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0433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203843.8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建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气象时空分布特征的高压直流线路参数计算方法。本方法首先分析了直流输电线路的热平衡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象时间分布以及气象空间分布对直流输电线路的电阻参数的影响。通过考虑线路附近地区实时气象温度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地理位置下气象温度差异,将传统固定式直流线路参数模型改进为具有分布式、时变性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计算模型。进而基于改进的高压直流线路模型,提出了相应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计算方法。本发明有效提升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阻参数的计算精度,有利于准确描述电网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3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12929.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支路补偿法的电‑气耦合系统准稳态仿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对电‑气耦合系统的仿真方法的改进。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能实现快速近似的准动态能流计算。包括如下步骤:1)、在天然气系统中,采用“类电路”法对天然气管道进行稳态建模;2)、利用矩阵求逆辅助定理,计算不考虑各管道气阻变化时的节点压力:3)、计算不考虑各管道气阻变化时的支路流量:4)、计算考虑各管道气阻变化时的节点气压。本发明将支路补偿法扩展到天然气系统,适用于电‑气耦合系统的综合建模、准稳态仿真模拟等诸多场景。支路连接情况发生局部变化时,不计算重新计算节点导纳矩阵,而是采用修正方法基于原有的计算结果给出新场景下的近似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12705.8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的市场交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交易两阶段点对点出清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忽略双边交易项,将原始的高维点对点交易问题降维后快速求出电力用户的总出力,然后考虑电力用户点对点交易的交易偏好,根据交易偏好计算得到所有点对点交易的交易优先级,求出所有点对点交易的交易出清结果。该方法不但可用于电力点对点交易出清,还可应用于电碳联合点对点交易出清等场景。本方法可以在不依赖于历史交易数据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点对点交易的交易偏好性,高效给出近似最优的点对点交易出清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1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391216.5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CN) , 清华大学(CN)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CN)
Inventor: 王彬 , 赵瑞 , 葛怀畅 , 刘辉 , 郭庆来 , 沙立成 , 孙宏斌 , 张印宝 , 蒋芒 , 陈茜 , 孙鹤林 , 王海云 , 李英昊 , 张再驰 , 樊亮 , 杨莉萍 , 李聪 , 蔡正梓 , 王泽众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流潮流机组组合的计算方法与计算装置。该计算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分段线性松弛的交流潮流机组组合的主问题;建立基于固定整数变量的交流潮流机组组合的子问题;采用交替迭代算法对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交流潮流机组组合的最优解采用本方案得到了更为精确的交流潮流机组组合的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48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538629.1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会约束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基于机会约束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转化,将模型中的机会约束写成分位数的形式并引入松弛变量,建立松弛后的基于机会约束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模型,求解得到各松弛变量的值;利用各松弛变量的值,获得基于机会约束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模型有可行解的约束条件,然后依次建立可再生能源弃电量调度模型和发电机出力优化模型并分别求解,从而获得最终的机组组合结果。本发明考虑了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波动,保证了电力系统安全,适合应用于具有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场景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32843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577192.2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主动配电网近似仿真模型和有功无功联合控制优化模型,建立基于马尔科夫过程决策的交互训练环境,通过采集各时刻主动配电网各节点有功、无功功率以及电压组成的状态向量以及各智能逆变器有功、无功功率和各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构成训练样本;通过强化学习训练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控制智能体;利用训练完毕的智能体通过各时刻主动配电网的状态计算得到各智能逆变器的有功、无功功率和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的优化结果。本发明充分利用近似模型的内在信息,大幅提高了数据驱动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控制方法的效率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86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71254.5
申请日:2022-07-21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行降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大数据kettle进行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处理,再对数据进行深度融合;S2.构建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行数学模型;S3.优化模型并提出降损策略;该方法在传统设备更换、无功优化等降损策略的基础上,利用多元负荷互动协调作用,能极大的提高配电网能源利用率,利用新能源电力波动性、间歇性等特性,辅助实现以分布式开发为主的小型、分散的新能源电力就近就地消纳,使电网趋向扁平化、分布化、局域化,实现局域电力供给平衡,减轻大电网调峰、安全的压力,既能提高配电网能源利用率,还能为推动配电网提质增效、降损节能发挥作用,为推动配电网提质增效、降损节能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0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21640.7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安全在线判断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基于惯性中心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获取电力系统各发电机组、场站的运行工况;根据预设的功率扰动和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计算电力系统的频率动态指标;根据运行工况和频率动态指标对所述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性进行判断。本发明根据电力系统当前运行工况计算预想扰动下的频率动态指标,对最大频率变化率安全性、准稳态频率偏差安全性、最大频率偏差安全性、调频备用安全性进行判断评估,从而指导电力系统调度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04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96144.6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 衡水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河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5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寿命估计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池的累积循环次数;根据预先建立的时间尺度转换模型对目标电池的累积循环次数进行尺度变换,得到尺度变换后的累积循环次数;根据尺度变换后的累积循环次数、预先建立的累积容量退化模型,确定预先建立的电池寿命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将尺度变换后的累积循环次数、参数输入到电池寿命概率密度函数中,确定电池寿命估计值;对电池寿命估计值进行尺度逆变换,得到最终寿命估计值。通过进行尺度转换,从而使电池的退化过程由非线性wiener过程转化为线性wiener过程,以准确的对电池寿命进行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86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32341.5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配电网区间网络重构模型优化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配电网区间网络重构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建立配电网的确定性网络重构模型;将所述确定性网络重构模型转换成区间优化模型;将所述区间优化模型转换成确定性优化模型;对所述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松弛,得到松弛后的确定性优化模型;对所述松弛后的确定性优化模型求解,得到配电网支路投切最优结果,完成配电网区间网络重构优化。本公开能够避免概率方法与模糊数理论方法的大量历史数据统计需求和主观的假定分布,且能够全面反映配电网运行的真实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