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390C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99801091.X
申请日:1999-07-2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201 , F04C18/0215 , F04C29/0057 , F04C2210/26 , F04C2240/50 , F05C2201/0478 , F05C2225/00 , F16C33/203 , F16C2360/42 , Y10T428/249953 , Y10T428/249956 , Y10T428/249987
Abstract: 将多孔质青铜系合金(1b)和含浸在多孔质青铜系合金(1b)的孔内的树脂材料(1c)形成在里衬金属(1b)上并构成轴承(1)。在与曲轴(5)的接触面中稀疏地露出有多孔质青铜系合金(1b)和树脂材料(1c)。且接触面(1d)中多孔质青铜系(1b)的露出面积的比例在5%以上和60%以下。由此能获得临界润滑时的发热胶着耐力大且滑动磨耗量少的冷冻机用压缩机的轴承及具有这种轴承的冷冻机用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81755C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申请号:CN97191337.4
申请日:1997-09-2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2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6 , B01D17/044 , B01D17/045 , B01D17/048 , B01D45/08 , Y10S418/01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用分油器是在压缩机内把与压缩介质一起从低压室(21b)流入高压室(21a)的油从压缩介质分离出来用的分油器(33),具有用金属细线编织成网状、且表面经过喷砂处理的除油器(33a)。采用这种构造,即使在把HFC系的制冷剂与醚油混合使用的场合,压缩机用分油器也不会降低分油性能。除油器(33a)通过在网状带(33c)的正反面进行喷砂处理后卷绕成环状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205055A
公开(公告)日:1999-01-13
申请号:CN97191337.4
申请日:1997-09-2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2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6 , B01D17/044 , B01D17/045 , B01D17/048 , B01D45/08 , Y10S418/01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用分油器是在压缩机内把与压缩介质一起从低压室(21b)流入高压室(21a)的油从压缩介质分离出来用的分油器(33),具有用金属细线编织成网状、且表面经过喷砂处理的除油器(33a)。采用这种构造,即使在把HFC系的制冷剂与醚油混合使用的场合,压缩机用分油器也不会降低分油性能。除油器(33a)通过在网状带(33c)的正反面进行喷砂处理后卷绕成环状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274961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03800251.5
申请日:2003-02-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1C21/10 , F04C18/0215 , F04C2230/231 , F04C2230/60 , F04C2240/30
Abstract: 旋转式压缩机,将外壳(10)的内部划分成为高压空间及低压空间的构成,在固定于外壳(10)的隔离构件(23)的外周面(40)上,外壳(10)的筒体部分(11)与端盖(12)的焊接处,设置允许外壳(10)收缩的圆周沟槽(42),利用其因焊接后收缩的特性箍紧上述隔离构件(23),由此提高外壳(10)内的高压空间及低压空间之间的密封性,并且防止了安装时的作业性的降低及成本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533480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03800711.8
申请日:2003-04-1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3 , F04C18/0215 , F04C27/009 , F04C29/028
Abstract: 在利用外壳(10)内的高低差压并通过形成在驱动轴(17)上的主供油路(51)将油供到轴承(32,34,45)上的旋转型压缩机中,为防止高压气体流入驱动轴(17)和轴承(32,34,45)的滑动连接面,提高(32,34,45)的可靠性,而在驱动轴(17)和轴承(32,34,45)上形成夹着轴承部分供油路(59,60,61)、位于轴向两侧且为气密构造的密封部分(65)。
-
-
公开(公告)号:CN1339088A
公开(公告)日:2002-03-06
申请号:CN00803512.1
申请日:2000-10-0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由固定涡卷(2)和可动涡卷(4)形成压缩室(16)。在可动涡卷(4)的背面形成第1背压室(14)。在第1背压室中引导排出压力的流体。设有用于将压缩中的压缩室(16a)的制冷剂气体导入吸入口(13)侧的卸荷机构(11)。设有控制卸荷机构(11)用的控制部(31)。分离力大于推力时,由控制部对其检测后使卸荷部动作,并将压缩中的压缩室的流体引导至吸入口侧,因此,即使推力下降,也可通过分离力下降也得到相对充分的推力,能得到内部泄漏减少的涡卷式压缩机。
-
-
公开(公告)号:CN100510396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03800485.2
申请日:2003-03-1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68 , F01C21/10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045 , F04C29/065
Abstract: 本发明在涡卷型压缩机构(15)上形成连络通路(46),使压缩机构(15)所压缩的制冷剂流出到压缩机构(15)与驱动马达(16)的间隙空间(18)的吐出口(49)开口于该连络通路。在压缩机构(15)中形成与连络通路(46)连通而消除运转音的消音空间(45)。在驱动马达(16)与外壳(10)的内面之间,形成使流出到间隙空间(18)的工作流体流通的马达冷却通路(55)。在间隙空间(18)配设引导板(58)。而在引导板(58)形成分流凹部,其使朝向马达冷却通路(55)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向圆周方向流动,且使其朝向位于间隙空间(18)的吐出管(20)的内端部(36)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327137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03800711.8
申请日:2003-04-1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3 , F04C18/0215 , F04C27/009 , F04C29/028
Abstract: 在利用外壳(10)内的高低差压并通过形成在驱动轴(17)上的主供油路(51)将油供到轴承(32,34,45)上的旋转型压缩机中,为防止高压气体流入驱动轴(17)和轴承(32,34,45)的滑动连接面,提高(32,34,45)的可靠性,而在驱动轴(17)和轴承(32,34,45)上形成夹着轴承部分供油路(59,60,61)、位于轴向两侧且为气密构造的密封部分(65);在设轴承(32,34)的轴向长度为L、位于滑动连接面的轴承(32,34)内径与驱动轴(17)外径的间隙尺寸为C、供油沟(64)的轴向长度为b时,这些值要满足由0.3L<b<L-0.2C×103表示的关系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