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蒸煮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6969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2999.0

    申请日:2005-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284 A21B3/04 F24C7/06

    Abstract: 蒸汽升温装置(50)的盘形外壳(51)具有:来自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从设置在第1侧壁(91)上的蒸汽供给口(95A、95B、95C)流入的、俯视形状相对于从该蒸汽供给口(95A、95B、95C)流入的蒸汽流的中心线L大致呈轴对称的凹部(51a)。在上述盘形外壳(51)的凹部(51a)内,设置有俯视形状相对于上述中心线L大致呈轴对称的第1、第2蒸器过热器(52、53)。在上述第1蒸汽过热器(52)上,卷绕有片间间距在10mm以下的螺旋形的散热片(56)。将上述盘形外壳(51)以凹部(51a)的开口朝下的状态设置在加热室的顶板的蒸汽吹出口上。

    蒸汽烹调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26385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480042486.X

    申请日:2004-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1B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蒸汽烹调器,在设置于加热室外的外部循环通路的中途配置有蒸汽产生装置,通过外部循环通路向加热室供给蒸汽。控制装置对配置在蒸汽产生装置中的蒸汽产生加热器、和设置在外部循环通路使气流回流到加热室的部位上的气体升温加热器进行控制,以下述两种加热模式单独或者组合构成烹调程序,所述两种加热模式是指:利用由气体升温加热器使蒸汽升温而得到的过热蒸汽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加热模式A)、和利用通过使气体升温加热器在无蒸汽条件下发热而得到的热风或热辐射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加热模式B)。

    蒸汽烹调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2315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62336.7

    申请日:2004-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1B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室,在该加热室中放入被加热物;蒸汽产生装置,产生向上述加热室供给的蒸汽;以及气体升温加热器,对从上述蒸汽产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进行加热;通过组合加热模式A和加热模式B,并在执行了上述加热模式A的基础上执行上述加热模式B,来在对上述被加热物实施了减盐的基础上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烧制,在所述加热模式A中,使蒸汽在上述被加热物的表面冷凝而生成冷凝水,并使上述冷凝水与上述被加热物的表面的盐分一同从上述被加热物落下,在所述加热模式B中,利用热风或者辐射热来烧制上述被加热物。

    蒸汽烹调器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7944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580023856.X

    申请日:2005-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327 A21B3/04 F24C15/003 Y02P60/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蒸汽烹调装置,在对米饭或炒面之类的粒状物或线状物的集合体构成食品加热的情况下,不给蒸汽加热加热器通电,或者以非常弱的电流通电,实质上不对从蒸汽供给管(94A~-94C)供给的蒸汽加热。这样,将来自蒸汽供给管(94B)的80℃~90℃的蒸汽从蒸汽喷射管(111)开口(111a)向正下方喷出。这样一来,处于碟形箱(51)内的蒸汽喷射管(111)端部周围的蒸汽,在自开口(111a)喷出的蒸汽的作用下被吸入,可将大量的蒸汽喷出到一碗米饭或一碟炒面上。其结果是,可防止例如米饭粒的表面温度立即超过100℃的情况发生,可有效地进行米饭粒的表面上的冷凝,能更有效地进行对米饭粒的冷凝潜热的供给和冷凝水(热水)的浸透。

    蒸汽蒸煮器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9913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80012988.2

    申请日:2005-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1B3/04 F22B1/284 F24C7/06

    Abstract: 蒸汽升温装置(50)的盘形外壳(51)具有来自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从设置在第1侧壁(91)上的蒸汽供给口(95A、95B、95C)流入的凹部(51a)。在上述盘形外壳(51)的凹部(51a)内,以使俯视形状相对于上述中心线L大致呈轴对称的状态设置第1、第2蒸器过热器(52、53)。在上述盘形外壳(51)的凹部(51a)的、与设置有蒸汽供给口(95A~95C)的第1侧壁(91)相邻的第2、第3侧壁(92A、92B)上、并且是在该第2、第3侧壁(92A、92B)的蒸汽供给口(95A~95C)之相反一侧,设置用于从侧面向加热室内供给蒸汽的蒸汽吹出口(101A~104A、101B~104B)。将上述盘形外壳(51)以凹部(51a)的开口朝下的状态设置在加热室的顶板的蒸汽吹出口上。

    蒸汽烹调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5127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580023856.X

    申请日:2005-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327 A21B3/04 F24C15/003 Y02P60/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蒸汽烹调装置,在对米饭或炒面之类的粒状物或线状物的集合体构成食品加热的情况下,不给蒸汽加热加热器通电,或者以非常弱的电流通电,实质上不对从蒸汽供给管(94A~-94C)供给的蒸汽加热。这样,将来自蒸汽供给管(94B)的80℃~90℃的蒸汽从蒸汽喷射管(111)开口(111a)向正下方喷出。这样一来,处于碟形箱(51)内的蒸汽喷射管(111)端部周围的蒸汽,在自开口(111a)喷出的蒸汽的作用下被吸入,可将大量的蒸汽喷出到一碗米饭或一碟炒面上。其结果是,可防止例如米饭粒的表面温度立即超过100℃的情况发生,可有效地进行米饭粒的表面上的冷凝,能更有效地进行对米饭粒的冷凝潜热的供给和冷凝水(热水)的浸透。

    加热烹调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10805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02826400.2

    申请日:2002-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325

    Abstract: 一种加热烹调装置,其中在一个加热室中设置一个朝垂直方向上吹热风的上面吹风口和一个用于朝水平方向上吹热风的侧向吹风口,上面吹风口设置在加热室天花板壁中,侧向吹风口设置在加热室的右侧壁和左侧壁的其中之一中,及一个吸气口以收集式小孔的形式设置在其壁内的底中,加热室中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送到一个上面导管和一个侧向导管,分别被一个上面加热器和一个侧面加热器加热,并从上面吹风口和侧面吹风口吹出,而上面吹风口小孔的分布这样制成,以使在空气朝向从侧向吹风口到一个烹调物体的气流吹的位置处小孔的分布比其它位置处小孔的分布更粗大,因此不能阻碍水平方向上的气流。

    加热烹调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8186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02826283.2

    申请日:2002-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2014 F24C15/325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中,加热室外的送风机吸入加热室中的空气,并送出到上管道及横管道中。进入到上管道的气流被上加热器加热而从上吹出口回流到加热室中,在上管道中配置由催化剂加热的加热器所加热的催化剂块,分解气流中所含有的油烟或香物质。在上管道的内壁面上实施催化剂涂饰,增强油烟或香物质的分解性能。横管道与上管道的构造相同。上管道及横管道的剖面内的上加热器及横加热器的发热量分布与管道剖面内的风量分布一致地被设定为风量大的一侧发热量大。催化剂块也偏向管道剖面内的前述加热器的发热量大的一侧地进行设置。

    蒸汽烹调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72315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062336.7

    申请日:2004-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1B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蒸汽烹调器,在设置于加热室外的外部循环通路的中途配置有蒸汽产生装置,通过外部循环通路向加热室供给蒸汽。控制装置对配置在蒸汽产生装置中的蒸汽产生加热器、和设置在外部循环通路使气流回流到加热室的部位上的气体升温加热器进行控制,以下述两种加热模式单独或者组合构成烹调程序,所述两种加热模式是指:利用由气体升温加热器使蒸汽升温而得到的过热蒸汽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加热模式A)、和利用通过使气体升温加热器在无蒸汽条件下发热而得到的热风或热辐射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加热模式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