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混合干涉测量方法的实时语音信号拾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27573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409446.6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混合干涉测量方法的实时语音信号拾取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一圆柱壳,在其内部形成一封闭腔,圆柱壳与被测物体固定连接;一音膜,位于圆柱壳封闭腔的横断面上并以周边支撑在与圆柱壳的内侧壁连接的定位台阶上;一半导体激光器,是以刚性支架固定设置在圆柱壳封闭腔内,与音膜在同轴位置上;半导体激光器用于向音膜发出光信号,并接收来自音膜的反馈光信号;以光电探测器作为光电信号转换单元;以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并输出声音检测信号。本发明利用半导体激光自混合效应感测声音信号,避免了电磁干扰,能够高灵敏度、高精度、大响应范围拾取外界声音信号。

    罐装车阀门开度传感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06251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185566.5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罐装车阀门开度传感器,由传感探头和感应器组成,其结构特点是传感探头为圆环状、固连在可转动的阀杆上、与阀杆同心设置,在传感探头上,处在设定的圆心角位置上设置有信号发生器;感应器固定设置在阀座上,在感应器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以感应器上的信号接收器与传感探头上的信号发生器构成阀杆角度探头,阀杆角度探头上的输出信号经单片机处理电路后接入信号发射电路。本发明可检测多个开启角度,抗油污、抗干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无需对现有阀门做任何结构性改动,其安装简单,成本低,可以进行实时检测,有效解决罐装车运输途中的偷放运输品但却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

    基于语音识别和无线传感网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52290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810194811.4

    申请日:2008-10-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0

    Abstract: 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组成包括语音识别模块和基于Zigbee网络的无线传输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具有与PC机相连的无线音频输入设备和语音识别单元,通过音频输入设备接收使用者音频输入数据;在语音识别单元中对使用者的音频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无线传输模块采用Zigbee通讯协议,包括串口通信电路、网络协调器、各子节点及工作状态转换电路;来自使用者的控制指令经串口通信电路的数据处理,用于控制各子节点相应工作状态;网络中各子节点的数据信息在PC机中显示。本发明工作安全可靠、安装便利、使用简单方便、系统功耗低,实现了家电控制的智能化。

    罐装车阀门开度传感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06251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85566.5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罐装车阀门开度传感器,由传感探头和感应器组成,其结构特点是传感探头为圆环状、固连在可转动的阀杆上、与阀杆同心设置,在传感探头上,处在设定的圆心角位置上设置有信号发生器;感应器固定设置在阀座上,在感应器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以感应器上的信号接收器与传感探头上的信号发生器构成阀杆角度探头,阀杆角度探头上的输出信号经单片机处理电路后接入信号发射电路。本发明可检测多个开启角度,抗油污、抗干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无需对现有阀门做任何结构性改动,其安装简单,成本低,可以进行实时检测,有效解决罐装车运输途中的偷放运输品但却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

    基于眼电信号的人机交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98973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117156.7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基于眼电信号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是眼电信号采集与放大模块通过眼电信号传感器获取眼电信号,并对其进行放大;在线眼电信号处理模块实现对来自眼电信号采集与放大模块的信号进行在线模式识别,实时判断出操作者的眼部动作;以受控单元实现眼动模式的编码及受控命令的生成。本发明应用性强、测量精度高、识别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基于眼电的特殊人机交互。本发明可以帮助肢体残疾人象正常人一样实现操控计算机、书写文本、浏览网页等操作或实现对其他电子设备,如对家电的无线控制等人机交互动作;同时还可以用于正常人不便用手操作计算机的场合,比如:矿井、营救手术、航天器、水下等条件苛刻或狭窄的环境中。

    基于偏振效应和自混合效应的激光矢量测风方法及测风雷达

    公开(公告)号:CN10699705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1710414692.8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风向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偏振效应和自混合效应的激光矢量测风方法,其原理为:(1)基于激光偏振效应,利用不同偏振态的激光分别对不同矢量方向上的风速分量进行测量;(2)同时基于激光的自混合效应利用每个偏振态的激光对每个矢量方向上的风速分量进行测量;(3)最后基于矢量测量方法,将两个矢量方向上测得的风速分量进行合成即可得到实际的风速和风向信息。利用该方法进行风速测量,不仅能够获取风速风向数据,而且测量只需单一光路,降低了测量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测量系统能够采用全光学元件,提高了测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鲁棒性,同时测量过程对激光器光源线宽要求低,不同类型激光器光源均可实现高精度测量。

    微腔芯片型激光自混合距离传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18245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249844.2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分案申请涉及激光自混合传感技术领域,现有的激光自混合振动距离传感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高探测灵敏度的传感测量且结构难以做到真正意义的微型化,无法与现代通讯系统的芯片做到很好的集成,无法大规模集成开发和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分案申请提供一种微腔芯片型激光自混合距离传感系统,该系统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测量原理和光学微腔调谐原理,利用光学微腔构建激光自混合传感系统,实现了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传感测量,同时因系统具有微型化的优点,更加适合于大规模芯片制造加工,更加适合于狭小场合、复杂环境下的现场测量,并且能够与目前光纤通讯中的商用系统充分结合,低成本,高效地实现远程及特殊应用场合传感及数据处理。

    微腔芯片型激光自混合距离传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0070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255736.2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自混合传感技术领域,现有的激光自混合振动距离传感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高探测灵敏度的传感测量且结构难以做到真正意义的微型化,无法与现代通讯系统的芯片做到很好的集成,无法大规模集成开发和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腔芯片型激光自混合距离传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测量原理和光学微腔调谐原理,利用光学微腔构建激光自混合传感系统,实现了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传感测量,同时因系统具有微型化的优点,更加适合于大规模芯片制造加工,更加适合于狭小场合、复杂环境下的现场测量,并且能够与目前光纤通讯中的商用系统充分结合,低成本,高效地实现远程及特殊应用场合传感及数据处理。

    微腔芯片型激光自混合距离传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9007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55736.2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1042 H01S5/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自混合传感技术领域,现有的激光自混合振动距离传感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高探测灵敏度的传感测量且结构难以做到真正意义的微型化,无法与现代通讯系统的芯片做到很好的集成,无法大规模集成开发和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腔芯片型激光自混合距离传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测量原理和光学微腔调谐原理,利用光学微腔构建激光自混合传感系统,实现了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传感测量,同时因系统具有微型化的优点,更加适合于大规模芯片制造加工,更加适合于狭小场合、复杂环境下的现场测量,并且能够与目前光纤通讯中的商用系统充分结合,低成本,高效地实现远程及特殊应用场合传感及数据处理。

    基于眼电信号的人机交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98973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117156.7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基于眼电信号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是眼电信号采集与放大模块通过眼电信号传感器获取眼电信号,并对其进行放大;在线眼电信号处理模块实现对来自眼电信号采集与放大模块的信号进行在线模式识别,实时判断出操作者的眼部动作;以受控单元实现眼动模式的编码及受控命令的生成。本发明应用性强、测量精度高、识别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基于眼电的特殊人机交互。本发明可以帮助肢体残疾人象正常人一样实现操控计算机、书写文本、浏览网页等操作或实现对其他电子设备,如对家电的无线控制等人机交互动作;同时还可以用于正常人不便用手操作计算机的场合,比如:矿井、营救手术、航天器、水下等条件苛刻或狭窄的环境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