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硅酸包覆炭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17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57510.2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硅酸包覆炭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磷硅酸包覆炭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炭黑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调节体系至酸性,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对炭黑进行改性,获得改性纳米炭黑;将所得改性纳米炭黑置于惰性气氛中磷化,得到一次包覆的磷硅酸包覆炭黑。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所得一次包覆的磷硅酸包覆炭黑重复进行改性和磷化的步骤,重复进行改性和磷化步骤的次数为1~3次。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磷硅酸包覆炭黑自身体积电导率极低,使得其在应用于遮光膜中时,在同样填充量的条件下能够使所得遮光膜具有更好的电气强度,或者在满足电气强度要求的条件下能够填充更大剂量的炭黑,使所得薄膜具有更好的遮光性。

    可拆卸鱼尾分流式进料口狭缝涂布模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2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115784.8

    申请日:2020-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鱼尾分流式进料口狭缝涂布模设计方法,包括由上模、下模、垫片、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构成的狭缝涂布模结构,其中:上流道板安装于上模底部;下模的顶部开设有相贯连通的前半圆柱模腔和后方形体模腔,下模的后端开设有与后方形体模腔连通的主进料口;下流道板安装于后方形体模腔内;上流道板于方形体模腔内与下流道板契合,两者之间的契合面斜向前上方,下流道板的后下端部开设有与主进料口连通的分料进口,下流道板的前上端部开设有合料出口与相贯口相通,下流道板的契合斜面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鱼尾流道腔连通分料进口与合料出口;垫片置于上、下模之间,其左、右片体与上、下模之间形成与半圆柱型腔连通的狭缝成型腔。

    一种以碳纳米管为芯、四氧化三铁为壳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4883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52953.6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碳纳米管为芯、四氧化三铁为壳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以FeCl2/H2O2组成的Fenton试剂、还原剂铁粉、碳纳米管以及沉淀剂尿素或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首先用Fenton试剂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羟基化改性,然后加入适量铁粉调节Fe2+离子的浓度,进一步用尿素或六次甲基四胺,采用均匀沉淀法在适当的条件下将铁离子沉淀出来,最后将沉淀物经过分离、洗涤、干燥等工艺得到最终产物。所得“芯-壳”结构的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碳纳米管为芯、四氧化三铁为壳的特殊结构,四氧化三铁呈连续的薄层结构而均匀地覆盖在碳纳米管外表面,芯-壳间的界面薄弱。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得产物将在化学催化、传感器、新能源材料、电磁屏蔽材料以及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均匀且稳定负载含铁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611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53001.6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均匀且稳定负载含铁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以羟基化或羧基化改性的多壁或单壁碳纳米管、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机铁化合物为原料,以乙醇或甲醇为介质,在填装量80%高压反应釜中于150-230℃反应4-24h,再将产物在250-800℃和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加热5min-2h。所得负载含铁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特征在于含铁纳米粒子均匀地负载在碳纳米管的外表面上,所述纳米粒子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铁等三种之一,其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在5nm~20nm内,在剧烈机械分散或超声分散作用下能够稳定负载在碳纳米管上,在催化、传感器、电磁屏蔽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技术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磷硅酸包覆炭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17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1457510.2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光性。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硅酸包覆炭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磷硅酸包覆炭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炭黑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调节体系至酸性,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对炭黑进行改性,获得改性纳米炭黑;将所得改性纳米炭黑置于惰性气氛中磷化,得到一次包覆的磷硅酸包覆炭黑。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所得一次包覆的磷硅酸包覆炭黑重复进行改性和磷化的步骤,重复进行改性和磷化步骤的次数为1~3次。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磷硅酸包覆炭黑自身体积电导率极低,使得其在应用于遮光膜中时,在同样填充量的条件下能够使所得遮光膜具有更好的电(56)对比文件S. V. Klement´eva 等.Synthesis andthermal transformations ofpolyphosphosiloxane based on trimethylphosphate and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Russian ChemicalBulletin, International Edition.2007,第56卷(第11期),2214-2224.Ales Styskalik 等.Non-aqueoustemplate-assisted synthesis of mesoporousnanocrystalline siliconorthophosphate.2005,(第90期),73670–73676.张春莉.钛硅中空微球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1-72.

    可拆卸渐进式直角胶管挤出模预成型段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460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339967.5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渐进式直角胶管挤出模预成型段设计方法,是将分流阻流结构设计为卡装在模芯上的分流阻流环块,所述分流阻流环块的阻流环面设计为在左、右侧上对称且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分流阻流环块的前端面设计为垂直而后端面设计为向前下方倾斜,从而使分流阻流环块与挤出模预成型模腔之间形成的塑胶熔体流通通道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至模芯下部,并在向前的挤出方向上使塑胶熔体流通通道的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分流阻流环块的前、后端部上分别开设有与模芯前、后部位连接的前、后导向锥面。本发明将传统突变型分流结构设计为渐进式分流结构,使塑胶熔体沿流通通道的挤出速率均匀分布,提高挤出速率,降低挤出能耗。

    一种沿Z向排列的一维微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复合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2834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1165650.1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沿Z向排列的一维微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复合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是按质量比为0.2~10:100的微纳米棒状材料与环氧树脂采用熔融共混法或溶液共混的方法混合均匀,通过涂覆法将混合料均匀地在传送带上铺成胶膜,采用温度调控或溶液浓度调控的方法使胶膜在通过磁场或电场时粘度在0.1~10 Pa·s内,然后在0.05~0.8T的磁场或10~100V/mm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排列,最后在适当的温度作用下,使胶膜发生固化反应、或者挥发掉溶剂或冷却凝固等方法,变至固化状态,通过转移、卷取、剪裁等工序,得到沿Z向排列的一维微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复合胶膜。该制备方法,工艺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加工操作简单等优点,复合胶膜在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折叠式宽幅胶片挤出模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385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36254.8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宽幅胶片挤出模设计方法,包括上模和下模,合模状态下,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有前部的分流器容纳腔和后部的V型流道腔,分流器容纳腔中夹持固定有分流器,分流器的前部内开设有圆形盲孔腔,分流器的后部内开设有V状鱼尾型流道腔,V状鱼尾型流道腔的前端连通圆形盲孔腔,V状鱼尾型流道腔的后端连通V型流道腔的前端,V型流道腔的后端通出上模和下模的后端面成为模具挤出口,圆形盲孔腔的前端连通上模和下模前端面上开设的挤入口。本发明创新地将挤出熔体在预成型段和成型段设计成V型折叠式结构,降低了模具沿宽度方向的尺度,从而降低了模具的铸造和设计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