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声波器件和使用表面声波器件的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536766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200410007844.5

    申请日:2004-03-04

    Abstract: 一种表面声波器件,包括第一级纵向耦合谐振器型表面声波元件和第二级纵向耦合谐振器型表面声波元件,它们相互级联并设置在一个压电基板上。第一和第二级纵向耦合谐振器型表面声波元件当中的每一个都设有至少3个沿表面声波传输方向排列的叉指式换能器。每个纵向耦合谐振器型表面声波元件的中央叉指式换能器都包括窄间距电极指部分。将第一级纵向耦合谐振器型表面声波元件的窄间距电极指部分的电极指的数目和间距中的至少一个设定成与第二级纵向耦合谐振器型表面声波元件不同。

    弹性波装置
    12.
    发明公开
    弹性波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5694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80082429.8

    申请日:2021-12-10

    Inventor: 大内峰文

    Abstract: 使相对带宽的调整变得容易。弹性波装置具备支承基板、具有第1主面并包含铌酸锂或者钽酸锂的压电层、设置在所述支承基板与所述压电层之间的能量封闭层、和形成在所述压电层的所述第1主面且包含至少一对第1电极以及第2电极的第1谐振器以及第2谐振器,所述第1谐振器构成为能够利用厚度剪切模式的体波,所述第2谐振器构成为能够利用厚度剪切模式的体波以外的波。

    声表面波滤波器件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3102C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680002452.7

    申请日:2006-12-27

    Inventor: 大内峰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0038 H03H9/0057 H03H9/14579 H03H9/14588

    Abstract: 一种具有足够通频带宽的纵向结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器件,其中在通频带低频侧附近的阻止带域内可以得到大的衰减量,并且可以实现通频带内的低插入损耗。一种5-IDT纵向结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器件(1)包括:第一IDT(11)、沿表面波传播方向设在第一IDT(11)两侧的第二和第三IDT(12)和(13),以及沿表面波传播方向的最外IDT(14)和(15)。其中,当第一IDT(11)具有电极指数目N1和电极指间距P1,第二和第三IDT(12)和(13)具有电极指数目N2和电极指间距P2,第四和第五IDT(14)和(15)具有电极指数目N3和电极指间距P3时,满足关系N1<N2,N1<N3,P1<P2和P1<P3。

    声表面波滤波器件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07777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680002452.7

    申请日:2006-12-27

    Inventor: 大内峰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0038 H03H9/0057 H03H9/14579 H03H9/14588

    Abstract: 一种具有足够通频带宽的纵向结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器件,其中在通频带低频侧附近的阻止带域内可以得到大的衰减量,并且可以实现通频带内的低插入损耗。一种5-IDT纵向结合谐振器型声表面波器件1包括:第一IDT11、沿表面波传播方向设在第一IDT11两侧的第二和第三IDT12和13,以及沿表面波传播方向的最外IDT14和15。其中,当第一IDT11具有电极指数目N1和电极指间距P1,第二和第三IDT12和13具有电极指数目N2和电极指间距P2,第四和第五IDT14和15具有电极指数目N3和电极指间距P3时,满足关系N1<N2,N1<N3,P1<P2和P1<P3。

    弹性表面波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61104A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03136276.1

    申请日:2003-05-15

    Inventor: 大内峰文

    Abstract: 提供一种弹性表面波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通信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梳状电极部(303、304、305、308、309、310),使其具备平衡-不平衡转换功能。在把与平衡信号端子(314、314)侧连接的梳状电极部(304、305、309、310)的电极齿总根数设为N1、把与不平衡信号端子(313)侧连接的梳状电极部(303、308)的电极齿总根数设为N2时,把比率N2/N1设定为50~70%。设定梳状电极部(303、304、305、308、309、310)的电极交叉幅(W)为相对弹性表面波的波长(λ)的43(λ)~58(λ)的范围内。由此,在抑制插入损失的同时进行平衡-不平衡的转换,并能够使不平衡-与平衡之间的阻抗构成1∶2至1∶3。

    声表面波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04220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31989.8

    申请日:2002-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声表面波装置,设置成在压电基板20上构成由3个梳形电极部407、408、409所组成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声表面波元件401,采用2个上述声表面波元件401、402,使平衡一不平衡变换成为可能而且输入输出的阻抗相互间差约4倍。使前述声表面波元件401、402中的各梳形的间隔左右不同,或者以串联方式将一对端子声表面波谐振器403~406连接至所述声表面波元件的输入输出的至少一个端子上,在这种构造时,使所述一对端子声表面波谐振器的间隔左右不同。本发明提供具有平衡一不平衡变换功能、改善了平衡端子418、419间的平衡度的声表面波装置。

    滤波器装置
    17.
    发明公开
    滤波器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11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80087661.0

    申请日:2021-12-24

    Inventor: 大内峰文

    Abstract: 提供一种滤波器装置,难以产生比通带靠高频侧的衰减量的劣化。滤波器装置(11)具备: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1),其设置于连结输入端子(11a)与输出端子(11b)的串联臂;以及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1),其设置于包括串联臂和接地电位的并联臂,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1)及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1)包括弹性波谐振器,该弹性波谐振器分别具有包括铌酸锂或钽酸锂的压电层以及设置在压电层上的至少一对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在将压电层的膜厚设为d且将相邻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中心间距离设为p的情况下,d/p为0.5以下,在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1)与第一并联臂谐振器(P11)之间还具有与第一串联臂谐振器(S11)串联连接的电感器(12)。

    弹性波装置
    18.
    发明公开
    弹性波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36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80084800.4

    申请日:2021-12-07

    Inventor: 大内峰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推进小型化的弹性波装置。弹性波装置(10)具备:支承构件(13);压电层(14),具有位于支承构件(13)侧的第1主面(14a)和第2主面(14b);第1IDT电极(11A),设置在第1主面(14a),具有多个第1电极指(26)、第2电极指(27);以及第2IDT电极(11B),设置在第2主面(14b)中的在俯视下与第1IDT电极(11A)不重叠的部分,具有多个第1电极指(28)、第2电极指(29)。将压电层(14)的厚度设为d,将相邻的电极指彼此的中心间距离设为p,在该情况下,在第1IDT电极(11A)、第2IDT电极(11B)中,d/p为0.5以下。还具备:绝缘膜(17),设置在第2主面(14b)中的在俯视下与第1IDT电极(11A)重叠的部分;以及布线电极(18),在俯视时与第1IDT电极(11A)重叠的部分中在绝缘膜(17)上穿过,并与第2IDT电极(11B)连接。

    弹性波装置
    20.
    发明公开
    弹性波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3492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80025103.1

    申请日:2021-03-29

    Inventor: 大内峰文

    Abstract: 提供一种弹性波装置,即便在推进了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Q值且谐振特性难以劣化。本发明的弹性波装置(1)具备包括铌酸锂或钽酸锂的压电膜(2)、设置在压电膜(2)上且相对置的第一、第二汇流条电极(6、7)以及一端与第一、第二汇流条电极(6、7)连接的第一、第二电极指(8、9)。利用了厚度剪切一次模式的体波。在第一汇流条电极(6)与第二电极指(9)之间配置有第一间隙(G1)。在第二汇流条电极(7)与第一电极指(8)之间配置有第二间隙(G2)。在将相邻的第一、第二电极指(8、9)的中心间距离设为p的情况下,第一、第二间隙(G1、G2)的沿着第一、第二电极指(8、9)延伸的方向的长度为0.92p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