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18251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072274.7

    申请日:2013-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06 B62D5/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能够抑制从放热性的电子部件传热时的热干涉,并且能够提高散热性。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基板(12),其具有CPU(21);变换器基板(11),其具有基于CPU的旋转驱动指令值而使电动马达(5)进行驱动的MOSFET(18)等;金属制的ECU壳体(6),其在内部收纳有上述两个电路基板,并且经由托架(15)与齿轮箱(GC)结合;底壁(14),其一体地设在ECU壳体的内周侧,从所述各电路基板传热;将传递到该底壁的热量经由托架向齿轮箱方向引导的一对引导槽(24、25)从ECU壳体的外周面起在底壁内部沿径向贯通形成。

    连接端子组装体及使用了该连接端子组装体的电路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0966175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80054043.X

    申请日:2017-08-09

    Inventor: 萩原克将

    Abstract: 单元连接端子(26)由下述部分构成:接合部(29),被焊接到电路基板(21)上,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端子部(30),在大致正交于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接合部的方向延伸,与相对方电路基板连接;弯曲部(31),以连接接合部和端子部的方式弯曲;合成树脂制的吸附部(28),相比于弯曲部(31)固定在端子侧,形成自动设备的吸附面。进一步优选地,将单元连接端子的整体的重心位置朝接合部侧投影的投影位置包含于接合部的接合范围内。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0019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80043111.7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提供一种提高机械及电气可靠性并且减小外观形状而降低重量的新式的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备: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40),其形成在金属制的马达外壳(11)的与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输出部(14)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部的外周面;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38),其形成在对控制电动马达的电子控制部进行覆盖的金属罩(12)的开口端(37),并且与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40)卡合;在将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38)卡合于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40)的状态下,通过不使用固定螺钉的固定手段来固定金属罩(12)和马达外壳(11),从而形成固定区域部,在固定区域部(38、40)与金属罩的开口端(37)之间形成有填充了液状密封剂(41)的密封区域部。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2531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5548.5

    申请日:2016-08-12

    Inventor: 萩原克将

    Abstract: 在收纳于马达壳体(11A)内的转子(44)的旋转轴(45)的与输出侧相反的相反侧设置构成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位置检测用永磁体(51),进一步地,在设有位置检测用永磁体(51)的一侧的马达盖(48)设置构成位置检测传感器的GMR元件(56)和其位置检测电路,并且将GMR元件(56)配置在与位置检测用永磁体(51)相向的位置。据此,由于在设有位置检测用永磁体的一侧的马达盖配置GMR元件及位置检测电路,因而,能够提高相互的位置装配精度,进而,由于将电力转换电路部和GMR元件及位置检测电路隔开,因而,能够起到如下效果,即,能够得到准确的检测信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