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9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40450.6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标定方法及相关装置,针对当前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模型中存在的奇异性、参数冗余现象,采用指数积(POE)公式描述机器人正向运动学,从而获得正向运动学方程,进而对其取微分建立线性误差模型,并通过最小化处理消除冗余参数,最终获得运动学标定方程。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且实现了机器人的在线自动标定,提升了标定方法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地,通过POE公式的最小模型与二维码定位的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定方程进行参数辨识,有效避免了传统模型迭代过程中归一化、正交化的操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标定自动化程度低且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7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27892.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帽的安全预警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响应接收到的安全帽监测请求,获取安全帽监测请求对应的安全帽本体信息;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安全帽本体信息对应的安全帽本体的佩戴状态,生成安全帽佩戴信息;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安全帽本体承受的压力值;当安全帽佩戴信息为未规范佩戴安全帽或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则生成报警信息;根据报警信息触发报警装置发出告警信息。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通常是采用安全帽上的通讯设备进行呼救,导致救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帽设置有监测设备,能够对安全帽的佩戴状态,安全帽的位置信息及安全帽的压力信息进行监测,保证了安全帽的安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6477.2
申请日:2025-04-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模板功能的变电站耐火外壳结构及其组装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匚”型侧板,“匚”型侧板由三块外模板相互拼接构成,各外模板均与底板可拆卸连接,底板和外模板均采用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制成,每块外模板的内侧均浇筑形成有混凝土墙板,混凝土墙板与外模板形成复合整体结构。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变电站外壳结构的耐火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时兼顾提升施工效率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3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02533.5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非牛顿流体垂直管道的流速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流速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固定管的第一位置高度和对应管内位置的第一实际流速,获取固定管的第二位置高度和对应管内位置的第二实际流速,获取活动管的第三位置高度和对应管内位置第三实际流速;基于第一位置高度、第一实际流速、第二位置高度、第二实际流速和第三位置高度确定第三位置高度对应管内位置的理论流速;基于第三实际流速和理论流速确定非牛顿流体垂直管道是否处于异常状态。本发明的流速监测方法实现了对于管道异常或者堵塞等问题的实时监测,可持续地保证非牛顿流体在管道中的流畅性和稳定性,起到预防堵塞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1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98244.7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接地线用接地线夹,包括基座、传动组件和线夹组件,基座的外周面的缺口结构沿基座的径向延伸,多个缺口结构绕基座的外周缘间隔设置;传动组件设置在基座上,各传动端均沿基座的径向可伸缩地设置;多个线夹组件与多个传动端一一对应的连接;其中,线夹组件具有夹持端,且夹持端具有夹持空间,在基座的轴向上,夹持空间与缺口结构围成的至少部分区域重叠,以使夹持端用于夹持穿设在缺口结构处的高压线缆和/或接地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接地线夹对高压线揽进行夹取时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对单股线缆进行夹取,而且部分接地线夹在使用中,需要操作人员对每个线夹进行单独调整夹持,整体操作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79506.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nventor: 张智勇 , 陈银胜 , 陈超雄 , 吴海江 , 高嵩 , 罗阳 , 苏波 , 葛永超 , 汤永联 , 赵必舜 , 罗志刚 , 姚自勇 , 江宇超 , 单福生 , 钟婉明 , 左绍清 , 刘乃桓 , 吴进喜 , 侯昌明 , 叶郁葱 , 潘鹏宇
IPC: G01S19/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和数据双重驱动的模糊度解算方法和系统,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模糊度全集中按照模糊度参数的精度从低到高的顺序,选取模糊度子集;根据观测模型的强度是否达到设定标准确定模糊度固定解;根据真实的观测值信息进行模糊度检验,检验模糊度固定解的可靠性;计算当前模糊度子集的精度增益,若精度增益不满足设定要求,则对当前模糊度子集进行模糊度检验;对模糊度固定解进行双频一致性检验,若通过检验,则采用模糊度固定解,若不通过,则采用模糊度浮点解。本发明融合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的策略,来保证模糊度固定解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71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66999.1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nventor: 张智勇 , 单福生 , 陈超雄 , 吴海江 , 罗阳 , 苏波 , 葛永超 , 汤永联 , 赵必舜 , 罗志刚 , 姚自勇 , 江宇超 , 陈银胜 , 钟婉明 , 左绍清 , 刘乃桓 , 吴进喜 , 侯昌明 , 叶郁葱 , 潘鹏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斗臂车安全监测系统,涉及绝缘斗臂车技术领域,包括:定位终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卫星频段信号对应的原始观测量、目标定位模式和主机端发送的定位修正数据,生成目标定位;监控平台端用于根据目标定位判断定位终端是否不处于安全距离阈值的范围,若是则发送距离报警指令至主机端;主机端用于通过网络参考站获取原始观测量对应的定位修正数据,根据接收到的距离报警指令进行告警提示;网络参考站用于根据原始观测量,获取定位终端距离最近的基站对应的定位修正数据。在整个安全监测过程中,根据对应的目标定位模式进行高精度定位解算,通过多端交互的方式实时提醒作业人员,整体提升了安全监测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96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755707.3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电网基建人员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其根据采集的图像数据,获取每个电力作业人员图像以及对应的坐标位置、工种信息,确定同一工种下作业人员的坐标集合,并利用凸包分析方法,获取各工种坐标集合的质心;将质心作为起始节点,坐标位置作为截止节点,构建各工种的作业人员的图数据结构;将获取的各工种的图数据结构的质心进行连接,获取电网区域的图数据结构;利用随机游走方法对电网区域的图数据结构进行层次游走,获取图嵌入向量;将图嵌入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电网区域作业人员的风险等级,进行预警提示;即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反映出电网基建过程中单个工种及整体工种的安全风险,使得处理更加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96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55707.3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电网基建人员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其根据采集的图像数据,获取每个电力作业人员图像以及对应的坐标位置、工种信息,确定同一工种下作业人员的坐标集合,并利用凸包分析方法,获取各工种坐标集合的质心;将质心作为起始节点,坐标位置作为截止节点,构建各工种的作业人员的图数据结构;将获取的各工种的图数据结构的质心进行连接,获取电网区域的图数据结构;利用随机游走方法对电网区域的图数据结构进行层次游走,获取图嵌入向量;将图嵌入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电网区域作业人员的风险等级,进行预警提示;即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反映出电网基建过程中单个工种及整体工种的安全风险,使得处理更加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065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7997.6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机器人的基础数据,其中,基础数据用于指示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基于基础数据,确定机器人的初始行驶策略,其中,初始行驶策略用于表示机器人在初始行驶阶段中行驶的规则;基于初始行驶策略,确定机器人的安全行驶结果,其中,安全行驶结果用于指示机器人在初始行驶策略下行驶的安全结果;基于安全行驶结果,确定机器人的目标行驶策略,其中,目标行驶策略用于表示机器人在目标行驶阶段中行驶的规则,目标行驶阶段为初始行驶阶段之后的行驶阶段;按照目标行驶策略控制机器人行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