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23148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7044.X
申请日:2007-09-2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8F1/3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中同时实现基于立起部的传热促进效果和排水性。本发明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具有传热翅片(2)和多个传热管(3)。传热翅片配置于气流中。多个传热管插入传热翅片中,并配置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在传热翅片上,在传热管的铅直方向的两侧,通过冲切立起加工形成有从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笔直地排列的多个立起部(21a~21f)。将多个立起部连接起来的直线(L1、L2)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倾斜,使得将传热管附近的气流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管后侧引导。在传热翅片上,在传热管周围且至少在通过传热管的中心轴的水平面的下部形成有凹部(24)。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3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3157.8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91 , F28D1/053 , F28D1/05366 , F28D2021/0068 , F28F1/32 , F28F1/325 , F28F2215/02 , F28F2215/12
Abstract: 提供抑制性能降低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21)中,在通过热交换空间(SP)的空气流(AF)与传热管(50)内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热交换空间(SP)由相邻的传热管(50)和相邻的传热翅片(60)形成。各传热翅片(60)具有在各热交换空间(SP)中在空气流动方向(dr1)上排列的多个突出部(70)。多个突出部(70)包括:第五突出部(75),其位于下风侧;和一端侧突出部(80),其位于上风侧。根据空气流动方向视角(v1),在各热交换空间(SP)中,第五突出部(75)的面积在基准面积(A2)(在空气流动方向视角(v1)中,以在翅片正侧面(611)中位于一端侧突出部(80)的边缘(70a)与离边缘(70a)最近的传热管(50)的主面(52)之间的部分为第一边(L1)、以翅片间距(P1)为第二边(L2)的基准四边形(R1)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是0.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77170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33839.X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 , F25B39/00 , F28D1/05391 , F28D2021/0068 , F28F1/126 , F28F9/0209 , F28F9/0275 , F28F2215/12 , F28F22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上侧热交换区域(51)被划分成多个主热交换部(51a-51c),下侧热交换区域(52)被划分成多个辅助热交换部(52a-52c)。第一总集合管(60)被分隔成对应于上侧热交换区域(51)的上侧空间(61)和对应于下侧热交换区域(52)的下侧空间(62),下侧空间(62)被分隔成对应于各辅助热交换部(52a-52c)的多个连通空间(62a-62c)。第二总集合管(70)被分隔成对应于上侧热交换区域(51)最下面的主热交换部(51a)和下侧热交换区域(52)最上面的辅助热交换部(52c)且共用的连通空间(71c)、和对应于除此以外的主热交换部(51b、51c)和辅助热交换部(52a、52b)的连通空间(71a、71b、71d、71e),连通空间(71a、71b)和连通空间(71d、71e)分别由连通管(72、73)连接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0401149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80061626.2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7/005 , F28D1/05358 , F28D1/05383 , F28F1/128 , F28F1/28
Abstract: 确保冷凝水的导水功能,并且使翅片和传热管毫无问题地接触。翅片(50a、50b)的第一翅片部(51)和第二翅片部(52)以板厚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F)交叉的方式配置,并且彼此相邻。第一翅片部(51)和第二翅片部(52)分别具有传热部(51a、52a)、从传热部(51a、52a)向上方突出的上方导水部(51b、52b)和从传热部(51a、52a)向下方突出的下方导水部(51c、52c)。第一翅片部(51)的上方导水部(51b)的突出量与第二翅片部(52)的上方导水部(52b)的突出量不同,但与下方导水部(52c)的突出量相等。第一翅片部(51)的下方导水部(51c)的突出量与第二翅片部(52)的下方导水部(52c)的突出量不同,但与上方导水部(52b)的突出量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29915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80005048.0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8F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5 , F25B39/00 , F28D1/05366 , F28D1/05383 , F28D2021/0068 , F28F1/128 , F28F17/005 , F28F2215/04 , F28F2215/12
Abstract: 在热交换器(30)中设置有多根扁平管(33)和多个翅片(36)。呈板状的翅片(36)在扁平管(33)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留有一定间隔地设置。扁平管(33)被插入翅片(36)的管插入部(46)中。在翅片(36)上,上下相邻的扁平管(33)之间的部分构成传热部(70)。在传热部(70)上设置有鼓起部(81~83)和切起片(50、60)。鼓起部(81~83)设置在传热部(70)的靠近上风一侧的部分上,该鼓起部(81~83)通过使传热部(70)呈山峰形状地鼓起而形成。切起片(50、60)设置在传热部(70)的靠近下风一侧的部分上,通过切起传热部(70)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29914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80004898.9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5 , F25B39/00 , F28D1/05383 , F28F1/128 , F28F17/005 , F28F19/006 , F28F2215/04
Abstract: 在热交换器中设置有多根扁平管和多个翅片(35)。为波纹状翅片的翅片(35)设置在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扁平管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扁平管之间,沿扁平管(33)的延伸方向布置有多个设置在翅片(35)上的传热部(37)。在传热部(37)上形成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切起片(50、60)。上风侧切起片(50)的切起端(53)由主缘部(54)、上侧缘部(55)和下侧缘部(56)构成。上侧缘部(55)和下侧缘部(56)相对于主缘部(54)倾斜。下侧缘部(56)相对于主缘部(54)所成的倾斜角θ5比上侧缘部(55)相对于主缘部(54)所成的倾斜角θ4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636631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80008612.8
申请日:2008-03-1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用翅片以及导向件及其使用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热交换效率。热交换器用翅片(1)安装在传热管上,具有翅片主体(11)、多个套环(13)以及竖立设置部(14)。翅片主体(11)在预定方向(91)上延伸,沿着预定方向(91)配置有供传热管插入的多个孔。套环(13)相对于翅片主体(11)位于同一侧,以包围孔的方式逐一竖立设置在各个孔中。从套环(13)侧观察热交换器用翅片(1)时,套环(13)都配置于在翅片主体(11)的表面(111)上沿着预定方向(91)延伸的两条直线(101、102)之间,套环的外周(131)与两条直线(101、102)相切。竖立设置部(14)在套环(13)的同一侧竖立设置在翅片主体(11)上,位于两条直线(101、102)的外侧。从表面(111)观察,竖立设置部(14)的前端(141)位于比套环(13)的前端(132)高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33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780023157.8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抑制性能降低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21)中,在通过热交换空间(SP)的空气流(AF)与传热管(50)内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热交换空间(SP)由相邻的传热管(50)和相邻的传热翅片(60)形成。各传热翅片(60)具有在各热交换空间(SP)中在空气流动方向(dr1)上排列的多个突出部(70)。多个突出部(70)包括:第五突出部(75),其位于下风侧;和一端侧突出部(80),其位于上风侧。根据空气流动方向视角(v1),在各热交换空间(SP)中,第五突出部(75)的面积在基准面积(A2)(在空气流动方向视角(v1)中,以在翅片正侧面(611)中位于一端侧突出部(80)的边缘(70a)与离边缘(70a)最近的传热管(50)的主面(52)之间的部分为第一边(L1)、以翅片间距(P1)为第二边(L2)的基准四边形(R1)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是0.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67717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033839.X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 , F25B39/00 , F28D1/05391 , F28D2021/0068 , F28F1/126 , F28F9/0209 , F28F9/0275 , F28F2215/12 , F28F22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上侧热交换区域(51)被划分成多个主热交换部(51a‑51c),下侧热交换区域(52)被划分成多个辅助热交换部(52a‑52c)。第一总集合管(60)被分隔成对应于上侧热交换区域(51)的上侧空间(61)和对应于下侧热交换区域(52)的下侧空间(62),下侧空间(62)被分隔成对应于各辅助热交换部(52a‑52c)的多个连通空间(62a‑62c)。第二总集合管(70)被分隔成对应于上侧热交换区域(51)最下面的主热交换部(51a)和下侧热交换区域(52)最上面的辅助热交换部(52c)且共用的连通空间(71c)、和对应于除此以外的主热交换部(51b、51c)和辅助热交换部(52a、52b)的连通空间(71a、71b、71d、71e),连通空间(71a、71b)和连通空间(71d、71e)分别由连通管(72、73)连接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0401149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80061626.2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7/005 , F28D1/05358 , F28D1/05383 , F28F1/128 , F28F1/28
Abstract: 确保冷凝水的导水功能,并且使翅片和传热管毫无问题地接触。翅片(50a、50b)的第一翅片部(51)和第二翅片部(52)以板厚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F)交叉的方式配置,并且彼此相邻。第一翅片部(51)和第二翅片部(52)分别具有传热部(51a、52a)、从传热部(51a、52a)向上方突出的上方导水部(51b、52b)和从传热部(51a、52a)向下方突出的下方导水部(51c、52c)。第一翅片部(51)的上方导水部(51b)的突出量与第二翅片部(52)的上方导水部(52b)的突出量不同,但与下方导水部(52c)的突出量相等。第一翅片部(51)的下方导水部(51c)的突出量与第二翅片部(52)的下方导水部(52c)的突出量不同,但与上方导水部(52b)的突出量相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