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396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80013478.7
申请日:2012-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06 , H01M2/202 , H01M2/22 , H01M2/263 , H01M2/305 , H01M10/052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正极侧和含有Cu或Cu合金的负极部由含有Al或Al合金的汇流条进行连接而使用的方式的锂离子电池,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负极端子,在将负极部和汇流条例如通过电阻焊接等进行金属学性质的接合的情况下,能够使负极部与汇流条之间具有充分的接合强度。该锂离子电池用的负极端子由复合材料形成,该复合材料包括:含有Al或Al合金的第一金属层;和含有Cu或Cu合金的第二金属层,上述第一金属层和上述第二金属层通过抑制反应的反应抑制层被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07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86807.0
申请日:2014-09-22
IPC: H01M2/30 , H01M2/2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3 , H01M2/206 , H01M2/305 , H01M10/0525 , H01R43/16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用端子、电池用端子的制作方法和电池,该电池用端子具备覆盖型的包层板材,该包层板材至少包括由Al或Al合金构成的第一金属层和由Cu或Cu合金构成的第二金属层,该包层板材通过至少将上述第一金属层和上述第二金属层在厚度方向接合而形成,在包层板材中,通过将包层板材的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中的任一方的一部分除去,形成有另一方露出而成的露出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1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80040394.8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IPC: H01M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B21K23/04 , H01B1/023 , H01B1/026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H01R43/02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204 , Y10T29/49213 , Y10T29/49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基材与电池端子连接部彼此脱离的电池端子用连接板。该电池端子用连接板(2)包括电池端子连接部(4),该电池端子连接部被嵌入到由第一金属形成的基材(3)的第二孔部(31)中,且包括供第二电池端子(1b)插入的连接用孔部(42)和凸缘部(4b),电池端子连接部至少包括由第二金属形成、配置在与基材相反的一侧的第一层(40),和由第三金属形成、配置在基材与第一层之间的第二层(41)。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1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80040394.8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IPC: H01M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B21K23/04 , H01B1/023 , H01B1/026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H01R43/02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204 , Y10T29/49213 , Y10T29/49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基材与电池端子连接部彼此脱离的电池端子用连接板。该电池端子用连接板(2)包括电池端子连接部(4),该电池端子连接部被嵌入到由第一金属形成的基材(3)的第二孔部(31)中,且包括供第二电池端子(1b)插入的连接用孔部(42)和凸缘部(4b),电池端子连接部至少包括由第二金属形成、配置在与基材相反的一侧的第一层(40),和由第三金属形成、配置在基材与第一层之间的第二层(41)。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2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80003342.8
申请日:2012-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用负极端子,该电池用负极端子通过抑制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的接合界面处的过剩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使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的剥离难以发生。该电池用负极端子(8)包括金属复合部,该金属复合部通过由Al或Al合金构成的第一金属层(80)与含有Ni和Cu且由一层或多层构成的第二金属层(81)接合而形成,其中,第一金属层包括与电池端子连接板(101)连接的连接区域(A)和与连接区域在同一面侧相邻的叠层区域(B),第二金属层构成为在叠层区域与第一金属层接合,并且能够与电池(1)的电池用负极(5)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09826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80002517.3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IPC: H01M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H01M2/206 , H01M10/0525 , H01R11/11 , Y02T10/7011 , Y10T29/49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彼此脱离的电池端子用连接板。该汇流条(2)(电池端子用连接板)包括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其中,第一部件(3)包括第一孔部(30)和埋入用孔部(31)的、由第一金属形成,第二部件(4)包括具有第二孔部(42)且由第二金属形成的基材(40),并且被埋入到第一部件的埋入用孔部中的,在第一部件的埋入用孔部与第二部件的界面处,形成有含有第一金属和第二金属中的至少任一种的金属间化合物层(5)。
-
公开(公告)号:CN102421561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80020715.3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IPC: B23K20/04 , B32B15/01 , C22C9/00 , C22C9/04 , C22C9/06 , C22C19/03 , C22C21/00 , H01M2/20 , B23K103/18 , B23K10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5 , B23K20/02 , B23K33/004 , B23K35/3033 , B23K2103/10 , B23K2103/12 , B23K2103/18 , B32B15/012 , B32B15/015 , B32B15/017 , C22C9/00 , C22C9/04 , C22C9/06 , C22C19/002 , C22C19/03 , C22C21/00 , C22C21/02 , C22C21/06 , C22C21/12 , C22C21/16 , C22C38/00 , Y02E60/12 , Y10T428/12389 , Y10T428/12736 , Y10T428/127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铝板和诸如铜板之类的硬金属板的复合板,铝板和硬金属板在它们的侧端面被接合在一起,该复合板的接合强度和抗弯曲分离性优良。铝板(1)的侧端面和硬金属板(2)的侧端面是利用压焊,借助于镍层(3)接合在一起的。在铝板(1)的侧端面中形成的凸脊(11)和凹槽(12)借助于镍层(3)分别啮合和接合到硬金属板(2)的侧端面中形成的凹槽(22)和凸脊(21),镍层(3)的端部伸出铝板(1)的侧端面的后端部(B),并在该端部暴露在铝板(1)的板表面上的状态下,与铝板(1)的板表面接合。暴露在板表面的镍层(3)的暴露部分的平均宽度W为0.2-1.5mm。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04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27789.4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0068 , B23K20/02 , B32B15/017 , C21D1/26 , C22C9/00 , C22C9/04 , C22C21/00 , C22C21/08 , C22C21/10 , C22C21/14 , C22C21/16 , C22C21/18 , C22F1/04 , C22F1/047 , C22F1/053 , C22F1/057 , C22F1/08 , Y10T428/1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夹置镍层、铝层和铜层的接合强度良好的铝铜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是铝层(1)和铜层(2)隔着Al-Cu类金属间化合物层(3)扩散接合的材料。设上述铜层(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部C1的晶粒的平均结晶粒径为Dcc、设距上述铜层(2)和金属间化合物层(3)的界面0.5μm的铜层内的界面附近部C2的平均结晶粒径为Dcs时,Dcs≤0.5×Dcc。并且上述金属间化合物层(3)的平均厚度为0.5μm~1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242156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80020715.3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IPC: B23K20/04 , B32B15/01 , C22C9/00 , C22C9/04 , C22C9/06 , C22C19/03 , C22C21/00 , H01M2/20 , B23K103/18 , B23K10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5 , B23K20/02 , B23K33/004 , B23K35/3033 , B23K2103/10 , B23K2103/12 , B23K2103/18 , B32B15/012 , B32B15/015 , B32B15/017 , C22C9/00 , C22C9/04 , C22C9/06 , C22C19/002 , C22C19/03 , C22C21/00 , C22C21/02 , C22C21/06 , C22C21/12 , C22C21/16 , C22C38/00 , Y02E60/12 , Y10T428/12389 , Y10T428/12736 , Y10T428/127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铝板和诸如铜板之类的硬金属板的复合板,铝板和硬金属板在它们的侧端面被接合在一起,该复合板的接合强度和抗弯曲分离性优良。铝板(1)的侧端面和硬金属板(2)的侧端面是利用压焊,借助于镍层(3)接合在一起的。在铝板(1)的侧端面中形成的凸脊(11)和凹槽(12)借助于镍层(3)分别啮合和接合到硬金属板(2)的侧端面中形成的凹槽(22)和凸脊(21),镍层(3)的端部伸出铝板(1)的侧端面的后端部(B),并在该端部暴露在铝板(1)的板表面上的状态下,与铝板(1)的板表面接合。暴露在板表面的镍层(3)的暴露部分的平均宽度W为0.2-1.5m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