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croLED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144207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317411.8

    申请日:2022-03-29

    Inventor: 岳大川 蔡世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croLED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属于MicroLED领域,方法步骤包括,设置第一阻隔层将第一多量子阱层分隔成多个第一多量子阱;在第一阻隔层中设置阳极,阳极包括与第一P层接触的第一阳极、与N层接触的第二阳极;键合并除去第一衬底直至暴露出N层;在N层上设置顶面具有第二P层的多个第二多量子阱,第二多量子阱位于第二阳极外周;设置与第二P层和第二阳极接触且与第二多量子阱隔离的延伸电极,第一多量子阱和第二多量子阱共阴极,二次外延时所需温度低,能够保护第一多量子阱和金属引线,第一多量子阱和第二多量子阱都能被有源驱动,实现彩色显示。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7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1300.X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保护层以及像素单元,像素单元通过保护层键合在驱动基板上;像素单元包括电子传输层、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包括第一半球结构,第一半球结构包括曲面区域和平面区域,平面区域朝向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在垂直于平面区域的方向上,曲面区域中与平面区域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距离阈值的区域为预设区域,发光层包覆预设区域,空穴传输层位于发光层远离预设区域的一侧。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改善由于发光层中电子‑空穴密度不均造成像素单元外量子效率下降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17954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49914.2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区;在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与所述像素区对应的像素开口;在所述像素开口中形成色转换材料层,所述色转换材料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厚度;在所述像素开口中位于所述色转换材料层背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形成散射颗粒层;通过加热使所述散射颗粒层与所述色转换材料层混合,以在所述像素开口中形成色转换层。本公开技术方案能够避免散射颗粒对色转换层图案化精度的影响。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58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73807.2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基板,像素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和第一平坦层,第一平坦层覆盖多个像素单元,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像素单元的一面依次覆盖第一散热金属层和衬底;对应衬底、第一散热金属层和第一平坦层形成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临近像素单元,第一凹槽内填充有散热材料;其中,第一凹槽通过刻蚀部分衬底、部分第一散热金属层和部分第一平坦层形成。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像素单元的散热效率,有利于提高像素单元的发光性能,以及延长像素单元的使用寿命,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性能和使用寿命。

    AR显示芯片、AR显示芯片的制备方法及AR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45081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91291.5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R显示芯片、AR显示芯片的制备方法及AR显示系统。其中,AR显示芯片包括:TFT基板和发光部,TFT基板和发光部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层键合在一起;TFT基板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第一阳极触点和第二阳极触点;发光部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区,相邻像素区之间设置有液晶区;像素区包括像素单元,液晶区包括液晶单元,像素单元的第一阳极与第一阳极触点一一对应设置,液晶单元的第二阳极与第二阳极触点一一对应设置;绝缘胶层,绝缘胶层覆盖在发光部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光波导带来的光学损耗,有利于提高AR显示效果,以及有利于实现AR显示系统的小型化设置。

    眼动追踪结构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473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37627.4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眼动追踪结构,属于眼动追踪技术领域,该眼动追踪结构包括:感应背板,包括感应区;红外发射体和红外接收体,设置于感应背板的同一侧,且红外接收体对应于感应区设置;其中,红外发射体用于发出红外探测信号至待追踪眼睛;红外接收体用于接收待追踪眼睛反射红外探测信号而形成的红外回波信号,并传输至对应的感应区;感应区感应红外回波信号而生成电信号,以实现眼动追踪。如此,通过在同一感应背板上设置红外发射体和红外接收体,减小了整体体积,利于实现设备整体的集成化和轻量化。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设备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3942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283757.7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单元、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和合色棱镜。第一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设置在合色棱镜的不同入光面;合色棱镜用于将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出射光合成后出射;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单元为无源驱动模式;第二发光单元为有源驱动模式。本公开能够使各个发光单元的发光效率达到最大化,并且不影响亮度均匀性,确保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