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7043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180027789.4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0068 , B23K20/02 , B32B15/017 , C21D1/26 , C22C9/00 , C22C9/04 , C22C21/00 , C22C21/08 , C22C21/10 , C22C21/14 , C22C21/16 , C22C21/18 , C22F1/04 , C22F1/047 , C22F1/053 , C22F1/057 , C22F1/08 , Y10T428/1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夹置镍层、铝层和铜层的接合强度良好的铝铜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是铝层(1)和铜层(2)隔着Al-Cu类金属间化合物层(3)扩散接合的材料。设上述铜层(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部C1的晶粒的平均结晶粒径为Dcc、设距上述铜层(2)和金属间化合物层(3)的界面0.5μm的铜层内的界面附近部C2的平均结晶粒径为Dcs时,Dcs≤0.5×Dcc。并且上述金属间化合物层(3)的平均厚度为0.5μm~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3563109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80026054.4
申请日:2012-05-31
IPC: H01L33/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60 , H01L33/642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对由于光反射层的光反射量减少而导致发光模块的光量下降的情况进行抑制的发光元件用基板。在该发光元件用基板(1)中,基材层(11)具有能够与光反射层(12)接合的接合区域(13),光反射层与基材层的接合区域的全部或一部分压接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83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80023530.7
申请日:2012-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06 , H01M2/20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对在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的界面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抑制而使得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不易相互剥离的电池用负极端子。该电池用负极端子(8)包括:与电池端子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处于同一面侧的相邻的第二区域,并包含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通过将由Al构成的第一金属层(80)和与电池用负极连接、由Ni构成的第二金属层(81)接合而形成,第二金属层在第一金属层的第二区域以与第一金属层叠层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58831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5529.9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2B1/02 , B32B15/011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40 , Y10T428/12465
Abstract: 提供可以抑制降温到常温时的原点位置的变化增大的高温用双金属。该高温用双金属(1)具备由奥氏体类不锈钢构成的高热膨胀层(2)和由具有居里点的温敏磁性金属材料构成的贴合于高热膨胀层的低热膨胀层(3),该高温用双金属(1)跨越在居里点以上的高温区域和低于居里点的低温区域的两个温度区域使用,并且在居里点以上的高温区域中的使用温度的上限温度为50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838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80023530.7
申请日:2012-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06 , H01M2/20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对在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的界面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抑制而使得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不易相互剥离的电池用负极端子。该电池用负极端子(8)包括:与电池端子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处于同一面侧的相邻的第二区域,并包含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通过将由Al构成的第一金属层(80)和与电池用负极连接、由Ni构成的第二金属层(81)接合而形成,第二金属层在第一金属层的第二区域以与第一金属层叠层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85852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80003400.1
申请日:2013-07-01
IPC: H05K7/04 , H01L23/373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15 , B23K20/02 , B23K20/04 , B23K20/227 , B23K2103/22 , B32B15/04 , B32B15/043 , B32B15/18 , B32B15/20 , C21D1/26 , C21D9/0068 , C21D2211/001 , C21D2251/00 , C21D2251/02 , C22C38/16 , C22C38/18 , H01L23/3735 , H01L23/3736 , H01L2924/0002 , H05K5/0213 , Y10T428/12722 , Y10T428/12903 , Y10T428/1291 , Y10T428/12917 , Y10T428/12924 , Y10T428/12958 , Y10T428/12979 , Y10T428/2495 , H01L2924/00
Abstract: 该底板(2)由复合材料构成,该复合材料通过由奥氏体类不锈钢形成的第一层(21)、由Cu或Cu合金形成且层叠于第一层的第二层(22)和由奥氏体类不锈钢形成且层叠于第二层的与第一层相反的一侧的第三层(23)轧制接合而成,第二层的厚度为复合材料的厚度的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2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80003342.8
申请日:2012-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用负极端子,该电池用负极端子通过抑制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的接合界面处的过剩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使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的剥离难以发生。该电池用负极端子(8)包括金属复合部,该金属复合部通过由Al或Al合金构成的第一金属层(80)与含有Ni和Cu且由一层或多层构成的第二金属层(81)接合而形成,其中,第一金属层包括与电池端子连接板(101)连接的连接区域(A)和与连接区域在同一面侧相邻的叠层区域(B),第二金属层构成为在叠层区域与第一金属层接合,并且能够与电池(1)的电池用负极(5)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29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696231.5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青山制作所茨城工场
IPC: H01M2/30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用端子、电池用端子的制造方法和电池。该电池用端子具有轴部和凸缘部。电池用端子由至少接合有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复合材料构成。轴部和凸缘部的各自的在轴向上的一侧由第一金属层构成,另一侧由第二金属层构成。轴部的第一金属层具有突出到比凸缘部的第一金属层的轴向的另一侧的面靠轴向的另一侧的突出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45883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080025529.9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2B1/02 , B32B15/011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40 , Y10T428/12465
Abstract: 提供可以抑制降温到常温时的原点位置的变化增大的高温用双金属。该高温用双金属(1)具备由奥氏体类不锈钢构成的高热膨胀层(2)和由具有居里点的温敏磁性金属材料构成的贴合于高热膨胀层的低热膨胀层(3),该高温用双金属(1)跨越在居里点以上的高温区域和低于居里点的低温区域的两个温度区域使用,并且在居里点以上的高温区域中的使用温度的上限温度为50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65237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080056076.6
申请日:2010-02-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IPC: H01M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4 , B23K11/20 , B23K35/3033 , B32B15/012 , B32B15/015 , C22C38/08 , H01M2/202 , H01M2/22 , H01M2/32 , H01M10/46 , Y10T428/129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线用复合材料和导线用复合材料的焊接方法。其能够获得能够抑制在表面上残留异物的导线用复合材料。该导线用复合材料(1)是用于与电池(2)的端子(21、22)焊接的导线用复合材料,具备配置在对电池的端子焊接的一侧的第一Ni层(11)、配置在与焊接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第二Ni层(12)、和以被第一Ni层与第二Ni层所夹的方式配置的Fe层(10),第一Ni层的厚度是由第一Ni层、第二Ni层和Fe层构成的复合材料的厚度的2.1%以上8.2%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