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4706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980120488.9

    申请日:2009-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5 F28D1/05391 F28F1/128 F28F1/34 F28F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对结露水的排水性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10)中,在被折弯成波形之前的波形翅片(12)的坯料设置有第一切割线(121)和第二切割线(122),第一切割线(121)与折弯部分的假想中心线(X)交叉,第二切割线(122)从第一切割线(121)的末端附近延伸,不与假想中心线(X)交叉,通过折弯,至少由第一切割线(121)和第二切割线(122)夹着的锐角三角形部分立起而形成切出立起部(12b)。切出立起部(12b)的根部与顶点之间的距离比以往长,上下相邻的波形翅片(12)的切出立起部(12b)彼此之间的接触量增加,因此,结露水容易顺着切出立起部(12b)流下,排水性提高。

    热交换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1811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80022636.5

    申请日:201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改善百叶板之间的排水性能。翅片(50)具有:板状部(60),其以板厚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F)相交的方式配置;和多个百叶板(61),它们从板状部(60)沿板厚方向突出。扁平导热管(41、42、43、…)以与空气流动方向(F)相交的方式被插入于翅片(50)中。特别地,百叶板(61)具有相对于板状部(60)的倾斜角度彼此不同的第1百叶板(62)和第2百叶板(63),这些百叶板(62、63)交替配置。

    热交换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47064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80120488.9

    申请日:2009-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5 F28D1/05391 F28F1/128 F28F1/34 F28F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对结露水的排水性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10)中,在被折弯成波形之前的波形翅片(12)的坯料设置有第一切割线(121)和第二切割线(122),第一切割线(121)与折弯部分的假想中心线(X)交叉,第二切割线(122)从第一切割线(121)的末端附近延伸,不与假想中心线(X)交叉,通过折弯,至少由第一切割线(121)和第二切割线(122)夹着的锐角三角形部分立起而形成切出立起部(12b)。切出立起部(12b)的根部与顶点之间的距离比以往长,上下相邻的波形翅片(12)的切出立起部(12b)彼此之间的接触量增加,因此,结露水容易顺着切出立起部(12b)流下,排水性提高。

    热交换器和空调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99150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280005048.0

    申请日:2012-01-23

    Abstract: 在热交换器(30)中设置有多根扁平管(33)和多个翅片(36)。呈板状的翅片(36)在扁平管(33)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留有一定间隔地设置。扁平管(33)被插入翅片(36)的管插入部(46)中。在翅片(36)上,上下相邻的扁平管(33)之间的部分构成传热部(70)。在传热部(70)上设置有鼓起部(81~83)和切起片(50、60)。鼓起部(81~83)设置在传热部(70)的靠近上风一侧的部分上,该鼓起部(81~83)通过使传热部(70)呈山峰形状地鼓起而形成。切起片(50、60)设置在传热部(70)的靠近下风一侧的部分上,通过切起传热部(70)而形成。

    热交换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1811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80022636.5

    申请日:201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改善百叶板之间的排水性能。翅片(50)具有:板状部(60),其以板厚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F)相交的方式配置;和多个百叶板(61),它们从板状部(60)沿板厚方向突出。扁平导热管(41、42、43、…)以与空气流动方向(F)相交的方式被插入于翅片(50)中。特别地,百叶板(61)具有相对于板状部(60)的倾斜角度彼此不同的第1百叶板(62)和第2百叶板(63),这些百叶板(62、63)交替配置。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4821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80005288.0

    申请日:2012-01-23

    Abstract: 上侧热交换区域(51)被划分成多个主热交换部(51a-51c),下侧热交换区域(52)被划分成多个辅助热交换部(52a-52c)。第一总集合管(60)被分隔成对应于上侧热交换区域(51)的上侧空间(61)和对应于下侧热交换区域(52)的下侧空间(62),下侧空间(62)被分隔成对应于各辅助热交换部(52a-52c)的多个连通空间(62a-62c)。第二总集合管(70)被分隔成对应于上侧热交换区域(51)最下面的主热交换部(51a)和下侧热交换区域(52)最上面的辅助热交换部(52c)且共用的连通空间(71c)、和对应于除此以外的主热交换部(51b、51c)和辅助热交换部(52a、52b)的连通空间(71a、71b、71d、71e),连通空间(71a、71b)和连通空间(71d、71e)分别由连通管(72、73)连接起来。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27307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80117539.2

    申请日:2009-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具有:多个传热翅片(2),它们以在板厚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方式配置于气流中;以及多个传热管(3),它们插入多个传热翅片(2)中,并配置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在各传热翅片(2)中,在传热管(3)的竖直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从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排列的多个切出立起部,各切出立起部的从传热翅片表面起的高度朝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逐渐增大,用翅片间距(FP)除平均高度(H)得到的值大于0.3且小于0.6,该平均高度(H)是切出立起部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前端的从传热翅片表面起的高度即前端高度(a)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后端的从传热翅片表面起的高度即后端高度(b)的平均高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