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06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883769.6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浙江欣挪瑞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B63B21/00 , G06F17/1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3D锚位检测方法,通过将Monte‑Carlo随机平面锚位检测算法与Monte‑Carlo随机抽样水深检测算法相结合,可以在满足二维安全间距限制的基础上通过水深限制来实现对船舶锚位的三维检测,在满足平面安全间距的同时为驾驶人员提供满足水深限制的锚位点数据,大大提高了在锚泊实际作业中船舶锚位检测与选择的精度和安全性;还考虑了不同船型在不同装载状态下的吃水参数,在实际锚泊作业中可以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加精确、适用的参考数据,供船舶驾驶员在正常运行或应急情况下按需选择安全可控的锚泊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9752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157579.6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96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轻量级双通道特征渐进提取的图像识别方法,包括,S10、获取目标实例图片;S20、通过预训练的LDC‑PLE识别模型对目标实例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将两个ResNet等预训练模型与PLE进行模型融合,对数据集进行双通道提取,可以提高传统PLE模型的性能、通用性和适用性,同时在计算效率和特征表达方面找到平衡,尤其适用于多任务学习和迁移学习的情景。这种融合方法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势,提高了深度学习模型在各种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表现。而在PLE的FC层前加上卷积层又可以显著降低参数量,即轻量级,使模型适用于高维度数据,同时加强模型对于有结构数据的处理能力。另外考虑到舰船识别的数据源的特殊性,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舰船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00435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3855.8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船舶围挡清理的特殊作业机械手,包括:机械臂,机械臂的前端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刮板和擦拭板,刮板的下表面粘接有耐磨垫块,擦拭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条形海绵垫;皮带轮的表面安装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柔性吸盘;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机械臂的前端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刮板和擦拭板,可用于对围挡表面的粘附物进行刮除,且不伤及围挡表面涂层,擦拭板下表面安装有条形海绵垫,在刮板刮除粘附物后再对围挡表面进行擦拭,且刮板和擦拭板自身弯曲程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弧度的围挡表面,更加便于清理工作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24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02056.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理机器人的机械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缠绕式清理机械臂,缠绕杆的上端横向弹性插接在长圆槽中,缠绕杆的下端通过联动组件伸缩转动安装有刀杆,悬臂上设置有驱动联动组件的传动组件,悬臂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缠绕杆沿长圆槽侧向挤压滑动并限定缠绕杆转动的气动组件,有益效果为:在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的配合下,使得刀杆与缠绕杆之间形成直角,从而防止初始时缠绕时造成在缠绕杆上脱落,配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组缠绕杆,增大机械臂缠绕的半径,缠绕完成后,同时利用气动组件驱动圆周分布的多组缠绕杆向外侧运动,增大机械臂缠绕内径,进而在岸上清理时,气动组件复位,茎条与缠绕杆产生间隙,而此时刀杆复位,使得缠绕的水藻茎条沿刀杆端部脱落,防止茎条缠绕在机械臂上,进而形成连续、便捷的清理,提高了清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20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28071.0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挂壁式无人化深远海大型网箱清洗装置,包括多个定位固定座、移动座、运动机构和清洗机构,移动座设在运动机构的活动端;清洗机构包括自循环压载水组件、高压水枪、清洗驱动组件和毛刷组件,高压水枪用于喷出高压海水来对网衣上附着的物体进行冲洗;清洗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毛刷组件转动,利用毛刷组件上的毛刷对网衣进行刷洗。通过预设程序即可实现自动清洗,实现了对深远海大型网箱更全面、高效的自动清洗,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深远海坏境中工作产生的意外。通过设置高压水枪、清洗驱动组件和毛刷组件,利用高压海水冲洗和毛刷刷洗两种方式实现对网衣进行彻底清洗,有效去除网衣上附着的各种污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901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17631.X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打捞机械臂,包括:导向外壳,导向外壳的前端内腔活动插接有导流内筒,夹持卡爪为空心结构,且夹持卡爪的内腔与连通槽连通;驱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夹持卡爪和导向外壳转动连接;导向外壳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盖板,机械臂本体与后盖板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导向外壳一端内腔活动插接有空心结构的导流内筒,导流内筒内腔转动安装有驱动扇叶,驱动扇叶旋转可驱动自身内腔水体流动,导流内筒前端的水体在负压作用下一部分经多孔滤板被吸入导流内筒内腔,水体在流动时能够带动被打捞物体靠近导流内筒,可便于夹持卡爪对物体进行准确夹持,从而提高打捞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846304.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135 , G06N3/048 , G06N3/082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阶多尺度分解的船舶运动预报方法,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船舶运动实测数据;S2、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船舶运动实测数据进行信息多尺度分解,并对高频分量进行离散小波变化,得到分解后分量;S3、用每一个分解后分量进行神经网络辨识和预报,动态调整神经网络的规模、隐节点数目和位置,通过变结构神经网络对每个分量进行分别预报;S4、对每个分量的预报结果进行信息重组,得到最终的预报模型。本发明用基于滑动窗口的变结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态拟合能力和对系统状态的动态反映能力,能够得到更精确的海上船舶运动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08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38598.X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浙江欣挪瑞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船舶单锚泊锚位智能检测方法,包括:计算出锚地中现有船舶的锚泊半径,将锚地现有船舶坐标转换为锚位点,将待泊船信息导入锚位圈半径模型计算出本船的锚泊半径,依据锚位安全间距模型计算出待泊船锚泊安全间距数值,通过Monte‑Carlo随机算法随机生成二维坐标模拟目标待泊船锚位点二维坐标,利用锚泊船锚泊区域检测模型对现有锚泊船锚位点和模拟锚位点进行运算,获得满足待泊船锚泊安全间距数值的模拟锚位点,将模拟锚位点转换成待泊船的落锚点和船位点,即可锚泊作业。本发明方法显著提高了船舶锚泊区域的检测能力和精度,可用于快速有效的检测锚位,高效率利用锚地资源,填补了船舶单锚泊锚位检测领域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367012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54008.2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防海盗水枪装置,涉及海运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水枪基底,其特征在于,水枪基底为L型折弯板,水枪基底竖板外侧与船舷围栏连接,水枪基底平板上设有四通管,四通管包括第一通管、第二通管、第三通管和第四通管,第二通管和第三通管同轴,第二通管和第三通管位于第一通管端部两端,第四通管端部连接第一通管中部,第四通管轴线与第三通管轴线平行且顶端连接同一增压装置,第一通管朝向船舷且连接消防端口,第二通管轴线垂直水枪基底平板,第二通管出水口连接喷头连接管,喷头连接管顶部连接水枪基底平板,喷头连接管底部前后端分别设可旋转且有固定夹角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解决了水枪喷射水流有死角且打击力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197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85028.6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防海盗舱室出入门防护装置,涉及船舶附属结构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第一安全舱和第二安全舱,第一安全舱开设三扇门,分别为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第三防护门,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装有门锁,门内门沿边装设感应器,且感应器下方装设毒气发生器,第一防护门门后方放置驱赶箱;第四防护门的门体内部具有隔板,隔板上方压有压块,压块提供重力使隔板无法被轻易推动压弯,相邻隔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连接,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相互交叉设置,形成三角状,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船舶防海盗舱室结构简单、门锁易撬等问题,切实保护船员的生命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