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91821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220449.3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3C1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不同浓度的前驱液制备多层BiFeO3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Bi(NO3)3·5H2O、Fe(NO3)3·5H2O溶于乙二醇甲醚和乙酸酐混合而成的混合液中,分别配置出高浓度的A前驱液和低浓度的B前驱液。(2)在基片上旋涂A前驱液或B前驱液,并将其烘烤、冷却,得到单层BiFeO3薄膜。(3)在单层BiFeO3薄膜上再旋涂B前驱液或A前驱液,并将其烘烤、冷却,得到双层BiFeO3薄膜。(4)根据厚度需要交替旋涂A前驱液或B前驱液并烘烤、冷却,得到多层BiFeO3薄膜。本发明通过高、低浓度层交替搭配来提高薄膜的致密性进而降低薄膜的漏电流,提高薄膜的铁电性能,而且可以保证薄膜的制备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04124349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94162.8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4 , H01L51/5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的高效率黄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顺序叠接的衬底、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和反射金属阴极,通过阳极由正向负连接反射金属阴极构成外电路,通以直流电出射发光线从衬底下方发出。其特征是:位于空穴传输层与电子注入层之间的黄绿光发光层兼具有电子传输层的功能,该层由发绿光的主发光体中掺杂发黄光的客发光体构成;空穴传输层由迁移率较低的空穴传输材料构成。该双层结构器件在简化器件结构的同时其发光效率与相应的三层结构器件基本相当,而且电致发光光谱和色坐标几乎没有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89657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02318.0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4B35/45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低电阻率氧化锌陶瓷靶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掺杂ZnO粉体中加入助烧剂,助烧剂是Bi2O3、B2O3和SiO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并于不低于摄氏1200度的温度下烧结。本方法能够使得制备的氧化锌陶瓷靶材不仅具有高密度、低电阻率及降低对氧化锌粉体的粒度要求,而且因为降低了烧结温度,从而导致能耗的大幅降低。另外,本方法制备的氧化锌陶瓷靶材由于具有超高的密度及低的电阻率,使得在磁控溅射镀膜时,可以使用直流工艺进行溅射镀膜,在对靶材加高压进行镀膜过程中的放电次数少,高速沉积薄膜,靶材表面节瘤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53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6916.6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掺杂型双空穴传输层的高效率低电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顺序叠接的衬底、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反射金属阴极、阳极由正向负连接反射金属阴极的外电路及从衬底射出的出射发光线,其特征是:空穴传输层为掺杂型双空穴传输层。该器件与传统空穴传输层构建的器件相比,其发光效率可以提高1.5-2倍,而驱动电压降低1V-1.5V。
-
-
公开(公告)号:CN102424577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278893.2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4B35/45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压敏电阻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在ZnO-Bi2O3基低压压敏陶瓷中同时添加V2O5和TiO2来实现,用料量V2O5︰TiO2︰ZnO-Bi2O3基的摩尔比为0.05-0.08︰0.80-1.30︰98.62-99.15,其中ZnO-Bi2O3基包括ZnO、Bi2O3、Co2O3、MnCO3组成成分,且ZnO︰Bi2O3︰Co2O3︰MnCO3的摩尔比为97.40-98.20︰0.60-0.80︰0.80-1.20︰0.40-0.60,用传统制陶工艺烧制而成。本发明的优点是:(1)Ti掺杂可提高压敏陶瓷材料的非线性系数,降低电位梯度;(2)V掺杂可降低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并节约能耗,降低成本;(3)预烧能增强粉体活性;(4)分段升温、保温的工艺可以提高陶瓷的质量和性能,同时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75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83206.0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酸钙溶液以及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级碳酸钙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构建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本发明所制备的碳酸钙水溶液粒径200nm左右、分散性良好、无沉降,具有低成本等优点。应用制得的碳酸钙水溶液来构建OLED器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透明阳极(ITO)、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CBP)、发光层(PBD)、电子传输层(Bphen)、电子注入层(LiF)和金属阴极(Al)。CaCO3溶液、PEDOT:PSS溶液或CaCO3+PEDOT:PSS混合溶液在大气环境中简单旋涂成膜作为空穴注入层,这种空穴注入层能有效地降低ITO阳极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的注入势垒,从而使得制备的OLED器件获得更优越的光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74247.9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钼酸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装置,包括绝缘层、电致伸缩部、钼酸盐层、测试电极,电致伸缩部有两个,两个电致伸缩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绝缘层下表面的两端,钼酸盐层设置在绝缘层上表面的中部,测试电极有两个,两个测试电极设置在绝缘层上,两个测试电极与钼酸盐层固定连接。电致伸缩部产生微振动,导致钼酸盐层表面的纳米凸起产生微振动,使得钼酸盐层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的气敏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31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1241689.1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空穴注入层的方法及构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属于基本电气元件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VOx前驱液的制备和空穴注入层的制备两个工艺环节,该方法中所使用的设备简单,合成工艺简单,易操作,且重复性好,由该方法获得的VOx前驱液具有水溶性、宽浓度耐受性、稳定性及优异的薄膜形态等优点,能够用于构建高性能的可见光或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