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9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19791.8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端侧边缘计算的云网端协同防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工控系统的信息安全。方法包括:在终端侧设置边缘计算中心,采集工控系统终端设备信息和通信流量信息,利用设备指纹对电力工控终端的属性特征进行定义与标识,利用Nmap扫描方法自动采集电力工控终端设备指纹,决策树算法建立训练模型,实现终端设备指纹动态认证;通过设置交换机镜像、智能监测主机流量控制、云计算中心训练流量基线,实现工控终端设备流量异常检测,实现基于边缘计算的“云端”协同防御技术。通过流量数据采集、信息熵量化流量特征属性预处理、改进的半监督聚类K‑means算法训练,实现电力工控内网异常流量检测,实现了基于异常流量检测的“云网”实时防御。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79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1619791.8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端侧边缘计算的云网端协同防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工控系统的信息安全。方法包括:在终端侧设置边缘计算中心,采集工控系统终端设备信息和通信流量信息,利用设备指纹对电力工控终端的属性特征进行定义与标识,利用Nmap扫描方法自动采集电力工控终端设备指纹,决策树算法建立训练模型,实现终端设备指纹动态认证;通过设置交换机镜像、智能监测主机流量控制、云计算中心训练流量基线,实现工控终端设备流量异常检测,实现基于边缘计算的“云端”协同防御技术。通过流量数据采集、信息熵量化流量特征属性预处理、改进的半监督聚类K‑means算法训练,实现电力工控内网异常流量检测,实现了基于异常流量检测的“云网”实时防御。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46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27338.8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联微图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可净化签名的生成、净化和验证方法。其中可净化签名的生成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01,利用等价类签名算法为所述签名者S的公钥生成等价类签名θ和ω;步骤102,将给定消息m分解为消息块,根据所述给定消息和签名者私钥,生成每一消息块mi的签名σi,其中为i为消息块的标识;步骤103,将签名σi组合为原始签名σ;步骤104,选取随机数r,利用加法循环群算法生成点R和点Q的二维坐标;步骤105,为所述给定消息m相关的辅助信息生成对应密文c;步骤106,将生成上述信息发送给所述净化者Z。基于本发明中所述方法,能够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的同时,保证数据的隐私性和不可伪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6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27332.0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联微图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不可追踪盲签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初始化智能电网系统参数;根据系统参数,生成签名者的私钥和公钥,用于为用户的智能电网相关数据计算盲化签名;基于签名者的私钥和公钥,用户与签名者进行信息交互,得到盲化签名后,通过去盲操作最终得到消息签名对,所述消息指智能电网相关数据;验证消息签名对,若验证通过,则认为用户智能电网相关数据具有真实性,即确实得到签名者授权,否则认为数据是未授权的。本申请通过在盲签名计算过程中,加入盲化因子,保证恶意签名者无法从公开的签名列表关联出盲签名,具有不可追踪性,可以增强智能电网应用的隐私保护能力,促进盲签名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23072.4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FDTSMC的风电系统最大功率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初始化永磁风力发电系统(PMSG‑WECS)的系统参数;S2:构建风速模型,产生随机风速vw,用于输入到PMSG‑WECS;S3:根据PMSG‑WECS的系统结构和初始化参数,获取风机数学模型以及PMSG‑WECS的d‑q坐标系数学模型;S4:初始化FDTSMC的系统参数;S5:获取FDTSMC的输入‑输出模型;S6:将Ωh‑Ωref输入FDTSMC算法中,由FDTSMC进行最大功率点的追踪;S7:FDTSMC快速动态收敛至最优功率点,并通过低通滤波器最小化稳态阶段的功率高频振荡;S8:获取FDTSMC最优控制信号,并将FDTSMC的输出转换为PMSG‑WECS的升压斩波电路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PMSG‑WECS最优功率的输出;本发明中采用的FDTSMC方法能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永磁电机转速与最优转速之间追踪误差的快速趋零。
-
公开(公告)号:CN1168945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120746.5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集群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建立方法,该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步骤1:考虑多个风电场站历史风功率数据,计算各节点之间关联性,以构建风电集群图;步骤2:基于步骤1的风电场节点,利用注意力分数计算方法,确定节点邻域权重,以进行空间特征提取;步骤3:基于步骤2捕获的空间信息,挖掘风电功率序列在时间维度上的关联,基于门控循环单元原理,建立时空特征融合传播模型;步骤4:基于步骤3建立的模型输出风电集群功率结果,修正全连接网络权重值,最终输出风电场集群的预测功率向量时序序列;本发明的方法,可挖掘出风电集群时间、空间关系,能实现时空特征的实时高效利用与预测效果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049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20752.0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8/10 , G06F16/215 , G06N3/08 , G06N3/046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配网拓扑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含高比例新能源配电网的历史运行数据及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配网拓扑运行态数据库;将配电网实际拓扑结构映射为无向图;构建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使用训练集数据进行配网拓扑离线辨识模型训练;构建配网拓扑离线辨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测试集数据对所述模型辨识效果进行评价;将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数据输入所述训练完成的辨识模型,得到配网拓扑在线辨识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基于配电网量测数据实现智能化的新型电力系统配网拓扑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426911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1526120.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 G06F21/55 , G06F21/81 , H04L41/0631 , H04L41/0663 , H04L1/22 , H04L12/12 , H04L6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控协议的安全识别方法及装置,属于工控协议领域,通过在每个执行单元与直孔单元之间均安装有核对单元,可以对主控单元上发出的指令进行识别,避免主控单元上的指令有误导致执行单元进行错误运行造成损失,通过将备用控制单元与核对单元进行电连接,使得核对单元在识别主控单元指令有误时,可以紧急调用备用控制单元上的指令继续控制执行单元工作,避免执行单元停机,并通过将降温单元安装在机体上,并根据机体内的实际稳定自动调控,提高机体内各单元运行效率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193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31461.2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岑 , 郭志民 , 狄立 , 徐茂敬 , 侯胜坤 , 练永宾 , 石潇龙 , 王晔 , 孙晋亮 , 陈峰 , 邓进 , 张伟 , 吕卓 , 杨庆坤 , 李暖暖 , 王倩 , 田杨阳 , 王文婷
IPC: H04W12/069 , H04W12/0431 , H04W12/033 , H04W12/106 , H04L9/40
Abstract: 基于无证书加密的分布式光伏并网轻量化准入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手持终端与融合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并依托加密芯片的内置密钥完成双向身份认证;手持终端向融合终端分发基于国密算法无证书密钥;手持终端与分布式光伏数据采集器建立通信连接,并完成分布式光伏数据采集器的基于国密算法无证书密钥分发;进行光伏数据采集器与融合终端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传输,实现分布式光伏并网轻量化准入。本发明可保证海量分布式光伏终端的安全接入,并实现调控指令和采集数据的可靠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27842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082926.X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杭州优稳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工控系统的控制软件逆向分析方法,其步骤为:S1:利用IDA Pro提取控制软件的机器码;S2:在提取到的机器码中搜索函数序言机器码序列,并存储函数序言偏移值;S3:判断每个函数序言偏移值是否对齐,并修复未对齐的函数序言机器码序列;S4:获取修复后的机器码序列,使用IDA Pro对修复后的机器码序列进行反汇编并建立函数;S5:在修复后的机器码序列中搜索逻辑程序函数机器码序列,并存储逻辑程序函数偏移值与参数值;S6:根据参数值计算出被调用子程序地址在内存数组中的序号,在调用函数偏移处添加注释,完成函数调用关系逆向分析。本发明能够自动化修复并逆向分析控制软件内部的函数调用逻辑,不需要获取工程文件的源代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