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4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0693.5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化铁路用27.5kV双极式自屏蔽电缆、电缆用中间接头及电缆终端结构,所述的双极式自屏蔽电缆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设设置的内导体、内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外导体、内护套、铠装层、包带以及外护套。本发明提供的电气化铁路用双极式自屏蔽电缆,与传统的电气化铁路27.5kV单相交流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相比:本产品采用双极式结构设计,将原有的正极、负极两根电缆合而为一,实现了电缆正、负极同心的紧凑结构形式。本发明提供的电气化铁路用双极式自屏蔽电缆结构在自附屏蔽的同时,可有效削弱传统单芯交流电缆对于周围其它电缆的谐波电磁干扰,降低了电缆的线路损耗,提高了电缆的载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19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79821.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83 ,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费用计算的变压器选型方法、介质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备选变压器;计算备选变压器的初始投资费用;计算备选变压器的运行维护费用;基于备选变压器家族的故障历史预测备选变压器的故障费用;计算备选变压器的报废费用;根据初始投资费用、运行维护费用、故障费用及报废费用,计算备选变压器的全生命周期费用;对备选变压器的全生命周期费用进行修正,获得备选变压器修正后的全生命周期费用;根据各备选变压器修正后的全生命周期费用,确定最优的备选变压器。本发明将全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到轨道交通应用场景下的变压器选型,克服了传统变压器选型方案的缺点,从全局的角度降低设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3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54565.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整体绝缘腕臂装置,平腕臂、斜腕臂、定位管、腕臂支撑及定位管支撑,腕臂连接器、定位管连接器及承力索座连接器;所述平腕臂、斜腕臂、定位管、腕臂支撑及定位管支撑均为非金属管;腕臂连接器、定位管连接器及承力索座连接器均为非金属结构;腕臂连接器、定位管连接器、承力索座连接器均为抱箍结构,平腕臂的左端套装固定有腕臂连接器、右端套装固定有承力索座连接器;斜腕臂的下端套装固定有定位管连接器,腕臂支撑的上端与腕臂连接器固定连接、下端与定位管连接器固定连接;斜腕臂的上端与承力索座连接器固定连接;定位管的左端与定位管连接器固定连接。本发明整体采用非金属材料,大幅提升了接触网电气绝缘性能,降低了接地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3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96472.1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潮流控制装置的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潮流控制方法,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包括三相高压母线、牵引‑控制变压器、潮流控制装置、测控系统,测控系统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压变送器、分流器和控制器;潮流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变流器、第二变流器和第三变流器,第一变流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端口的两个端子相连,第二变流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控制端口的两个端子相连,第三变流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控制端口的两个端子相连。本发明能够兼容直流和交流供电,通过控制潮流使得交流牵引端口产生的负序功率与直流牵引端口产生的负序功率相抵消。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18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62224.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并行潮流计算方法、介质及设备,包括步骤:S1、以牵引变电所为单位采用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对线路进行建模,形成全部采样仿真时刻的节点导纳矩阵;S2、采用GPU批量求逆技术,计算所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的逆矩阵;S3、在CPU端开启多个线程,每一个线程计算一个运行图采样仿真时刻的迭代计算;S4、对并行计算结果整理并保存。本发明所提方法同时考虑GPU加速和CPU并行计算同时对算法加速,让CPU和GPU分别做擅长的计算任务,能够显著提高交流牵引供电动态潮流计算速度,提高计算机核心使用率,增大内存占用率,在一般个人电脑上均可实现,减少仿真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1403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18463.9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的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弓网接触力检测方法,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设备安装简单、具有实时性和非接触性的特点,可以避免检测时对受电弓弓头进行改造、保证其原始的动态性能;同时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检测灵活度高,准确性高;并且行车干扰小,适用于长距离、长时间和环境条件恶劣下的连续跟踪检测。通过多组地面动态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经过惯性力和阻尼力的修正之后检测精度远远满足弓网接触力的检测精度,进一步丰富了目前在非接触式测量领域弓网接触力检测方法的研究,同时可以为弓网受流质量的评估和实时故障监测提供准确的接触力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4792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37839.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门绝缘监测及自动接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包括:电流传感器、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晶闸管、继电器、降压模块、采样电阻和控制模块;钢轨顺次通过电流传感器、第一接触器、降压模块与站台门连接;钢轨通过电流传感器、第二接触器与站台门连接;钢轨通过电流传感器、晶闸管与站台门连接;钢轨顺次通过电流传感器、继电器、采样电阻与站台门连接;控制模块与电流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与采样电阻的两端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晶闸管、继电器连接。本发明设置了降压模块,将车体和站台门的电压差限制在人体那首安全电压下,保证乘客在上下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08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30141.1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包括:外部电源、供电线路、若干个用于为牵引供电负载和动力照明供电负载供电的负载供电线路;外部电源与供电线路的输入端连接,负载供电线路的输入端与供电线路的输出端连接;每一负载供电线路包括动力变压器、牵引变压器和接触网;动力变压器的一次侧、牵引变压器的一次侧均与供电线路的输出端连接,动力变压器的二次侧与动力照明供电负载连接,牵引变压器的二次侧与接触网连接,接触网用于为牵引供电负载供电;接触网设置有若干分相区,每一分相区连接牵引变压器的二次侧的不同相间电压;解决环网电缆利用率低、牵引供电系统存在三相不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38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010612448.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杂散电流测试系统及其方法,该电流测试系统包括:道床模拟件,用于对地铁道床进行模拟;可调电阻,其第一端与所述道床模拟件连接,用于模拟实际现场环境中道床长度发生变化时的阻值;直流可调电源,其第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提供测试电源;电流测试组件,其第一端与所述直流可调电源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流测试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道床模拟件连接,用于测量流经所述道床模拟件的电流值;电压测试部件,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流测试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压测试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用于测量所述道床模拟件两端的电压值。其能高度模拟地铁现场环境,便于地铁杂散电流泄露量以及腐蚀危险性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23054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996464.7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交直流牵引供电构造、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供电构造包括:三相高压母线、交流母线、直流母线、接触网、牵引‑补偿变压器、综合补偿装置和测控系统;牵引‑补偿变压器包括:原边第一绕组、原边第二绕组、次边第一绕组、次边第二绕组和次边第三绕组;原边第一绕组与三相高压母线的相相连接,原边第二绕组与三相高压母线的BC相相连接;次边第一绕组接入至交流母线;次边第二绕组、次边第三绕组均与综合补偿装置连接;综合补偿装置与直流母线连接;直流母线一端连接接触网,另一端连接钢轨;综合补偿装置与综合补偿装置连接;交流母线一端连接接触网,另一端连接钢轨或负馈线。本发明能使双流制牵引供电系统更加高效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