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943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59733.7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比以往提高电池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含有该负极材料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含有该负极材料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其由硅系材料构成;骨架形成剂,其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及,界面层,其形成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与前述骨架形成剂的界面,且由无机物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11900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80093351.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跨骑型车辆具备:车身框架,其包括头管以及从该头管向后方延伸设置的主框架;以及前照灯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方,其特征在于,跨骑型车辆还具备:支承支架,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方对规定的车辆构成部件进行支承;以及驾驶辅助用传感器,其在所述前照灯单元的下方固定于所述支承支架,由此,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实现向跨骑型车辆设置驾驶辅助用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106443.3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可通过缓和配置于由多孔质金属体构成的集电体的内部的硅系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而抑制电极的结构劣化且改善循环特性。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由多孔质金属体构成的集电体及配置于所述多孔质金属体的孔隙内的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包含由硅系材料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的骨架形成剂、导电助剂、粘合剂及纤维状物质。
-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3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60616.2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比以往提高电池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该负极的制造方法。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1,其具备集电体10、及形成于集电体10上的负极层,其中,负极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11、导电助剂、粘合剂、及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或具有磷酸键的磷酸盐的骨架形成剂12,并且,骨架形成剂12,至少配置于负极层中的与集电体10的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188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80093582.9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跨骑型车辆具备配置于后轮的上方的后挡泥板、以及用于对车辆周边的行驶环境进行监视的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装置包括一对传感器,所述后挡泥板包括传感器支承构件,该传感器支承构件在车身左侧对所述一对传感器的一方进行支承并且在车身右侧对所述一对传感器的另一方进行支承,由此,在跨骑型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中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实现监视装置的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215398445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0396869.8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纳结构。在将收纳部的板状的盖打开时,在收纳部的平坦的底部将盖组合成同一面,而扩张能够载置物件的平面。在车室内的上部能够收容物件地设置的收纳结构(10)包括收纳部(13),所述收纳部(13)具有:在横方向上固定于车室内的上部侧壁(11)的板状的底部(13a);以及相对于底部(13a)在纵方向上安装的板状的盖(13c)。盖(13c)设为开闭自如且在开放时以与底部(13a)为同一面的状态被固定的结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