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膜装置及成膜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4332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5418.9

    申请日:2012-02-15

    Inventor: 山本昌裕

    Abstract: 本发明的成膜装置包括:真空腔(100);基板保持件(5),该基板保持件(5)在真空腔(100)中保持基板(6);靶材(2),该靶材(2)包含成膜材料,且具有相对于基板(6)的主面倾斜的主面;以及角度修正板(12),该角度修正板(12)在由将靶材(2)的主面的外周与基板的主面的外周相连的线段(31、32)包围的空间区域(30)之外,并设置成覆盖基板的主面的上部空间,从真空腔(100)的正面观察,将基板的主面上的任意点设作B,将靶材(2)的主面上的至少中央处的点设作c时,从各个点B开始的相对于将各个点B与点c相连的各线成45度的各线上,存在有角度修正板(12)的主面上的至少一部分,角度修正板(12)的主面上的其它部分在与靶材(2)相反一侧延伸。

    薄膜形成装置及薄膜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78826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80014488.3

    申请日:2010-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62 C23C14/541

    Abstract: 在使用气体冷却的成膜方法中,一边实现充分的冷却效果一边避免因气体导入导致成膜率下降和/或对真空泵施加过大的载荷。本发明的薄膜形成装置,具备:在薄膜形成区域(9)具有与基板(7)的背面接近的冷却面(10s)的冷却体(10);以及向冷却面(10s)和基板(7)的背面之间导入气体的气体导入单元,冷却面在基板的宽度方向剖面中具有中央部比两端部向基板7的背面突出的形状。优选的是,冷却面具有在基板的宽度方向剖面中左右对称的形状,更优选地,具有由悬垂曲线表示的形状。

    成膜装置及成膜方法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43324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80015418.9

    申请日:2012-02-15

    Inventor: 山本昌裕

    Abstract: 本发明的成膜装置包括:真空腔(100);基板保持件(5),该基板保持件(5)在真空腔(100)中保持基板(6);靶材(2),该靶材(2)保持有成膜材料,且具有相对于基板(6)的主面倾斜的主面;以及角度修正板(12),该角度修正板(12)在由将靶材(2)的主面的外周与基板的主面的外周相连的线段(31、32)包围的空间区域(30)之外,并设置成覆盖基板的主面的上部空间,从真空腔(100)的正面观察,将基板的主面上的任意点设作B,将靶材(2)的主面上的至少中央处的点设作C时,从各个点B开始的相对于将各个点B与点C相连的各线成45度的各线上,存在有角度修正板(12)的主面上的至少一部分,角度修正板(12)的主面上的其它部分在与靶材(2)相反一侧延伸。

    薄膜形成装置及薄膜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6021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80105706.1

    申请日:2009-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62 C23C14/24 C23C14/541 C23C16/4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形成装置。该薄膜形成装置(100)具有:真空槽(1);设置在真空槽(1)内并向面对成膜源(27)的规定成膜位置(4)供给长条的衬底(8)的衬底输送机构(40);环形带(10),其能够与由衬底输送机构(40)进行的衬底(8)的供给相对应地运行,并以在直线输送中的衬底(8)的表面上形成薄膜的方式沿着环形带(10)自身的外周面限定成膜位置(4)处的衬底(8)的输送路径;形成在环形带(10)上的贯通孔(16);衬底冷却单元(30),其从运行中的环形带(10)的内周侧通过贯通孔(16)向环形带(10)和衬底(8)的背面之间导入冷却气体。

    薄膜形成装置和薄膜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9103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880119323.5

    申请日:2008-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41 C23C14/562 G11B5/85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薄膜形成装置和薄膜形成方法。在使用气体冷却的成膜方法中,达成充分的冷却效果,并且避免气体导入引起的成膜率的降低和对真空泵的过大的负荷。本发明的薄膜形成装置包括在薄膜形成区域(14)中接近基板(7)的背面配置的冷却体(10);将气体向冷却体(10)与基板(7)的背面之间导入的气体导入机构;接近基板(7)的背面,将薄膜形成区域(14)分割为第一薄膜形成区域(14a)和成膜速度比第一薄膜形成区域(14a)低的第二薄膜形成区域(14b),且维持冷却体(10)与基板(7)的间隙的间隙维持机构(11)。冷却条件被设定为第一区域(14a)的冷却量比第二区域(14b)的冷却量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