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878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38560.2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串串补偿拓扑的无线充电系统动态调谐方法,属于无线充电系统动态调谐技术领域。步骤一、基于带有对称结构的软开关可控电容的可实现动态调谐的硬件电路,得到串串补偿拓扑的零相位稳频判据;步骤二、通过相位判断法和零值搜索方法实现所述串串补偿拓扑的零相位稳频判据;步骤三、根据零相位稳频判据对软开关可控电容的等效电容值进行调节,从而进行动态调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串串补偿拓扑的无线充电系统动态调谐方法,实现串串补偿拓扑中无源元件存在参数漂移时稳频控制。同时,相较于现有调谐方法,所提方法减少了无源元件用量并且降低了控制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06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44430.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H02P21/22 , H02P25/022 , H02P27/12
Abstract: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双霍尔电流传感器采样的电流重构方法,它涉及一种电流重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方法需要采用三个霍尔电流传感器进行电流采样,使控制系统的成本和容量增加,并且导致外围电路更加复杂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包括步骤1、安装霍尔电流传感器H1和霍尔电流传感器H2;步骤2、设置霍尔电流传感器H1和霍尔电流传感器H2的采样时刻;步骤3、设置霍尔电流传感器H1和霍尔电流传感器H2的最小采样时间;步骤4、根据霍尔电流传感器H1和霍尔电流传感器H2在采样获得的电流值is1、is2、i0进行电流重构,并获得A、B、C三相的各相电流值。本发明属于共直流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8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771853.0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rx结构的单电源双极脉冲电源拓扑,所述拓扑由直流电源、全桥、Marx结构、IGBT S5~S17、二极管D1~D7构成。本发明在Marx双功率发生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双极脉冲电源。该拓扑利用单个电源通过控制全桥分别对多个电容器进行并联充电,使得电容器产生不同的正负极性,然后通过控制IGBT的开断将不同极性的电容器串联起来,从而将正极性或负极性脉冲输送到负载。本发明基于Mark电路和IGBT堆作为主体框架,解决了传统脉冲电源的充电速度慢,脉冲重复率低的缺点,同时解决了在单个电源的情况下传统脉冲电源只能输出正向脉冲或负向脉冲,而不能同时产生正负脉冲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22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70894.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林业大学
Inventor: 钱小毅 , 赵毅 , 康昌盛 , 戴梓恒 , 王利鑫 , 叶鹏 , 姜兴宇 , 孙文瑶 , 徐秋敏 , 王亮 , 史佳琪 , 赵琰 , 班明飞 , 刘一琦 , 戈阳阳 , 孙峰 , 李胜辉 , 孙俊杰 , 张强 ,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混沌黄金搜索优化的花授粉算法实现配电网重构方法,属于配电网络优化运行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目标函数的建立以及系统功率损耗的确定;读取测试系统的数据,包括支路线路和总线的数据,并计算功率损耗;以最小化功率损耗为主要目标,基于改进的花授粉算法计算最优配置;检查电力系统约束的满足程度,电力系统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如果约束产生冲突,这个过程将被重复,否则,保存最优配置结果,进程停止;本发明具有收敛时间短,收敛速度快,保证收敛,易于实现的优点,可以满足多变量和非凸约束的大规模最优重构问题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0203.6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H02M3/155
Abstract: 耦合电感平方Boost变换器,属于电力电子逆变器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Boost变换器在开关处所承受的电压应力大、无法满足升压要求时相应的增加电路元件造成能量的损失,以及由于器件寄生参数影响引起电感电流纹波和开关管的关断电流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由直流电压源Vin、二极管D0至D4、电容C0至C1、电感L1、耦合电感器和功率开关S组成,其可以较大地提升电压增益。本发明主要用于直流升压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185809.6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林业大学
Inventor: 赵毅 , 钱小毅 , 叶鹏 , 姜兴宇 , 孙文瑶 , 徐秋敏 , 王亮 , 史佳琪 , 赵琰 , 班明飞 , 刘一琦 , 戈阳阳 , 孙峰 , 李胜辉 , 孙俊杰 , 张强 , 王超
IPC: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排放流的高低碳区域划分方法,属于电气工程领域,其步骤包括:计算系统中的直流潮流,得到各支路的有功功率;统计各发电机的碳排放强度;计算并生成支路潮流分布矩阵、机组注入分布矩阵、节点有功通量矩阵;计算节点碳势、支路碳流率、发电机注入碳流率;生成节点关联矩阵、节点电纳矩阵,统计已知量发电机承担系数;得到支路碳流率的变化量;获得各支路碳流率的变换量,与支路碳流率做比得到各支路的支路碳流率波动率,选取标准支路,波动率高于标准支路为高碳区域,反之为低碳区域。本发明解决了计算碳排放流时脱离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且计算周期长的问题;从负荷侧完成电力系统的低碳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4150.X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3/46 , H02J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电‑热‑氢的多能源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构建以弃风弃电惩罚成本,制氢、碳捕集、电制气和电锅炉用电成本,电热联产系统和燃气锅炉用气成本,碳交易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设有固体氧化物制氢运行约束、混氢天然气系统混氢比例约束、热电联产机运行约束、碳捕集运行约束、电制气运行约束、氢能源耦合约束、电热联产机与碳捕集电制气之间的电热能源耦合约束;将光伏输出功率、风电输出功率和微电网负荷功率作为不确定变量,构建不确定集;建立电‑热‑氢能源耦合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方案。该发明有效提高了综合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48494.5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微分器的柔直系统高频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建立考虑系统延时的柔直系统高频简化阻抗模型;根据高频振荡机理,设计了基于数字微分器和超前滞后补偿器的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在电流前馈控制环节中加入二阶数字微分器,并在电压前馈控制环节中加入超前滞后补偿器;根据阻抗特性分析,分析该方法的阻抗重塑能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重塑柔直系统阻抗,提高系统稳定裕度和谐波抑制能力,能够有效抑制柔直系统中的高频振荡现象。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18640.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直流故障穿越与能量耗散功能的MMC子模块,属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出的子模块包含8个缘栅双极型晶体管、4个二极管、2个电容、2个电阻,通过控制子模块中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使所提出的子模块同时具备直流故障穿越和交流故障穿越功能。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所提出的子模块结构无需其它设备即可实现直流故障穿越与交流故障穿越,避免了在系统中增设其它故障处理设备,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每个子模块包含两个电容,具备较快的直流侧双极短路故障处理速度;同时所提出的子模块结构功能丰富,可以很好的中和其硬件成本过高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6664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94408.5
申请日:2023-05-25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燃煤火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术选择方法,涉及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领域,采用方差分析、层次分析以及多维度尺度分析技术手段,实现了燃煤火电厂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时,可以根据火电厂自身指标需求选择合适的核算技术的目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的技术可以对燃煤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术的“数据获取难度”、“结果准确度”以及“核算成本”进行全面分析,为燃煤火电厂提供各核算技术更加精确化、多维化的对比结果,具有适用于绝大多数燃煤火电厂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最优核算技术的益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