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2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081706.0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针对前碰撞的能量吸收量并同时缩小前后方向的尺寸的能量吸收部件。能量吸收部件(6)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后壁部(10);和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从后壁部(10)的高度方向中间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延伸壁部(21),后壁部(10)在俯视时呈向前方为凸状的弓型形状,延伸壁部(21)以随着从后端部向前端部转移而趋向下方或上方的方式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119428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80095693.9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00 , B60R19/48 , B60R21/0136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和与延伸壁部相对并在与该延伸壁部之间保持压力产生管(4)的管保持部件(40)。
-
公开(公告)号:CN1110324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780094105.X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00 , B60R19/48 , B60R21/0136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21);和设于后壁部(10)的后表面侧的压力传感器(5),压力产生管(4)在后壁部(10)的车宽方向端部,配置于后壁部(10)的后表面侧并与压力传感器(5)连接,在后壁部(10)的后表面形成有第一管收容部(50A)和第二管收容部(50B、50C)中的至少一方,该第一管收容部以允许压力产生管(4)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将其收容,该第二管收容部以允许压力产生管向沿着后壁部(10)的后表面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将其收容。
-
公开(公告)号:CN110997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80094147.3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00 , B60R19/48 , B60R21/0136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21);和与延伸壁部(21)相对并将压力产生管(4)保持于自身与该延伸壁部(21)之间的管保持部件(40),在管压缩部(20)以及管保持部件(40)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防止压力产生管(4)的误组装的误组装防止部(41a)。
-
公开(公告)号:CN100400343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10056992.5
申请日:2006-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2 , B60R2021/01006 , B60R2021/01184 , B60R2021/01306
Abstract: 提供一种检测器类的安装状态检测装置,它可在检测器安装后,安装角度发生变化了的情况下,对此进行判定该变化并能报告该变化的。具备:安装在车体的规定部位、具有第一检测装置(1b)的检测器(1);安装在与该检测器(1)的配置部位不同的部位(2)上的第二检测装置(2b);对由上述第一检测装置(1b)检测的上述检测器(1)的倾斜角度信号和由上述第二检测装置(2b)检测的上述车体的倾斜角度信号进行比较,判定两倾斜角度差是否超过规定值的判定装置(2c);依据该判定装置(2c)的判定结果,在上述倾斜角度差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发出报知信号的报知装置(5)。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80095707.7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00 , B60R19/48 , B60R21/0136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和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在碰撞时,压力产生管(4)被管压缩部(20)及后壁部(10)压缩,后壁部(10)的一部分是在侧视时截面面积比该后壁部(10)的一般面大的大截面面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23502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155287.9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 B60R19/14 , B60R19/48 , B60R19/483 , B60R2019/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压力管与保险杠横梁的干扰而抑制压力管的过度变形的车辆用保险杠。车辆用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横梁;保险杠外板,覆盖包含保险杠横梁的车体前表面;以及缓冲部件,设置在保险杠横梁与保险杠外板之间。缓冲部件包含能够因碰撞载荷而折叠的板状部件。缓冲部件包括弯曲部、与经由弯曲部而相连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隙而相向的两个面部。在间隙中,设置有能够因夹在两个面部彼此之间而变形的用于检测撞击的压力管。在保险杠横梁的下方,设置有避免保险杠横梁与缓冲部件中的压力管的设置部位的干扰的下方空间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58554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899291.1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9/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0R19/02 , B60R19/34 , B60R2021/0004 , B60R2021/0023 , B62D25/082 , B60R19/023 , B60R2019/247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10)具备从左前侧车架(13)侧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冲击吸收部件(30)。车架冲击吸收部件(30)具备:第1车架折曲部件及第2车架折曲部件,其形成车架筒体(34);上下的车架凸缘(35、36),其从车架筒体(34)向外侧伸出;上下的第1脆弱部(37、38),其将各车架凸缘(35、36)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断开;和多个车架刚性部(43、44),其形成在与各第1脆弱部(37、38)相比靠车身后方的车架筒体(34)的后端部(34a)上。
-
公开(公告)号:CN1837829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57046.2
申请日:2006-03-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5/0891 , B60R21/0132 , B60W25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度检测装置,该装置根据检测出的加速度的不同,来切换检测范围不同的加速度检测部,由此各加速度检测部能共用其电气配线。加速度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加速度检测部(5、6),它们具有上述不同的输出特性;比较部(9),它判定由该加速度检测部(5、6)检测出的加速度是否超过了规定阈值;切换部(8),在上述比较部(9)判定的结果是所检测出的加速度超过了规定值(阈值)时,该切换部(8)将所参照的加速度检测部(5、6)切换到具有与该加速度相对应的输出特性的加速度检测部(5、6)。
-
公开(公告)号:CN1830701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56992.5
申请日:2006-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2 , B60R2021/01006 , B60R2021/01184 , B60R2021/01306
Abstract: 提供一种检测器类的安装状态检测装置,它可在检测器安装后,安装角度发生变化了的情况下,对此进行判定该变化并能报告该变化的。具备:安装在车体的规定部位、具有第一检测装置1b的检测器1;安装在与该检测器1的配置部位不同的部位2上的第二检测装置2b;对由上述第一检测装置1b检测的上述检测器1的倾斜角度信号和由上述第二检测装置2b检测的上述车体的倾斜角度信号进行比较,判定两倾斜角度差是否超过规定值的判定装置2c;依据该判定装置2c的判定结果,在上述倾斜角度差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发出报知信号的报知装置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