在制备方法中对其形貌进行调控,同时以酸性处理剂促进反应络合,使得制备得到正极材料前驱体呈类叶绿体状,结构致密且性能稳定,表面残碱少,采用该前驱体制备的正极材料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在长循环中不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容量保持率高且结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1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41081.1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化物复合型固体电极及其制作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化物复合型固体电极由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与锂化物在特定气氛下经过共沉积,在基体上生长制得,所述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包括负极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和正极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锂化物复合型固体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提高与电解质的相容性,提供锂源进入电解质中,补充副反应消耗掉的锂离子,同时使固体电极中形成多孔通道结构,适应能量密度主体的适度膨胀,加快锂离子的传输,提高电极循环稳定性,保持高的可逆比容量,采用共沉积法生长形成的锂化物复合型固体电极化学性能稳定,效率高,采用该工艺制作的电极组装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内阻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3354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79735.3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充型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为:采用无定形碳源和锂源电解质混合材料对硅基材料进行包覆改性,得到改性硅基材料;通过石墨材料对改性硅基材料进行包覆和修饰;然后再用固态电解质材料对上述材料进行再次包覆,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烧结形成以石墨为主体的快充型复合负极材料。该方法制备的负极材料的复合包覆层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离子传输特性,阻隔电解液对石墨修饰的硅基复合材料的侵蚀,提升循环稳定性,还有助于形成动态稳定的原位SEI膜,并使原位SEI膜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以避免在大倍率充放电时造成SEI膜过厚或SEI膜的破坏,同时锂源电解质可以提供部分锂离子参与形成原位SEI膜,减少对正极材料提供的活性锂的消耗,进而提高复合负极材料的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3071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85411.8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改性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制备编织球型的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将所述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粉体与稀土氮化物和锂氮混合物进行第一球磨混合处理,获得混合物粉体;将所述混合物粉体于氮氧混合气氛下,进行分段烧结处理。所述改性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方法采用稀土氮化物与锂氮混合物包覆三元材料颗粒,有效提高了三元材料的容量发挥和循环保持率,提高了三元材料的氮化效果,更好的缓解材料的锂镍混排及材料表面多余的锂;同时氮化物包覆层减少和阻止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的接触,降低不可逆的副反应,减少固体电解质膜(SEI)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78355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53941.X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结构硅氧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多孔结构硅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硅靶材在惰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气氛下进行溅射处理,在基体上生长硅氧复合薄膜,并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硅和氧化硅的复合薄膜;用腐蚀剂对制备好的复合薄膜进行刻蚀处理,然后清洗和烘干之后即得到多孔结构硅氧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的硅氧复合薄膜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储能密度、较高的电导率、可以吸收硅氧复合薄膜在充放电时产生的体积膨胀,减轻周期性体积变化的应力,保持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保持高的可逆容量,比容量高。另外,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设备依赖度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11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08052.5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4/131 , C23C14/08 , C23C14/34 , H01G11/30 , H01G11/46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锰氧化合物靶材和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靶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共溅射处理,在基体上生长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本发明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将锰氧化合物靶材和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靶材直接采用共溅射法沉积形成。使得生长的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具有界面电阻小和比表面积大的特性,而且可以减少固体电解质膜(SEI)的产生,减轻周期性体积变化的应力,保持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另外,所述制备方法有效保证生长的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化学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90240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03614.7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G11/46 , H01G11/86 , C23C14/06 , C23C14/08 , C23C14/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锂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型锂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锂氧化物靶材和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靶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共溅射处理,在基体上生长复合型锂氧化物薄膜。本发明复合型锂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将锂氧化物靶材和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靶材直接采用共溅射法沉积形成。使得生长的复合型锂氧化物薄膜具有界面电阻小的特性,而且可以减少固体电解质膜(SEI)的产生,减轻周期性体积变化的应力,保持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另外,所述制备方法有效保证生长的复合型锂氧化物薄膜化学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12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03620.2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G11/86 , H01G1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二氧化钛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型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二氧化钛靶材和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靶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共溅射处理,在基体上生长复合型二氧化钛薄膜。本发明复合型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将二氧化钛靶材和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靶材直接采用共溅射法沉积形成。使得生长的复合型二氧化钛薄膜具有界面电阻小的特性,而且可以减少和阻止电解液与能量密度贡献主体之间的不可逆副反应,减少固体电解质膜(SEI)的产生,减轻周期性体积变化的应力,保持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另外,所述制备方法有效保证生长的复合型二氧化钛薄膜化学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10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141081.1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化物复合型固体电极及其制作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化物复合型固体电极由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与锂化物在特定气氛下经过共沉积,在基体上生长制得,所述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包括负极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和正极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锂化物复合型固体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提高与电解质的相容性,提供锂源进入电解质中,补充副反应消耗掉的锂离子,同时使固体电极中形成多孔通道结构,适应能量密度主体的适度膨胀,加快锂离子的传输,提高电极循环稳定性,保持高的可逆比容量,采用共沉积法生长形成的锂化物复合型固体电极化学性能稳定,效率高,采用该工艺制作的电极组装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内阻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