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型品的回弹量评价方法、装置及程序、以及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4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80088506.5

    申请日:2022-12-13

    Inventor: 卜部正树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压成型品的回弹量评价方法为:对通过将实际冲压成型而回弹了的实际冲压成型品11夹入至成型下止点的过程的弹性力学分析而取得的冲压成型品工件形状模型17(S1),赋予规定的约束条件而进行回弹分析,求出实际冲压成型品11的回弹量(S3),对通过对实际冲压成型品11进行冲压成型的过程的弹塑性力学分析而取得的冲压成型品分析模型21(S5)也赋予相同的约束条件而进行回弹分析,计算回弹量(S7),对这些回弹量进行比较、评价(S9)。

    压制成型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849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80054141.2

    申请日:2019-06-04

    Inventor: 卜部正树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制成型方法为对具有顶板部3、从顶板部3连续的纵壁部5、从纵壁部5连续的凸缘部7且沿高度方向以凸状或凹状弯曲的压制成型品1进行成型的方法,具备下述工序:第1成型工序,成型出形状与压制成型品1的目标形状相同的顶板部3,并且,以纵壁高度与目标形状相比增大的方式成型出纵壁部5和凸缘部7;和第2成型工序,以在第1成型工序中成型出的纵壁部5成为目标形状的纵壁高度的方式对纵壁部5与凸缘部7之间的凸缘侧棱线部11进行再成型,在第1成型工序中成型的纵壁部5的纵壁高度与目标形状的长度方向垂直截面上的凸缘侧棱线部11的曲率半径的1/2以下的值相加大于目标形状。

    冲压成形方法以及冲压成形件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9757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80099142.1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压成形方法是对冲压成形件(1)进行冲压成形的冲压成形方法,该冲压成形件(1)具有顶板部(3)、从顶板部(3)经由冲头肩部(5)而连续的纵壁部(7)、以及从纵壁部(7)经由冲模肩部(9)而连续的凸缘部(11),且具备在俯视时弯曲成凹状的弯曲部位(13),其中,使弯曲部位(13)处的冲头肩部(5)的弯曲半径从弯曲的中央部朝向端部侧增大。

    冲压成型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7011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65074.7

    申请日:2013-10-28

    Inventor: 卜部正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19/08 B21D5/04 B21D22/26 B21D2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压成型方法是一种对成型部件(1)进行冲压成型的冲压成型方法,所述成型部件(1)具有:顶板部(5),其具有外周缘的一部分向内侧凹陷而成的凹状外周缘(3);以及凸缘部(7),其沿着顶板部(5)中的凹状外周缘(3)被弯曲成型,所述冲压成型方法包括:第(1)成型工序(S1),在坯料(9)的形成凸缘部(7)的部位上成型出中间形状部件(15),其中,所述中间形状部件(15)包含作为凸缘部(7)的一部分的纵壁部(11)以及从纵壁部(11)朝向外侧弯折并且向顶板部(5)侧凸出的山形部(13);以及第(2)成型工序(S2),对包含在第(1)成型工序(S1)中成型的中间形状部件(15)的山形部(13)的部位,沿着作为与纵壁部(11)之间的边界的弯折线进行弯曲成型而成型出凸缘部(7)。

    冲压成形件的形状变化预测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43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80066102.6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压成形件的形状变化预测方法具有:生成工序(S1),生成在板厚方向上分割成多个且可解析地构成的板坯模型;取得工序(S3),使用板坯模型和模具模型进行冲压成形解析和回弹解析,取得刚回弹后的冲压成形件的形状和板厚方向的残留应力;设定工序(S5),相对于所取得的刚回弹后的冲压成形件,在板厚表层的元素或积分点设定缓和且减少的残留应力的值;形状解析工序(S7),针对将该板厚表层的残留应力的值进行缓和减少设定的所述冲压成形件,求出力的力矩平衡的形状。

    回弹量变动原因部位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3295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880078293.1

    申请日:2018-10-19

    Inventor: 卜部正树

    Abstract: 本发明的回弹量变动原因部位确定方法包括:在预先设定的第一成形条件和第二成形条件下分别算出成形下止点处的应力分布的步骤(S1、S3);求出第一成形条件与第二成形条件的应力分布的差分即应力差分分布,将该应力差分分布设定于成形下止点处的成形品的步骤(S5);对设定了应力差分分布的成形品的一部分的应力差分的值进行变更的步骤(S9);算出变更了该应力差分的值的成形品的回弹量的步骤(S11);基于变更该应力差分而算出的回弹量,确定成为由于成形条件的偏差而回弹量的变动原因的部位的步骤(S13)。

    压制成型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84944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80054141.2

    申请日:2019-06-04

    Inventor: 卜部正树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制成型方法为对具有顶板部3、从顶板部3连续的纵壁部5、从纵壁部5连续的凸缘部7且沿高度方向以凸状或凹状弯曲的压制成型品1进行成型的方法,具备下述工序:第1成型工序,成型出形状与压制成型品1的目标形状相同的顶板部3,并且,以纵壁高度与目标形状相比增大的方式成型出纵壁部5和凸缘部7;和第2成型工序,以在第1成型工序中成型出的纵壁部5成为目标形状的纵壁高度的方式对纵壁部5与凸缘部7之间的凸缘侧棱线部11进行再成型,在第1成型工序中成型的纵壁部5的纵壁高度与目标形状的长度方向垂直截面上的凸缘侧棱线部11的曲率半径的1/2以下的值相加大于目标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