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调节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8674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19949.9

    申请日:2008-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1 F24F3/1429 F24F3/147 F24F11/0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在湿度调节装置(10)的壳体(11)内,形成有左右排列的收纳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的第一热交换器室(37)和收纳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的第二热交换器室(38)。在热交换器室(37、38)的背面板部(13)一侧形成有室内空气侧通路(32)和室外空气侧通路(34),在热交换器室(37、38)的正面板部(12)一侧形成有供气侧通路(31)和排气侧通路(33)。在背面板部(13)的左右方向的靠中央位置形成有室外空气吸入口(24)和室内空气吸入口(23)。在第一侧面板部(14)的靠近前方的位置形成有供气口(22),在第二侧面板部(15)的靠近前方的位置形成有排气口(21)。供气扇(26)连接着供气口(22),排气扇(25)连接着排气口(21)。由此,能够将空气通过壳体内时的压力损失抑制到很低。

    热交换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9853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580010428.3

    申请日:2005-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47、49)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吸附剂的担载面积,同时不会使热交换器大型化。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有:翼片组(59),其隔开间隔地并列配置有多块翼片(57);框架板(61),其包围翼片组(59)在翼片排列方向的两端面和翼片长度方向的两端侧端面;以及传热管(63),其由直管部(63a)和U形管部(63b)形成为蛇行状,对该传热管(63)进行配置使直管部(63a)沿着翼片的排列方向贯穿翼片组(59),同时使U形管部(63b)从框架板(61)凸出;在上述翼片组(59)、框架板(61)、传热管(63)以及连接管(65)的表面担载有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和向空气中散发水分的吸附剂。

    湿度控制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6168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480014487.3

    申请日:2004-0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65 F24F3/1411 F24F3/1429 F24F2011/0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在湿度控制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中,吸附材料附着于第1及第2热交换器(61、62)的表面。此制冷剂回路,能够通过开动四方切换阀来切换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并且,在湿度控制装置(10)中,切换机构(50)切换空气的流通路径。湿度控制装置(10),通过开动四方切换阀和切换机构(50),来在成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61、62)中将第1空气除湿,在成为冷凝器的热交换器(61、62)中将第2空气加湿。在此湿度控制装置(10)中,制冷剂回路的动作和空气流通路径的切换时间间隔是根据调湿负荷设定的。调湿负荷越大,将该切换时间间隔设定得越短。

    调湿装置
    18.
    发明公开
    调湿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235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80074651.8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在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上,将小于第一相对湿度值(RH1)的范围设为第一范围(I),将第一相对湿度值(RH1)以上且第二相对湿度值(RH2)(RH2>RH1)以下的范围设为第二范围(II),将大于第二相对湿度值(RH2的范围设为第三范围(III),则第二范围(II)内的吸附剂的含水率相对于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大于第一范围(I)和第三范围(III)内的吸附剂的含水率相对于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在第一相对湿度值(RH1)附近使水分从吸附剂中脱离,并在第二相对湿度值(RH2)附近使吸附剂吸附水分。

    吸附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479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80013339.8

    申请日:2022-02-07

    Abstract: 吸附系统(100)包括吸附除水以外的对象物质的吸附部(10)、以及抑制水分在吸附部(10)的内部积聚的抑制部(20)。用于吸附部(10)的吸附材料包含金属有机框架。

    调湿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8210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44018.0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在电力需求的高峰时段以外对液体吸收剂进行冷却或加热,来避免电力供应不足。调湿装置(10)使吸收剂回路(1)在再生状态和调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该再生状态是当调湿运转停止时使再生通路(3)的流出端和流入端连通而形成让液体吸收剂在再生通路(3)内进行循环的再生回路,该调湿状态是在调湿运转时使调湿通路(2)和再生通路(3)连通而形成让液体吸收剂在调湿通路(2)和再生通路(3)之间进行循环的调湿回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