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2019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94507.7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 H01L51/42 , B82Y40/00 , H01L51/0017 , H01L5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驱动宽光谱响应硅基杂化异质结光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金属背电极、N型硅基底、N型硅纳米线阵列、有机聚合物半导体薄膜和传感器正极。其中,该杂化光电传感器器件特征在于N型硅纳米线阵列与有机聚合物半导体薄膜构成三维立体的异质结接触,有效缩短了光生载流子传输路径,提高分离效率,通过界面烷基化处理减少表/界面复合效应。所述的硅基微纳结构不仅是作为主要吸光层,而且还是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和传输层,空穴传输层所述的为P型有机半导体薄膜。本发明的光电传感器具有自供电、宽光谱响应、低成本大面积制备、光电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9743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981438.5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半导体材料制备及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分可调无机钙钛矿薄膜及其低温制备方法和器件应用。步骤如下:将CsX以及AB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将所得前驱体旋涂在导电基底上;再将制膜进行退火处理,随后将样品转至原子沉积系统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得到组分精准可调的无机钙钛矿光电薄膜,并成功应用于光伏器件中。本发明方法解决了传统溶解度低问题,提高了薄膜均匀性致密性,且采用原子层沉积温度远低于200℃,不仅适用于硬质基底也适用于柔性基底,更利于实现无机钙钛矿卤族元素配比精准调控;此外前驱体均为无机物,解决了薄膜导电性差的问题,对无机钙钛矿薄膜制备及器件应用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53486.1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B10/50 , H04B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声效应的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该系统利用发射端发射调制后的激光信号在空气中传输,激光信号传输至空气/水界面处的中继部,发生光声效应,产生超声波,形成信号中继,超声波在水中传输,这样通过高效能量转换,利用信号载体(电磁波/超声波)在介质中(空气/水)的传输特点,减小能量损失,克服了纯光通信、纯声通信等方法在空气到水下通信情况下发生反射和折射以及能量损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9187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70164.0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结构为三维立方体多孔结构,由铁钴镍基普鲁士蓝经过硫化得到,其框架由碳对其进行固定。所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通过湿化学法及后续硫化热处理制得。将该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用于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比容量超高,循环性能良好,倍率性能优异。相比其他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材料可有效增加负极材料的质量比容量,提高全电池中的能量密度。同时,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其相应的开发有望实现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37125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68750.7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G02F1/1508 , G02F1/155 , H01G11/26 , H01G11/46 , H01G11/48 , H01G11/56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能源集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兼有电化学储能、肉眼可直观判断电压状态(或储能状态)的全固态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电致变色智能玻璃的自驱动能源系统。其结构为透明导电基底-正极材料-电解质-负极材料-透明导电基底;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分别沉积在透明导电基底形成电致变色兼超级电容薄膜;所述电解质为凝胶电解质,填充于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之间;所述的凝胶电解质四周采用环氧树脂封装,最终制备得到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氧化镍或聚苯胺;所述的负极材料为氧化钨、氧化钼或氧化钒。基于该全固态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得到的自驱动能源系统可应用于建筑幕墙、交通工具的智能窗户、智能眼镜等领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