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标注印刷质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737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711138633.9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CB板标注印刷质量检测方法,通过计算待测PCB板与标准PCB板的相似度,确定PCB板的丝印质量好坏。相似度计算是通过计算二者的二值图Hash矩阵的Hamming距离来实现。包括:获取PCB板图像;图像滤波,获得滤波后的图像;灰度化获得校正滤波后的图像,获得校正后图像;边缘检测,获得PCB匹配区域子图像;采用逼近算法计算二值化阈值;二值化;计算Hash矩阵;计算待测PCB板与标准PCB板Hash矩阵的Hamming距离;计算相似度,最终确定丝印质量。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PCB丝印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避免背景颜色与不同亮度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一种低串扰的超紧凑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230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214195.1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超紧凑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结构,其包括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相交角度、分离距离、直径、纤芯、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光纤在三维空间中相交,所述光纤间相交角度为52°~90°,所述光纤间分离距离为0nm~800nm,所述光纤的直径为300nm~900nm,所述纤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所述包层为空气。在三维空间中,由于双相交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相交角度和分离距离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优良的柔韧性和弹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一种基于自适应系数遗传算法的云制造服务资源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975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916991.1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适应系数遗传算法的云制造服务资源匹配方法,通过计算种群中每个个体目标函数的值并判断容量限定,舍弃不满足容量要求的个体,计算自适应系数进而计算本轮迭代的选择概率,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并根据前述概率进行遗传进化,生成新的种群,为种群补充新的个体。本发明根据云制造用户的任务需求求解与之匹配的最佳资源服务组合,保证全部任务的成本与时间乘积之和最低,并满足资源服务的容量限制,避免出现排队等候的情况;改进的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收敛速度快以及能够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优点,不仅显著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提高了资源匹配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环形振荡器的TSV故障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716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470266.0

    申请日:2018-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环形振荡器的TSV故障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所述装置为:一组顺序连接的奇数个反相器、多路选择器、施密特触发器及与非门,顺序连接的施密特触发器和与非门设置在第一个反相器与第二个反相器之间,多路选择器设置在最后一个反相器与第一个反相器之间,上述部件构成闭合环路,形成环形振荡器结构TSV连接于第一个反相器和施密特触发器之间;所述方法包括:1)激活TSV测试模式;2)测试无故障TSV蒙特卡罗周期;3)获取TSV在开路故障下的蒙特卡罗周期;4)得到周期差;5)对周期差求平方和;6)计算周期差平方和的根值;7)拟合函数,完成测试。这种装置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灵活。这种方法测试时间短、测试精度高。

    一种基于混合水滴算法的线缆布线路径搜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8113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035041.8

    申请日:2017-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混合水滴算法的线缆路径自动规划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算法效率不高、路径不平滑等问题。其规划步骤为:对线缆布线环境进行建模;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智能水滴算法中的参数,给水滴的移动提供导向;改进水滴算法中水滴的移动方式,并进行路径寻优;根据优化结果输出线缆路径;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算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提升了算法的搜索效率,避免了线缆与障碍物之间发生干涉现象,并减少了布线所需线缆的长。

    线束绑扎设备的扎带穿孔导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67422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283518.0

    申请日:2017-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B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线束绑扎设备的扎带穿孔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平台以及设在固定平台上的推送机构、导向机构和穿孔机构,推送机构包括设在固定平台上的送料板,送料板上设有平行的第一送料槽和第二送料槽,送料板两侧分别设有平行的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第一送料槽与第一直线导轨平行;导向机构包括设在固定平台上的导向轨道槽,导向轨道槽与推送机构的第一送料槽垂直连接;穿孔机构包括设在固定平台上的承料板、穿孔限位圈和穿孔导向圈,承料板与推送机构的第二直线导轨靠接,穿孔限位圈底部放在承料板设有的凹槽内,穿孔导向圈与穿孔限位圈套接。这种装置不仅能够快速完成线束自动绑扎中的穿孔过程,而且线束捆扎紧密,结构紧凑、维护成本低。

    一种面向分支线缆自动布线的路径搜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074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312742.1

    申请日:2017-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分支线缆自动布线的路径搜索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算法效率不高、路径不平滑、分支点难以确认等问题;其规划步骤为:生成障碍物表面附近以及布线空间壁面的采样点,在无相图中采用Dijksra算法求解线缆主干节点,并采用多区域冗余点剔除策略和节点补足策略优化节点;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分支节点的位置;最终,更新无相图,以搜索线缆主干路径中节点的方式搜索出线缆分支路径中的节点,并采用B样条曲线完成路径拟合。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算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提升了算法的搜索效率,避免了线缆与障碍物之间发生干涉现象,完成分支线缆路径的搜索并避免了线缆的悬空现象。

    塑料扎带自动绑扎线束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260917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366777.X

    申请日:2014-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B13/04 B65B13/22 B65B27/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塑料扎带自动绑扎线束的设备,包括底座、电机固定机构、推送机构、助推机构、闭合控制机构、拉紧机构和剪切机构;电机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电机;推送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一侧,用于将塑料扎带尾部推送到达卡紧槽;助推机构安置在底座的前部,与助推电机连接,用于将塑料扎带头部推送至穿过塑料扎带尾部;闭合控制机构安置在底座的前部,用于将被绑扎线束整理规整并放置在塑料扎带上;拉紧机构和剪切机构安置在底座的前部,用于将穿过塑料扎带的头部拉紧实现绑扎,并将多余的头部剪切掉;该设备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可自动扎紧线束并剪断剩余塑料扎带,减轻劳动强度,拉紧力相对稳定,绑扎牢固。

    轴传动机构所用电机群空间排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387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272221.4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轴传动机构所用电机群空间排布方法,电机分置于主轴的左右斜下方和正下方;主轴左右斜下方的电机安置位置处于或者不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主轴左右斜下方的电机安置位置均不与主轴正下方的电机安置位置处于同一个水平面;每个电机的中心点所处的主轴径向面之两两相邻之间相隔1/5~1个电机轴长度。这种电机排布方案即可以充分利用固定长轴四周及下方的空间,达到高而有效的集成密集度,而且此方案电机排布的简单美观,错落有致式地排布可以在尽可能保证最小间距的情况下尽可能改善电机群组的散热问题,实现了空间占用最小、轴传动效率最高及散热效果最好的合理布局。

    高速互连通路串扰故障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4542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80986.7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互连通路串扰故障测试方法;首先基于串扰故障的形成原因,用改进传统的测试稳态故障的FAN算法对电路中的故障进行测;后运用静态时序分析,分析得出电路的时序信息,建立时间等式约束和时间不等式约束;再根据串扰故障的特征,分析其故障传播的条件和传播路径;进而根据串扰故障的特征,在故障的测试中,敏化策略采用两种方式及静态优先和跳变优先。对于最终得到的测试故障的矢量,是含有时间参数的测试矢量。最后根据测试矢量实现高速电路的自动故障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