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型压缩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5054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1884.8

    申请日:2016-02-29

    Inventor: 永原显治

    Abstract: 涡旋型压缩机(10)具备压缩室形成部件(35、40)、壳体(50)、注入通路(44)和辅助导入机构(80)。压缩室形成部件形成压缩室(31)。壳体(50)形成中压侧背压室(56),对压缩室形成部件附加背压的制冷剂积存于该中压侧背压室中。注入通路(44)形成于压缩室形成部件(35、40)和/或该压缩室形成部件周围配置的其他部件(50、90),并且与压缩室(31)连接。辅助导入机构(80)被设置在压缩室形成部件,在从注入通路(44)流向压缩室(31)的制冷剂的压力即注入压力高于背压室的压力时,所述辅助导入机构将压缩室(31)和中压侧背压室(56)连通。

    涡旋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42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80050245.8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在支承轴承的臂的端部设置固定部,在各固定部压入多个焊接销,将焊接销与外壳焊接固定,抑制焊接销压入时的臂的损伤。涡旋压缩机具备曲轴、支承曲轴的下部轴承、朝向外壳延伸并支承下部轴承的臂、与臂的端部连接并固定于外壳的固定部(96)、第一销(160)以及第二销(260)。在固定部形成有第一孔(98a)及第二孔(98b)。在沿着曲轴的径向观察第一孔时,第一孔的中心(O1)与臂的最小截面积部分(94a)重叠,在沿着曲轴的径向观察第二孔时,第二孔的中心(O2)从臂的最小截面积部分偏离。第一销被压入于第一孔,第二销被压入于第二孔。固定部对第一销的保持力大于固定部对第二销的保持力。

    压缩机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108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80028407.9

    申请日:2020-04-15

    Inventor: 永原显治

    Abstract: 压缩机(1)包括筒状的机壳(10)和收纳于机壳(10)内的压缩机构(20)。压缩机构(20)具有机架(21),该机架(21)包括压接在机壳(10)上的压接部(22)、以及焊接在机壳(10)上的焊接部(23)。压接部(22)的至少一部分和焊接部(23)的至少一部分在机壳(10)的周向上并列布置。

    涡旋型压缩机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5054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80011884.8

    申请日:2016-02-29

    Inventor: 永原显治

    Abstract: 涡旋型压缩机(10)具备压缩室形成部件(35、40)、壳体(50)、注入通路(44)和辅助导入机构(80)。压缩室形成部件形成压缩室(31)。壳体(50)形成中压侧背压室(56),对压缩室形成部件附加背压的制冷剂积存于该中压侧背压室中。注入通路(44)形成于压缩室形成部件(35、40)和/或该压缩室形成部件周围配置的其他部件(50、90),并且与压缩室(31)连接。辅助导入机构(80)被设置在压缩室形成部件,在从注入通路(44)流向压缩室(31)的制冷剂的压力即注入压力高于背压室的压力时,所述辅助导入机构将压缩室(31)和中压侧背压室(56)连通。

    涡旋压缩机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2273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080034378.3

    申请日:2010-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61 F04C18/0215 F04C23/008 F04C2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本发明中的涡旋压缩机(1)包括推压机构(75)和阻止逆流机构(35)。推压机构(75)具有背压室(53)和背压引入通路(80),该背压室(53)面向动侧端板部(71)的背面,该背压引入通路(80)用来使即将与喷出口(64)连通的状态下的压缩室(23)和与喷出口(64)连通的状态下的压缩室(23)与背压室(53)连通。阻止逆流机构(35)允许背压引入通路(80)内的制冷剂从压缩室(23)流向背压室(53),并且阻止背压引入通路(80)内的制冷剂从背压室(53)返回压缩室(23)。

    涡旋压缩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53829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80009456.9

    申请日:2011-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与压缩途中的压缩室(25)连通的注入口(27)形成在静涡旋盘(30)上。从涡旋压缩机(10)的喷出制冷剂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与中压气态制冷剂一起从注入口(27)流入压缩室(25)。在静涡旋盘(30)和动涡旋盘(40)的齿底面(31a、41a)上对着与注入口(27)连通的压缩室(25)的部分成为中间齿底区域(36、46),比中间齿底区域(36、46)更靠近涡卷(32、42)的外周侧端部的部分成为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的齿底面(31a、41a)和涡卷(42、32)的顶端面(42a、32a)的间隙大于中间齿底区域(36、46)的间隙。

    涡旋压缩机和制冷剂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354041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1768574.4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涡旋压缩机和制冷剂循环装置。在涡旋压缩机中,存在于马达的下方的空间的油与制冷剂一起向马达的上方的空间移动,有可能与制冷剂一起从排出管流出到涡旋压缩机的外部。涡旋压缩机具备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15)、驱动压缩机构的马达(16)以及气体引导件(81)。气体引导件将从压缩机构排出的制冷剂引导至配置马达的高压空间。高压空间包括位于马达的线圈之间的第一流路(P1)及第二流路(P2)。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相对于转子的旋转轴线位于气体引导件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的至少一方被线圈的引出线(75)覆盖。引出线被配置成满足0≤L2/L1≤0.4以及0≤L4/L3≤0.4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