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结构
    11.
    发明公开
    车辆前部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590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1161888.2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能够提升空间使用率以及交通安全性。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前部车体部件以及刮水装置,且所述刮水装置安装在所述前部车体部件上,所述刮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件,能够旋转地支撑第一刮水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安装在所述前部车体部件中靠近驾驶座侧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分开地设置,且能够旋转地支撑第二刮水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安装在所述前部车体部件中在车宽方向上相较于所述第一位置更靠近中央侧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车辆前部结构还包括驾驶座侧行人用安全气囊,所述驾驶座侧行人用安全气囊安装在所述前部车体部件中的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车身构造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871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11317965.8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防止前围上盖板从前窗玻璃的下端部翘起并防止组装性变差的车身构造。本发明的车身构造具备安装于车身的前窗玻璃、以及沿前窗玻璃的下端部设置的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具备第一玻璃抵接部以及卡定部,其中,第一玻璃抵接部抵接于前窗玻璃的背面,卡定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卡合于设置在车身上的被卡定部上,卡定部设置于沿前窗玻璃的下端部的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玻璃抵接部在沿前窗玻璃的下端部的方向上占据与设置有卡定部的范围相比而更宽的范围,卡定部设置于与第一玻璃抵接部相比而更加离开前窗玻璃的背面的位置,并且在从前窗玻璃的背面朝向正面的方向上与被卡定部卡合。

    车身构造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83371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480033381.1

    申请日:201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B62D25/06 B62D27/023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造(10),其左中柱(14)由左支柱装饰件(22)覆盖,在左中柱(14)的上端部(14a)接合有左角撑板(20)。左中柱(14)具有向着车室(27)外侧突出的支柱加强筋(33)。左角撑板(20)具有沿着支柱加强筋(33)而向着车室(27)侧突出的角撑板加强筋(72)。由角撑板加强筋(72)以及支柱加强筋(33)形成第1闭合截面部(82)。在左支柱装饰件(22)的上端部(22a)设有能够插入至第1闭合截面部(82)的第1开口部(83)内的卡定部(101)。

    车身上部结构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7767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28513.1

    申请日:201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6 B62D25/04 B62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身上部结构,车身上部具有:在车身侧部(1a)的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顶侧梁(2),其由梁内构件(21)、梁外构件(22)和梁加强件(23)构成;支柱(5),其从车顶侧梁(2)垂下;以及隔板(6),其在支柱(5)与车顶侧梁(2)的交叉部(2b)处与梁加强件(23)接合,并且螺栓紧固于梁内构件(21),以将梁内构件(21)与梁加强件(23)之间的闭合截面(2a)分隔的方式配置。

    车辆前部构造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034674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1525790.7

    申请日:2021-07-06

    Inventor: 姉川将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通过设置与车颈侧板的内壁面接合的加强部件,使得减震器座变形时所产生的冲击载荷可以通过加强部件和车颈侧板的载荷传递路径有效率地被接受后被传递到前柱,从而能够有效率地分散到车体的骨架。车辆前部构造包括:前柱;车颈侧板,与所述前柱的前壁部连接;减震器座,配置在所述车颈侧板的前端部;以及加强部件,与所述车颈侧板的内壁面连结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车颈侧板的所述内壁面且位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方;所述车颈侧板连同与所述加强部件形成用于将冲击载荷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壁部传递到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的载荷传递路径,所述载荷传递路径从所述减震器座的后壁部连续延伸到所述前柱的所述前壁部。

    挡风玻璃保持结构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41984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627622.2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风玻璃保持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从挡风玻璃承载件进入前围箱。挡风玻璃保持结构包括:挡风玻璃承载件,从车辆的挡风玻璃的下方承载所述挡风玻璃,其中所述挡风玻璃承载件具有黏接部及至少一堰部,所述黏接部黏接于所述挡风玻璃,所述至少一堰部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至少一堰部位于所述黏接部的前方。

    整流罩结构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794063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400272.9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流罩结构,可避免水通过车辆的进气口而进入车体内部。整流罩结构包括整流罩,所述整流罩的顶部具有进气部,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部而被吸入车辆的进气口;以及防水盖,配置于所述进气部的下方且包括排水槽,其中所述排水槽的顶部敞开,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具有前壁,所述前壁从所述排水槽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往下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