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8296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80027141.1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4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4/627 , H01M10/052
Abstract: 为了提高包含活性物质粒子等的用于电池的电极的导电性及电容,使用包含1至100个石墨烯片的网状石墨烯代替以往使用的导电助剂及粘合剂。具有二维的展宽及三维结构的网状石墨烯更容易与活性物质粒子或其它的导电助剂接触,由此导电性及活性物质粒子之间的结合力得到提高。通过在混合氧化石墨烯和活性物质粒子之后,在真空或还原气氛中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得到这种网状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90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100529.5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25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82 , H01M4/386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85 , H01M2004/025 , H01M2010/4292 , H01M2220/30 ,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36 , H01M10/42 , H01M2220/20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量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活性物质,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活性物质及第三电极活性物质,第二电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效率高于第一电极活性物质,第三电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效率低于第二电极活性物质,第二电极活性物质和第一电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效率之间的差异与第二电极活性物质的容量的积大于第一电极活性物质和第三电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效率之间的差异与第三电极活性物质的容量的积,第二电极活性物质和第三电极活性物质的总和中的第二电极活性物质的配合比小于第二电极活性物质和第三电极活性物质的总和中的第三电极活性物质的配合比。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299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563958.2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10/052 , H01M2300/004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有机溶剂作为非水电解质的非水溶剂的、能够抑制CCCV充电方式的CV充电期间延长并具有高性能的蓄电装置。一种蓄电装置包括: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以及隔离体。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包含:包含具有一个以上取代基的脂环季铵阳离子及相对于该脂环季铵阳离子的阴离子的离子液体;环酯;以及碱金属盐。尤其是,在蓄电装置中,离子液体的含量为:非水电解质中的离子液体与环酯的单位重量的70wt%以上且低于100wt%;或者非水电解质的单位重量的50wt%以上且低于80wt%。
-
公开(公告)号:CN102694199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082550.3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10/058 ,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C30B1/00 , H01M4/13 , H01M4/136 , H01M4/362 , H01M4/5825 , H01M4/665 , H01M4/668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包括正极集电体及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多个以通式LiMPO4(M为Fe(II)、Mn(II)、Co(II)、Ni(II)中的一种以上)表示的含锂复合氧化物。含锂复合氧化物为扁状单晶粒,并且扁状单晶粒的b轴方向上的长度比a轴方向及c轴方向上的长度短。此外,含锂复合氧化物以单晶粒的b轴与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相交的方式设置在正极集电体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983335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210317652.9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68 , H01G11/06 , H01G11/28 , H01G11/30 , H01G11/46 , H01G11/86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 , H01M4/483 , H01M10/052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放电循环特性及比率特性高且不容易发生活性物质的剥离等导致的劣化的电极及蓄电装置。在蓄电装置的电极中,通过使用如下电极可以提高蓄电装置的充放电循环特性,该电极包含:集电体;该集电体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以及该活性物质层上的包含具有氧化铌的粒子和粒状活性物质的第二活性物质层。再者,通过使粒状活性物质与具有氧化铌的粒子接触,由此粒状活性物质被物理地固定,从而能够抑制伴随蓄电装置的充放电的活性物质的膨胀或收缩导致活性物质的微粉化或活性物质从集电体上剥离等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33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87421.0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G11/06 , H01G11/28 , H01G11/46 , H01G11/50 , H01G11/58 , H01G11/66 , H01G11/68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362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用负极及蓄电装置。当反复进行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通过尽可能抑制作为充放电的副反应产生的电解液等的分解反应,提高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的长期间的循环特性。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蓄电装置用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负极集流体上的包含多个粒状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粒状负极活性物质在表面的一部分中包括作为成分包含第一无机化合物的无机化合物膜。另外,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接触于负极活性物质的露出部的一部分及无机化合物膜的被膜。上述被膜作为成分包含有机化合物及第二无机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571459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1001262.5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B25/306 , C01B25/45 , C01B32/23 , C01P2006/40 , C30B7/10 , C30B29/14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0471 , H01M4/1397 , H01M4/485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Y02P70/54 , H01M4/362 , H01M4/13 , H01M4/5825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制造方法以及锂二次电池。在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中,锂离子的储藏和释放容易在晶体的b轴方向以一维方式发生。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单晶的b轴垂直于正极集电体表面进行取向的正极。对含锂复合氧化物粒子混合氧化石墨烯并施加压力。通过施加压力,长方体或大致长方体的粒子容易滑移。此外,通过使用b轴方向的长度短于a轴及c轴方向的长度的长方体或大致长方体的粒子,利用朝一个方向的压力可以使b轴在施加压力的方向上取向。
-
公开(公告)号:CN106169560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335243.X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133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H01M4/6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量大的蓄电装置。另外,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的蓄电装置。另外,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蓄电装置。另外,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蓄电装置。另外,提供一种容量大的电极。另外,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的电极。另外,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电极。另外,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极。该蓄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集电体及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及第一粘合剂,第一活性物质为石墨,并且,在20℃以上且70℃以下的温度下将第一电极浸渍在溶液中3小时以上之后,从第一集电体剥离第一活性物质层而测得的被剥离的样品的单位宽度的第一电极的剥离强度F为0.05N/cm以上且5N/c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8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18930.3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4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4/627 , H01M10/052 , H01M4/1393
Abstract: 为了提高包含活性物质粒子等的用于电池的电极的导电性及电容,使用包含1至100个石墨烯片的网状石墨烯代替以往使用的导电助剂及粘合剂。具有二维的展宽及三维结构的网状石墨烯更容易与活性物质粒子或其它的导电助剂接触,由此导电性及活性物质粒子之间的结合力得到提高。通过在混合氧化石墨烯和活性物质粒子之后,在真空或还原气氛中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得到这种网状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0560077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10490.2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192 , C01B32/23 , H01M4/366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4/587
Abstract: 通过在溶液中将石墨和包含碱金属盐的氧化剂混合,来形成第一沉淀物。接着,使用酸性溶液使第一沉淀物所包含的氧化剂电离,并从第一沉淀物去除氧化剂,来形成第二沉淀物。然后,通过以下制备分散有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将第二沉淀物和水混合形成混合液,然后对混合液施加超声波或机械搅拌混合液,使氧化石墨烯从氧化石墨分离,所述氧化石墨为第二沉淀物中包含的并且被氧化的石墨。接着,将分散液、碱性溶液及有机溶剂混合,并使分散液所包含的氧化石墨烯与碱性溶液所包含的碱彼此反应,由此形成氧化石墨烯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