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母线双分段GIS配电装置线路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368593A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110392556.6

    申请日:2011-12-01

    Inventor: 石燕 吴家林 李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母线双分段GIS配电装置母线布置结构,尤其适合于双母线双分段GIS高压配电装置中的同名架空出线回路数较多的情况。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将同名架空线路、电源与负荷回路合理分配于不同段中,线路又不交叉跨越的GIS配电装置线路布置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设置有GIS配电装置的同名回路,双母线包括横向并列排列的前双母线和后双母线,各同名回路的两个出线回路分别安装在前双母线和后双母线上的同一断面上。采用本发明的GIS配电装置线路布置结构,其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节约场地,减少投资成本,且便于维修和扩建工程的施工。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8187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299641.8

    申请日:2021-11-04

    Inventor: 曹哲 李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涉及土木工程道路粉尘吸收技术领域,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土木工程用道路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底座、桶体和多个扇板,所述桶体的外壁圆周均布有扇板,两个相邻的扇板之间的桶体上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上安装有过滤片,桶体内设置有过滤筒,桶体内安装有与所述桶体传动连接并与过滤筒内腔连通吸收空气的吸收组件。本发明通过风浪对扇板施加驱动力迫使桶体相对于底座发生转动,从而对与桶体传动连接的吸收组件提供驱动力,吸收组件吸收大量的空气到过滤筒内,从而使得粉尘吸入到桶体中,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电力资源,对于在电力资源匮乏、接电不方便的地带具有很强的实用效

    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易覆冰微地形的识别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2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07494.4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易覆冰微地形的识别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集输电线路的气象数据;步骤二、基于大中尺度背景地形,根据微地形影响气象作用特征和微地形地貌,综合地形图高线识别法和三维网络地形图分析法,得出易覆冰微地形一级分类;步骤三、基于一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易覆冰微地形二级分类;步骤四、根据识别要素,提出“常见易覆冰微地形分类及识别表”;步骤五、归纳形成九张易覆冰微地形辅助识别典型图。对确保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经济合理性与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发挥出重要指导作用,易覆冰微地形的分类及识别方法的及时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铁塔单桩联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58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332625.2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塔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铁塔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该铁塔单桩联合基础包括一根基桩和多根塔脚连接梁,所述基桩位于多根塔脚连接梁的中间,各所述塔脚连接梁一端均与基桩相连接、另一端向外发散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铁塔腿的塔脚连接结构。该铁塔单桩联合基础仅在铁塔中心开挖和浇筑一个基础,此基础大大减少基础占地及开挖,减少场地条件对于铁塔基础的限制,同时降低铁塔基础对周边的影响和破坏,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地下管线多、山区四个独立基础建设困难、保护区动土区域限制、冻胀对基础上拔影响大等难题。

    桥梁路面渗水检测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9799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100744.X

    申请日:2023-01-12

    Inventor: 李晔 曹哲 刘学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路面渗水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竖向设置有量筒,量筒的内部设置有浮球;支撑板顶部位于量筒两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套杆,套杆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上设置有面板,面板上竖向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指针,顶板的下方设置有滑轮,浮球与滑块之间通过拉绳连接本发明,浮球随着量筒内部水位下降而下移,从而通过拉绳带动滑块沿着滑槽上移,从而带动指针向上移动,指针移动的距离就是量筒内部水位下降的高度,可以直接从面板上读出需要的数据,通过设置套杆和支撑杆,可以改变面板的高度,从而方便检测人员读取数据。

    一种锅炉排污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7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890953.9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排污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一种锅炉排污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排污池和降温池,所述排污池上连接有真空引水罐A的入口管,所述真空引水罐A的出口管连接有换热废水泵,所述换热废水泵上连接有换热器的热侧入口母管,所述换热器的热侧出口管与降温池连接;所述降温池上连接有真空引水罐B的入口管,所述真空引水罐B的出口管连接有抽水泵的进口管;所述换热器的冷侧入口管连接有补给水泵的出水管,所述热器的冷侧出口母管连接有锅炉补水管。锅炉排污废水降温无需掺混工业水,可以减少废水系统处理水量、保证废水进水温度满足系统要求和余热回收的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

    高温凝结水回收降温换热精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89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41485.1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凝结水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温凝结水回收降温换热精处理系统。包括凝结水回水管,凝结水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收水管,回收水管的出口端与回收水箱连通,回收水箱依次与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连通以及冷却器的连通,冷却器连通有精处理进水管,精处理进水管与精处理系统连通,精处理系统上设置有精处理出水管,精处理出水管与一级换热器连接,精处理出水管与给水箱连通。本发明,采用梯级降温的方式,不仅满足精处理系统进水温度要求,同时通过精处理系统处理过后的高温凝结水能够作为一级换热器的换热对象,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热能的回收和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锅炉排污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79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90953.9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排污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一种锅炉排污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排污池和降温池,所述排污池上连接有真空引水罐A的入口管,所述真空引水罐A的出口管连接有换热废水泵,所述换热废水泵上连接有换热器的热侧入口母管,所述换热器的热侧出口管与降温池连接;所述降温池上连接有真空引水罐B的入口管,所述真空引水罐B的出口管连接有抽水泵的进口管;所述换热器的冷侧入口管连接有补给水泵的出水管,所述热器的冷侧出口母管连接有锅炉补水管。锅炉排污废水降温无需掺混工业水,可以减少废水系统处理水量、保证废水进水温度满足系统要求和余热回收的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