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21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775175.X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0M125/26 , C10M169/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棒状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含镁化合物、含硅化合物加入预定pH值的水中,混合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得到纳米棒状羟基硅酸镁纳米粉体;将羟基硅酸镁纳米粉体、钼酸钠、硫脲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后再次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纳米棒状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该发明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得到的由二硫化钼包覆层和棒状羟基硅酸镁内核构成的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可显著降低摩擦因数、减小磨损,并可对已磨损表面实现20~50%的修复,从而大幅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23027.0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22C47/14 , C22C49/02 , C22C49/14 , C23C18/18 , C23C18/40 , B22F3/14 , H01H1/02 , H01H1/025 , H01H1/027 , H01H11/0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元素改性碳纤维增强铜基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碳纤维进行预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碳纤维置于镀液中进行碳纤维表面化学镀覆铜金属层,镀铜完成后进行清洗、干燥,得到铜元素改性碳纤维;(3)将质量比为2:(8~9)的铜元素改性碳纤维与电解铜粉在氩气气氛下进行混合;(4)将混合好的铜元素改性碳纤维‑铜粉末装入高强石墨模具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脱模后得到铜元素改性碳纤维增强铜基触头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铜元素改性碳纤维增强铜基触头材料。本发明改善了碳纤维与铜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了性能优异的铜基触头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425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0573470.7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磨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磨高铬白口铸铁及其制备方法。该铸铁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wt%),包括:2~3C,0.5~1Si,0.5~1Mn,12~15Cr,0.3~0.5B,0.2~0.5Ni,0.2~0.4Ti,余量为Fe。本发明的高耐磨含硼高铬白口铸铁经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成形,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生成的马氏体呈现针片状,具有高硬度(63~65HRC)、高韧性(13.5~15.5J/cm2)和高耐磨性(较Cr15高铬铸铁提高35~45%),且残余应力较低(‑180~‑22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96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573493.8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磨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抛丸机叶片的高韧高耐磨合金钢。该合金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0.8~1.2%C,0.5~1%Si,0.5~1%Mn,0.5~1%Cr,3~5%Mo,0.4~0.8%Ni,2~4%W,1.5~2.5%V,余量为Fe。本发明在高碳合金钢中添加适量的Mo和W,可获得高温稳定性和抗磨性优异的碳化物MC,并利用适量V添加改变碳化物MC形貌及分布,增加金属基体的连续性,从而改善合金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46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96960.0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腐钛合金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涂层选用具有抑菌功能的铜等金属箔材或带材包裹钛或钛合金丝材,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在不锈钢、钛合金等材料制品表面制备抗菌防腐的特种金属防护涂层,上述金属丝材采用一种金属单丝外部包裹另一种金属箔材,借助高温电弧作用而使其两者先高温合金化而后高速沉积到待涂工件表面。该发明所制金属涂层可抵抗多种不同微生物(细菌)侵蚀和腐蚀,具有涂层厚度易调、内部组织致密均匀、结合力强以及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和低成本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49267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1006086.3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Ti‑Fe微粉包覆下的多通道陶瓷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机械合金化(MA)的方法获得Fe‑Ti合金深共晶点附近得合金粉体,合金粉体的熔化温度可达1085℃,通过无压烧结的方法将合金粉体与ZTA陶瓷颗粒在1250~1550℃保温,促使熔融液态Ti对ZTA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ZTA与表面活化作用,陶瓷与粘结剂间形成了Ti‑O过渡层使得预制体的压溃强度,提高陶瓷表面与钢铁溶液的润湿性,预制体的压溃强度可达5MPa。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52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98852.4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工程及超疏水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无纺棉纤维织物表面制备柔性导电超疏水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无纺棉纤维织物清洗;(2)无纺棉纤维织物敏化处理;(3)无纺棉纤维织物表面化学喷涂Ag导电涂层;(4)无纺棉纤维织物表面电沉积超疏水涂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无纺棉纤维织物表面制备柔性导电超疏水复合材料的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镀覆均匀、柔性耐弯折、导电性能优异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化学镀耗时长、所用还原剂毒性大、污染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52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56919.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合金化处理提高Fe基非晶合金电解水析氢催化活性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Fe基非晶合金浸泡在浓度为0.5~10mol/L的强碱溶液中去合金化处理1~600min。所述Fe基非晶合金的组成为:FemSinBp,40≤m≤81,2≤n≤30,5≤p≤30且m+n+p=100。本发明在碱液下进行去合金化处理,由于零价态铁在碱液中被腐蚀后选择性脱合金,导致脱合金区域体积发生收缩,从而使非晶合金圆片表面产生纳米多孔结构和具有HER催化能力的Fe(OH)3/FeOOH纳米晶;多界面反应与Fe(OH)3/FeOOH纳米晶显著提升的Fe基非晶合金HER催化活性,降低析氢反应的过电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98793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0353860.6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4B35/56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锆/碳化铝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主要通过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合陶瓷与碳源高温烧结实现,其主要原理是碳对金属氧化物中氧的置换反应;具体为:将ZTA与碳源混合均匀,900~2054℃烧结,冷却,冲洗,干燥,得到碳化锆/碳化铝复合陶瓷。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且易于大面积制备;所制备的ZTAC组织均匀,其机械强度和金属润湿性均优于ZTA,可实现对ZTA的替代,用于制备陶瓷增强金属基耐磨复合材料,在矿业、电力、冶金、建筑、机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8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65295.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暨南大学 ,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炭采运用槽板性能台架试验装置,包括置于密闭玻璃罩中的四台首尾顺次搭接且处于不同工况状态的刮板输送机,四台刮板输送机形成一个封闭物料运输通道;每台刮板输送机上在选定的节点处设置有活动中板,且该节点处安装有吊挂式配重加压装置;密闭玻璃罩中设置有加热器及空气加湿器。本发明根据不同工况以及冲击磨损试验机的特点,结合矿山、机械等原料车间衬板及输送带的服役工况,设计并模拟了煤炭等矿物材料的采运过程中,输送机的四种运行状态,辅以湿度、酸碱度及温度的调控,使新试验机既能较确切地模拟煤炭采运过程中输送机中槽板冲击磨损状况,又能较科学地开展金属材料遭受矿物冲击磨料磨损作用的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