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96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90089.9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基于余弦弯曲的桥型交叉结构,其包括交叉聚合物微纳光纤、交叉角度、弯曲高度、弯曲宽度、直径、纤芯、包层、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以一定的交叉角度交叉,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纤芯材料相同,包层材料相同,直径也相同。在三维空间中交叉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桥型结构的弯曲宽度和弯曲高度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优良的弹性和柔韧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3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18066.7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Y型、多圆正方形的组合式微通道结构,该结构是属于微通道散热的加工领域,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合金板、组合式微通道结构、发热芯片。由于该通道结构的设计是极其特殊的,所以能够促进微通道流体的流动速率和混合效果,进而可以保证微通道内纳米流体的反应速率,在微通道纳米流体散热领域具有使用优势和特点。本发明的结构较为简单、体积较为灵活,也是易于实现,造价上不贵,实用性也是比较广泛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241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245672.0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其包括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相交角度、分离距离、纤芯、包层、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在三维空间中以一定分离距离和角度相交,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纤芯材料不相同,存在折射率差,包层材料相同,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直径不相同,存在直径差。在三维空间中,相交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间的折射率差和直径差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优良的柔韧性和弹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16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06316.4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重构的定向耦合器,可应用于光通信、光互连等,属于光电子领域。本发明由两个直波导构成,其中直波导间存在一定距离,在波导两侧放置有电极,电极呈非对称分布。光信号从端口1输入,当施加电压时,两根波导间的传播常数差发生变化,使波导间耦合长度改变,当距离达到一定长度,施加电压时,光信号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以实现电压对光信号输出的灵活调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可重构的光链路,为制作大规模的光开关提供了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30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214195.1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超紧凑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结构,其包括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相交角度、分离距离、直径、纤芯、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光纤在三维空间中相交,所述光纤间相交角度为52°~90°,所述光纤间分离距离为0nm~800nm,所述光纤的直径为300nm~900nm,所述纤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所述包层为空气。在三维空间中,由于双相交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相交角度和分离距离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优良的柔韧性和弹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3216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919105.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1/768 , H01L23/552 , H01L2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掩模光刻方法制造带有屏蔽层的导电聚合物通孔的方法,方法包括(1)通过掩模光刻方法使用可以固化的光刻胶制造通孔基柱并使其金属化,(2)通过溅射等方法在基柱外形成屏蔽层,(3)在通孔的基础上直接灌封封装聚合物形成聚合物通孔。这一方法制造的聚合物通孔适用于封装天线芯片与天线的键合,具有键合路径短、寄生电容小、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410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36334.7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重构的2×4电光开关结构,可应用于光互联、光通信等,属于光电子领域。本发明由三个定向耦合器结构,两个S弯曲波导以及一个弧形弯曲波导构成,电极放置在定向耦合器结构的两侧,在每一个定向耦合器中含有一组电极,其中三组电极独立控制。光信号从端口1输入,通过对不同的电极组施加不同的电压,使输出信号在输出端口出现不同的组合方式,以实现电压对光信号输出的灵活调控。本发明有利于构建可重构的光链路,为制作大规模的光开关提供了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96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90089.9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基于余弦弯曲的桥型交叉结构,其包括交叉聚合物微纳光纤、交叉角度、弯曲高度、弯曲宽度、直径、纤芯、包层、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以一定的交叉角度交叉,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纤芯材料相同,包层材料相同,直径也相同。在三维空间中交叉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桥型结构的弯曲宽度和弯曲高度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优良的弹性和柔韧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7848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863418.5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械臂轨迹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给定机械臂初始点、中间两点、终止点的位置,利用MATLAB对机械臂进行逆运动学求解,得到对应位置的关节角度;然后通过3‑5‑3多项式插值算法进行运动轨迹规划,加入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采用混合蜂群算法以时间最优为目标求取最优解;最后在ROS系统中应用该算法对真实机械臂进行运动控制,从而达到目标点。通过该方法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减少了机械臂运动时间,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机械臂运动规划中存在的平滑性差的问题,保证了转动过程平稳,没有抖动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5491195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1230718.1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微通道结构,包括合金、热源、以及微通道结构,所述合金是包含有微通道结构的铝合金,所述热源是模拟芯片进行散热,贴合在合金上面,所述微通道结构的进出口为Y型结构,内部为多个正方形,多个正方形微通道首尾依次相连,正方形微通道的一边长中点配合连接矩形通道,流体在流至出口时会经过多个正方形微通道和矩形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促进微通道流体的流动速率和混合效果,进而可以保证微通道内纳米流体的反应速率,在微通道纳米流体散热领域具有使用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