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布线结构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8978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80052081.9

    申请日:2012-02-20

    Inventor: 永易大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B60L1/00 H02G11/00

    Abstract: 一种线束布线结构部,在车辆的车身与车门之间对线束进行布线,构成为抑制水在车门内积留。线束布线结构部包括:配线部,一部分支撑于车身,包含线束;以及保护器,具有:插入口部,配线部插入其中;余长吸收部,具有能够使线束迂回的充裕空间而容纳线束;以及排水孔部,形成于余长吸收部的下部,在车门的车门内衬与车门内板之间,排水孔部配置于在竖直方向上方与形成于车门内板且从车内侧贯通到车外侧的贯通孔部重叠的位置。

    门用线束的外保护组件以及门用线束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595011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780050727.9

    申请日:2007-10-30

    Abstract: 一种门用线束跨越于机动车辆的门内板和车身之间,并被布置得比挡风条更靠近车内侧。一种外保护组件包括凸缘向外装配部,所述凸缘向外装配部被安装在从所述车身的面对门的表面突出的凸缘的外表面上,并限定用于使所述线束通过的线束穿过空间。可将经过所述凸缘的向外装配部中的所述线束穿过空间的所述线束布置在车身内板中。所述外保护组件包括内罩和外罩。所述内罩和外罩彼此联接以限定用于并置所述线束的电线的扁平空间。所述内罩和外罩在所述凸缘周围以U形构造弯曲,从而限定所述凸缘向外装配部。

    线束用保护器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47187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280072611.6

    申请日:2012-04-24

    Abstract: 线束用保护器具有树脂制的板材(10)。在板材(10)的板面凹陷设置有俯视时呈圆形的减薄部(31),该减薄部(31)在X轴方向和与该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有多个,在X轴方向上沿着该X轴方向呈直线状排列,在Y轴方向上以位于X轴方向上相邻的减薄部彼此之间的方式错开相位排列成锯齿状,并且该减薄部排列成Y轴方向上相邻的减薄部彼此具有在该Y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

    线束布线结构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4884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80032971.3

    申请日:2012-02-20

    Abstract: 线束布线结构部的目的在于减少车门内的线束的布线所需的零件的件数。线束布线结构部具备一部分固定于车身并由主路径电线和其他路径电线组合而成的线束以及配置在车门的内部的保护件。保护件具有:收纳部,具有用于将线束引出到车门的内部的引出口部,并具有可供线束迂回的空间地收纳该线束;以及其他路径引导部,将从引出口部引出的线束的其他路径电线引导至与主路径电线不同的沿着收纳部的外表面的路径。

    线束布线结构部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8978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52081.9

    申请日:2012-02-20

    Inventor: 永易大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B60L1/00 H02G11/00

    Abstract: 一种线束布线结构部,在车辆的车身与车门之间对线束进行布线,构成为抑制水在车门内积留。线束布线结构部包括:配线部,一部分支撑于车身,包含线束;以及保护器,具有:插入口部,配线部插入其中;余长吸收部,具有能够使线束迂回的充裕空间而容纳线束;以及排水孔部,形成于余长吸收部的下部,在车门的车门内衬与车门内板之间,排水孔部配置于在竖直方向上方与形成于车门内板且从车内侧贯通到车外侧的贯通孔部重叠的位置。

    线束用保护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4718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80072611.6

    申请日:2012-04-24

    Abstract: 线束用保护器具有树脂制的板材(10)。在板材(10)的板面凹陷设置有俯视时呈圆形的减薄部(31),该减薄部(31)在X轴方向和与该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有多个,在X轴方向上沿着该X轴方向呈直线状排列,在Y轴方向上以位于X轴方向上相邻的减薄部彼此之间的方式错开相位排列成锯齿状,并且该减薄部排列成Y轴方向上相邻的减薄部彼此具有在该Y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部分。

    线束配线构造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0205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80070601.4

    申请日:2011-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68 B60R16/0215

    Abstract: 线束配线构造部在车辆的车身和车门之间对线束进行配线。该线束配线构造部具备一部分固定于车身的线束以及保护器,该保护器配置于车门内,具有供从车身侧延伸至车门侧的线束插入的插入口部,具有能够使线束迂回的空间并将线束容纳。保护器的插入口部在其开口端部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内周边缘部形成为圆弧的形状。

    线束电缆布设结构和保护器

    公开(公告)号:CN10332826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80050167.3

    申请日:2011-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06 B60R16/0215 B60R16/027

    Abstract: 一种线束电缆布设结构,其设有:线束;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装配于线束的外侧;以及附接构件,该附接构件能够附接至车身,并且该附接构件的一部分固定在外部部件的一端处;以及容纳部,该容纳部能够设置在车门的内侧并能够容纳从外部构件的另一端延伸的线束,这种方式使得能够通过使线束在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之间弯曲来吸收线束的剩余长度,第二路径以与第一路径分离的方式膨出。所述容纳部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其容纳口和引出口具有沿车门的内外方向不重合的位置关系,线束能够经由该容纳口插入以便能够在其内部前后移动,所容纳的线束能够经由该引出口被引出到外部,该引出口和容纳口设置在车门中。

    护环
    20.
    发明公开
    护环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784419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780100206.X

    申请日:2007-10-11

    Inventor: 永易大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Y10T16/05

    Abstract: 一种护环,包括较小直径管状部、与该较小直径管状部连续的端部的扩径管状部,以及位于该扩径管状部的较大直径侧的外表面上的车身接合环形凹部。该较小直径管状部从车身面板的一侧插入到通孔中并被从车身面板的另一侧拉拽使得该车身接合环形凹部与车身面板接合。该扩径管状部在外周表面上设有沿周向方向相互隔开并且沿轴向方向从较小直径管状部延伸到车身接合环形凹部的多个阶形突出部。每个阶形突出部均在外表面上设有山形肋,该山形肋从较小直径管状部的连接侧端部到接触位置,当将护环插入到通孔中时,山形肋在该接触位置上与通孔的周缘接触。每个山形肋的斜面被暂时保持在通孔的内周表面上。在护环被保持在暂时位置处直至从另一侧拉拽较小直径管状部时,在置于上侧位置处的斜面不使车身接合环形凹部越过的位置处,该置于上侧位置处的山形肋的斜面与通孔的周缘形成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