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面积滤膜的错流与截流模式的分离性能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0011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46741.9

    申请日:2016-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膜的分离性能实验装置,属水处理技术与滤膜技术领域。一种小面积滤膜的错流与截流模式的分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内层套管及与其装配的外层套管;外层套管与内层套管之间有间隙,用于收集滤液并通入清水池;内层套管的近端通过抽吸泵连接料液池;远端通过阀门连接料液池,用于浓缩液回流;内层套管远端设有阀门,用于实现错流与截流模式的切换;内层套管侧壁上开有台阶小孔,用以安装实验滤膜。本发明的装置,利用一片小面积的滤膜,能够实现错流与截流模式的性能测试;特别是在错流模式下,利用小面积的平面膜,有效代替大尺寸的管式膜,节省膜材料并减少管式膜的加工过程,降低研发与实验成本。

    一种水下监测机器人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6461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20497.2

    申请日:2016-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监测机器人。其包括腰圆形框架、悬浮体、控制舱、传感仪器舱,所述腰圆形框架前后两侧的中部对称设有两根支撑杆,所述控制舱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传感仪器舱位于所述控制舱的下方,所述悬浮体固定在所述腰圆形框架的上下两端。本发明能够极大降低水下机器人在水下航行的阻力,并且采用四组螺旋桨正反安装的推进器,极大的提高了在水下作业时的灵活性能,数据传输稳定,结构紧凑。

    全驱动式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668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39282.8

    申请日:201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驱动式自主水下航行器(FAAUV)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FAAUV的二阶离散运动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其次由于每个水下机器人导航定位设备的定位误差不同,导致其拥有的航路信息具有不一致性;将航路信息视为虚拟领航者信息,其由一系列连续的航路点构成,提供一种将有限时间控制方法和一致性结合起来的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器,对FAAUV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有限时间内的协同控制;每个水下机器人利用测速仪和陀螺仪测定自身的航速和运动姿态,并定时广播其自身的虚拟领航者信息和自身的速度信息。本发明计算出多个FAAUV的不同轴的驱动控制力,实现多个水下航行器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编队形状。

    一种小面积滤膜的错流与截流模式的分离性能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925456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730084.9

    申请日:2016-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膜的分离性能实验装置,属水处理技术与滤膜技术领域。一种小面积滤膜的错流与截流模式的分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内层套管及与其装配的外层套管;外层套管与内层套管之间有间隙,用于收集滤液并通入清水池;内层套管的近端通过抽吸泵连接料液池;远端通过阀门连接料液池,用于浓缩液回流;内层套管远端设有阀门,用于实现错流与截流模式的切换;内层套管侧壁上开有台阶小孔,用以安装实验滤膜。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利用一片小面积的滤膜,能够实现错流与截流模式的性能测试;特别是在错流模式下,利用小面积的平面膜,有效代替大尺寸的管式膜,节省膜材料并减少管式膜的加工过程,降低研发与实验成本。

    一种水下监测机器人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66025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30797.4

    申请日:2016-01-13

    Abstract: 一种水下监测机器人,包括腰圆形框架、悬浮体、控制舱、传感仪器舱,所述腰圆形框架前后两侧的中部对称设有两根支撑杆,所述控制舱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传感仪器舱位于所述控制舱的下方,所述悬浮体固定在所述腰圆形框架的上下两端。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降低水下机器人在水下航行的阻力,并且采用四组螺旋桨正反安装的推进器,极大的提高了在水下作业时的灵活性能,数据传输稳定,结构紧凑。

    一种水下应答器耐压壳体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30221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20143351.2

    申请日:2016-0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应答器耐压壳体,其包括接收端组件、耐压舱、发送端组件,所述发送端组件包括水密法兰、换能器防护支架及换能器防护支架固定柱;所述接收端组件包括开口法兰、不锈钢振动薄片模块防护支架及不锈钢振动薄片模块防护支架固定柱;所述耐压舱中放置有电池舱。本实用新型可作为激光干涉接收式水声应答器的耐压壳体,既能够耐受高静水压以保障水声应答器的有效工作,又能具备良好的透声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水声应答器的水密封效果、不影响水声应答器的敏感度,显著提高了水声应答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种海洋监测无人船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60369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642326.3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监测无人船,包括推进器、永磁同步电机、蓄电池、超级电容、变流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开关;所述超级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开关;所述变流电路的直流侧通过所述第一开关连通所述蓄电池,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关连通所述超级电容,其交流侧连接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源端子;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调节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时序。本实用新型采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复合电源为无人船中的用电负载供电,兼顾了电池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高功率密度的特性,在保证无人船续驶里程的基础上,能有效提升电动无人船加速性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实现了优势互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