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堆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42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62905.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堆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电池系统,所述电堆结构包括电解质层、阳极集流体和阴极集流体,阳极集流体和阴极集流体,所述阳极集流体和阴极集流体分别设置于电解质层的上下两侧,阳极集流体具有朝向电解质层的阳极流道,阳极流道与电解质层接触一侧形成阳极接触面,阳极接触面的宽度大于阳极流道与其相对面的宽度,阴极集流体具有朝向电解质层的阴极流道,阴极流道与电解质层接触的一侧形成阴极接触面,阴极接触面的宽度大于阴极流道与其相对面的宽度。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电堆内部中的气体流道设计存在的流体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较小进而导致电堆反应速率慢的技术问题。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寿命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670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19434.X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寿命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燃料电池电堆的待测寿命衰退数据;对所述待测寿命衰退数据进行自适应噪声的完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待测本征模态分量数据;基于预设的目标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对所述待测本征模态分量数据进行预测,得到预测本征模态分量数据;对所述预测本征模态分量数据进行融合,得到预测寿命衰退数据。本申请通过基于数据的目标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对待测寿命衰退数据的本征模态分量进行预测,实现燃料电池电堆寿命的准确预测。

    一种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525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5303.4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配套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结构,该电堆结构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纵向堆叠的多个单电池,各个单电池各自包括上连接器、下连接器、电解质层和密封层;其中所述上、下连接器的结构相同,它们的板块内部各自被划分为四个绕着纵向轴中心对称的流道区域,并且各个流道区域内均包含多个呈垂直走向的流道凹槽;各个板块的侧面上各自还设置有四个通孔,并且这些通孔在每个侧面上均以氢气入口、空气出口、氢气出口和空气入口的形式交错分布。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在高温下由于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局部热应力,显著提高了温度均匀性,进而确保整个电堆结构的运行稳定性。

    一种高效余热回收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198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18459.9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余热回收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以解决燃料电池模式下尾气余热、冷却气体余热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其包括电池堆、供气单元、供电单元、供热单元和制冷单元。运行燃料电池模式时,尾气先进入供热单元,由后燃室燃烧尾气;随后尾气进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实现尾气余热的初步回收;而后尾气进入预热组件中对燃料气体预热,实现尾气余热的再利用。而制冷单元中,冷却气体对电池堆降温后,冷却气体先流经吸收式制冷器制取冷能,再转入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实现冷却气体余热的多级利用。本发明的电池系统具有对尾气余热、冷却气体余热进行多级回收利用,提高尾气余热、冷却气体余热的利用率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