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78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02431.7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螺栓拧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螺栓摩擦系数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试验台支撑件、支撑面扭矩测量模块、螺纹扭矩测量模块和自动加载装置。本发明可以同时检测螺纹摩擦系数、支撑面摩擦系数以及总摩擦系数,本发明相比于传统方式在轴线方向去除力传感器,可以针对不同参数螺栓保证螺纹外露的标准对摩擦系数进行测量,为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拧紧工艺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2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686579.6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管路连接件的外套螺母和球形接头端面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管路连接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对中调节平台、双法兰式扭矩传感器、焊接接管嘴、球型接头、拉力传感器、外套螺母和自动拧紧装置。本发明在外套螺母外安装自动拧紧装置,实现输入扭矩大小的自动测量和控制,且不需要再次拆卸重复试验,避免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对中调节平台改变外套螺母内外螺纹的接触状态,使得内外螺纹中径产生偏差和端面夹角,从而改变扭矩‑预紧力映射关系;通过双法兰式扭矩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实时获得管路连接件螺纹接触面扭矩和轴向预紧力,准确测量管路连接件的输入扭矩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了摩擦系数难以测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3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90154.0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合金短螺栓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属于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该测试装置由电动拧紧轴、动态扭矩传感器、螺母拧紧套筒、螺母、高温合金短螺栓、预紧力传感器、超声探头夹具、夹具主体结构、静态扭矩传感器和传感器采集卡等组成。电动拧紧轴用于加载扭矩,动态扭矩传感器用于测量电动拧紧轴加载的输入扭矩,预紧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螺纹紧固件拧紧过程中产生的轴向预紧力,静态扭矩传感器用于测量螺纹扭矩。本发明所述的测试装置可以实现输入扭矩、螺纹扭矩和预紧力的同步测量,从而获取高温合金短螺栓的螺纹摩擦系数和端面摩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6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5594.9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1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痕实验计算细胞粘弹性力学参数的方法,属于细胞力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进行有限元(FE)模拟得到FE计算数据,将其与Hertz模型计算数据比较,计算压痕条件相同时两组数据的相对误差;再次,对相对误差数据进行拟合,以显式模型的形式对Hertz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修正模型;最后,修正模型与力学模型结合修正小变形假设和半无限空间假设失效造成的误差,准确提取细胞的粘弹性力学参数。本发明提供的修正模型具备普适性,配合粘弹性力学模型,能否准确提取细胞的弹性参数(弹性模量)、粘性参数(如表观粘度、幂率指数等);本发明方法的建模过程简单,避免了复杂的方程求解。同时,修正模型作为显式模型应用方便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1667.6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回退抑制的摩擦力可调双压电粘滑驱动平台及方法,属于微驱动精密定位技术领域。该平台主要由基座、交叉滚柱导轨、工作滑台、陶瓷摩擦片、光栅尺、光栅尺读数头、紧固螺钉和驱传动模块组成。驱传动模块中的柔性结构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变刚度柔性梁,利用寄生运动原理完成高一致性的双向运动,配合施加有序激励信号使接触点执行椭圆运动轨迹,有效减小回退位移。本发明提出初始预紧和动态压电预紧结合的方式,实现摩擦力自适应调整以适应不同质量负载;采用双压电陶瓷驱动原理实现大行程跨尺度亚纳米定位。本发明可满足大范围、高精度兼容的驱动器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大行程跨尺度亚纳米定位、保证输出特性,整体结构紧凑,适合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89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391251.1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资金集约中心、计量中心)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6/215 , G06F17/18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点分组‑二步分位数与DCNN结合的风电数据恢复方法,根据异常数据的不同成因对数据形态进行划分;采集某风电场电表数据的风速‑功率数据样本构成集合;利用变点分组法进行数据清洗,剔除底部堆积型异常数据、中部堆积型异常数据和部分曲线周围分散型异常数据;利用二步分位数算法识别曲线上部堆积型异常数据和剩余的曲线周围分散型异常数据,将异常数据删除得到正常数据集;使用DCNN进行曲线优化,将部分时间点数据缺失的风速‑功率数据构成的曲线进行重构,得到无数据缺失的时间点的风机风速‑功率数据。本发明提升了恢复后风速‑功率数据构成曲线的准确性,保证后续研究数据分析的精度与模型建立的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229317.9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资金集约中心、计量中心)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15 , G06F18/25 , G06F18/2132 , G06N3/04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S证据理论的智能电表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S1:对智能电表的样本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智能电表样本集;步骤S2:定义智能电表的寿命区间范围;步骤S3:采用核‑费舍尔判别分析方法,对归一化智能电表样本集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向量;步骤S4:将特征向量分别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预测智能电表所属的寿命区间;步骤S5:利用D‑S证据理论,对两个网络模型预测得到的智能电表所属的寿命区间进行融合,获得最终智能电表的寿命预测结果。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对智能电表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简化数据处理流程;引入D‑S证据理论对两种网络模型输出结果进行融合,使得预测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5266.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康辉大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酯回收利用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低断头率再生聚酯纤维智能化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主要通过在线粘度检测仪和熔体循环控制系统对废弃聚酯进行可视化智能化回收利用。通过原位自动化添加扩链剂或增塑剂的方法,实现具有粘度稳定性再生聚酯熔体的生产,最终,经喷丝、定型、牵伸、卷曲等纤维成型工艺,实现低断头率再生聚酯长丝的制备。本发明将废旧聚酯回收材料的参数波动范围进行了全面调研,利用自动化算法对传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设备投入小、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废弃聚酯材料的稳定性再生及加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泛市场应用前景,对于资源循环型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8448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36688.4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含高丰度稀土Nd‑Fe‑B系纳米复相永磁合金磁性能的方法,所述纳米复相永磁合金的化学组成为FeaNdbMcBdNe,其中,M为La、Ce和Y中的至少一种,N为Nb和T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纳米复相永磁合金具有平均晶粒尺寸为15~21nm的由Nd2Fe14B型硬磁相和α‑Fe软磁相构成的纳米复相结构;所述纳米复相永磁合金的iHc、Br和(BH)max分别为350~650kA/m、0.89~1.05T和93~142kJ/m3。本发明选用的合金中Nd量低、制备工艺简单,可在保证合金高永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合金的原料和制备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